唐朝是怎么灭亡?

如题所述

唐朝灭亡以后才开始的五代十国,唐朝就是被五代中的后梁灭掉的。

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国力强盛,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以至达到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局面。但到了后期,政治腐败,各种社会矛盾尖锐,以安史之乱为转折点,唐朝走向了衰落。在衰落过程中,地方上的藩镇割据、中央的宦官专权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到了末年,经过农民战争的沉重打击,唐王朝奄奄一息,直到907年被灭亡。

唐朝灭亡的原因:

黄巢起义后,唐朝已名存实亡。是时“郡将自擅,常赋殆绝;藩镇废置,不自朝廷”。而“王室日卑,号令不出国门”。唐朝成了个空壳。藩镇经过农民起义的打击和相互攻战、并吞,只剩下十几个。

势力较强的,在北方有:河南的宣武节度使朱全忠(即朱温),山西的河东节度使李克用,陕西的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河北的卢龙节度使刘仁恭。南方有:浙江的镇海节度使钱镠,江苏的淮南节度副大使杨行密,四川的西川节度使王建。这些节度使中,又以朱全忠、李克用最强。

龙纪元年(889年),朱全忠打败河南的秦宗权后,势力大增,光化三年(900年)又打败刘仁恭,“河北诸镇皆服于全忠”。朱全忠与李克用为扩大地盘、控制唐朝皇帝,连年攻战,天复二年(902年),朱全忠打败李克用,一时称雄北方。

唐朝小朝廷,宦官与朝官的斗争不息,天复元年(901年),宦官韩全海勾结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宰相崔澈勾结朱全忠,互相斗争。天复三年(903年),朱全忠打败李茂贞,控制了唐昭宗,崔胤引朱全忠入京,杀宦官数百人,只留下品低幼弱者30人以备洒扫,宦官势力被根除。

天佑元年(904年),朱全忠又杀宰相崔胤,逼唐昭宗迁都洛阳。这年八月,杀唐昭宗,立其13岁的第九子李祝(chù,怵)为傀儡皇帝,即哀帝。第二年,朱全忠又杀宰相崔枢、崔远等朝士30余人,投尸黄河,以减少他代唐称帝的阻力。天佑四年(907年),朱全忠废唐哀帝,自立为帝,国号梁(史称后梁)。至此,经21 帝,历时290年的唐朝灭亡了,历史进入了五代时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25
第2个回答  2020-01-24
第3个回答  2019-04-06

自打隋文帝以后,隋炀帝杨广暴虐好大喜功,瓦岗军起义,李渊在太原起兵,可怜隋文帝的一世英名,隋朝才37年江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