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什么是定向就业与非定向就业

考研:什么是定向就业与非定向就业?

一、何谓定向/非定向研究生?

    定向研究生

定向研究生又称定向培养研究生,指由国家按照计划招收,在招生时通过合同形式明确其毕业后工作单位的研究生,其学习期间的培养费用按规定标准由国家向培养单位提供。

定向生在录取前,必须签订考生工作单位、录取学校、考生本人三方签署定向培养协议,档案、人事、户口、工资关系仍留在原工作单位,毕业后按合同规定到定向地区或单位工作。(无派遣证及报到证)。

    非定向研究生

非定向研究生是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培养。国家对所有纳入招生计划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均安排生活拨款,所有纳入招生计划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都要缴纳学费,国家和招生单位通过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三助岗位、绿色通道等制度,建立多元奖助体系,支持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业,提高硕士研究生待遇水平。入学时,考生还需将档案、人事、户口、工资关系转到学校,毕业时就业实行“双向选择”。

二、定向与非定向的区别

    就业有区别

就业的区别也就是二者最基本的划分概念。

定向研究生在入学前就确定了工作单位,要签订定向协议才能入学,毕业后回原单位非定向的人员在录取时不确定未来的工作单位,毕业时应服从国家就业指导,在国家规定的服务范围内进行安排或实行双向选择。

    档案方面有区别

定向研究生不调档案。

即毕业时学校不发派遣证或者第三方协议,档案关系从哪来回哪去。适于国家编制内的考生,可以不放弃编制。

非定向研究生调档,发派遣证。

适于应届生、合同制上班族。


    培养费用有区别

定向培养又分为以下情况:

定向委培,在录取的时候已经确定了工作的去向,并由考生与招生单位和定向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培养合同书,定向培养费用由定向单位承担不能享受助学金

定向自筹,考生由于自身原因进修,培养费用一般由报考者自己承担,当然部分单位可能会有支持和报销政策。

非定向培养,培养费用由报考者自己承担,在校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奖学金和其他生活待遇。


    奖助待遇有区别

定向研究生一般在校就读期间不能享受奖学金、助学金等,而非定向生在校期间能享受国家规定的奖学金和其他生活待遇。


▲图片截至北京交通大学MBA招生简章

三、定向与非定向如何选择?

这里首先说一下定向、非定向和全日制、非全日制的联系→

定向与非定向是按就业方式区分,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是按学习方式区分。这二者没有什么必然关系。

全日制定向:入学前已经有工作单位,和学校、工作单位签订了协议,毕业后需要回原单位上班。工作单位一般会提供一定的福利。

全日制非定向:入学前没有工作单位,我们大多数全日制都是这个类型。

非全日制定向:

在职不脱产,在学期间仍属原单位员工,人事档案、户口关系等不转入招生单位,须在录取前由用人单位、考生与招生单位签订三方委托培养协议书,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毕业时不能申请派遣。

非全日制非定向:

在职不脱产,考生录取后人事档案等关系须转入招生单位,可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毕业时可纳入派遣计划,依据学生意愿可发放三方协议和办理派遣手续,具体办法参照教育部当年最新政策执行。

2019年教育部关于印发《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函〔2019〕6号)文件里,第78条明确说明:原则上招生单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事实上,大多数招生单位往往会自己制定“全日制MBA可选定向或非定向,非全日制MBA必须定向”的招生规定,所以如果你要报考某个院校,直接去看它的招生简章,里面将会有细致说明。(院校当年招生简章一般在9月份公布)

另外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均为定向:以少干计划报考的考生均为定向就业。少干计划既有全日制,也有非全日制,均为定向,毕业后回定向地区和单位就业。

或者简单粗暴的依据你的档案、户口是否要转到学校来选择,需要转就选非定向;不想转就选定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31

定向就业:主要指在入学前报考人员就确定了工作单位,要跟单位签订定向协议才能入学,其档案、人事、户口、工资关系仍留在原工作单位,毕业之后只能返回原单位。而在入学前,考生工作单位、录取学校、考生本人三方需签署定向培养协议。

非定向就业:指报考人员目前并不确定未来的工作单位,入校时需要将自己的档案、人事、户口等关系转到学校,甚至若不能按期转入档案的,会取消入学资格。而在毕业时应服从国家就业指导,在国家规定的服务范围内进行安排或实行双向选择。



考研科目

共四门:两门公共课、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

两门公共课:政治、外语。

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

一门专业课(分为13大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

其中:法硕、西医综合、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计算机、农学等属统考专业课;其他非统考专业课都是各高校自主命题。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4-12
硕士生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被录取为回原单位的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
1、定向就业:

主要指在入学前报考人员就确定了工作单位,要跟单位签订定向协议才能入学,其档案、人事、户口、工资关系仍留在原工作

单位,毕业之后只能返回原单位。而在入学前,考生工作单位、录取学校、考生本人三方需签署定向培养协议。

关键是就读人员毕业之后,学校不颁发相关派遣证与报到证。

2、非定向就业:

指报考人员目前并不确定未来的工作单位,入校时需要将自己的档案、人事、户口等关系转到学校,甚至若不能按期转入档案 的,会取消入学资格。而在毕业时应服从国家就业指导,在国家规定的服务范围内进行安排或实行双向选择。毕业后,学校会颁发相应的派遣证及报到证。
第3个回答  2019-04-02
硕士生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
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被录取为回原单位的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
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
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就业。
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招生单位及所在地省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1-13
定向就业,就是学校培养你,毕业之后需要你去某些指定的单位服务,可能是西藏之类偏远或者环境艰苦一点的地方。
这类招生,你报考的学校可能会对你降分录取。而且在你学习期间会为你提供免学费生活费等福利条件,需要你签署定向培养的相关条约。
非定向就是我们说的常规的招生方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