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白塞病怎么样?

如题所述

白塞氏病的中医治疗方案为:

一,湿热毒结证,多见于急性发作期,表现为口疮、多发疼痛、外阴红肿溃烂、双目发红、羞明、下肢红斑,可伴口苦咽干、小便赤涩,当清热除湿解毒,以甘草泻心汤和龙胆泻肝汤加减。二,阴虚湿热证,起病较缓,表现为口腔外阴部溃疡,反复发作,创面暗红,灼痛明显,双眼发红,视物不清,下肢结节作痛等,当滋补肝肾,清热除湿,以知柏地黄汤和导赤散加减。三,阳虚血瘀证,病程日久,表现为口腔、阴部溃疡深大,基底灰白,顽固难愈,双目干涩,发暗,视力减退,伴全身乏力,当温补脾肾,活血通络,以阳和汤加当归、鸡血藤、生黄芪、党参。

中成药可用生脉饮、金贵肾气丸、雷公藤多甙片等。外治法,包括中药外洗、中药漱口、中药外涂以及针灸治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27

白塞病,也就是贝赫切特综合征,是一种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属于血管炎的一种。其可侵害人体多个器官,包括口腔、皮肤、关节肌肉、眼睛、血管、心脏、肺和神经系统等,可引发多种炎症。患者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什么是白塞病?白塞病是一种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属于血管炎的一种。很多人都没有听到过。但是一旦患上,又可以引发很多症状。那么白塞病有什么症状呢?一般诊断出白塞病是身体有状况检查出来的,之前并没有想到是白塞病,接下来一起看看关于白塞病症状的介绍吧!

生殖器溃疡:白塞氏病以反复发作的外阴溃疡多见。伴区域性淋巴结肿大。

眼疾:以虹膜睫状体炎多见,还可见前房积脓、结合膜炎、角膜炎。主要为脉络膜炎、视神经乳头炎、视神经萎缩、玻璃体病变、继发性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剥离、黄斑区变性、眼球萎缩,白塞氏病重者可导致失明。

口腔溃疡:与复发性口疮相似,多为轻型,也可为重型,反复发作,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2~5mm,溃疡中央凹陷,上有灰黄白色假膜覆盖,边缘清楚,周围红晕较淡,白塞氏病患者有疼痛感,好发于唇、颊、咽、软腭等处,任何部位均可累及,溃疡可自行消退,一般7~14天,数日或更长时间复发。

第2个回答  2021-11-27
白塞氏病多数是因为免疫系统出问题导致的,所以大家不妨可以尝试一下中医治疗,也许会收到一个很好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一、调和阴阳。白塞氏病的中医治疗方法注重滋补肝肾,肝肾是同源的,能相互滋养,如果患者出现失眠多梦,心烦意乱以及盗汗等或者是午后出现律性的低热,这是因为营养失调造成,所以要滋阴补阳。
二、滋阴降火。白塞氏病患者会出现口舌溃疡、咽喉疼痛、眼睛干涩、视力下降等症状。阴道炎症状是在小便的时候出现疼痛或者是会阴部出现溃疡、腰息酸软、多梦或者是手足心热等情况,所以白塞氏病的中医治疗应该采用滋阴降火的方法。
第3个回答  2021-11-27
白塞病目前尚无公认的有效根治方法,多种药物均可能有效,但停药后易复发,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现有症状,防治重要脏器损害,减缓疾病进展,治疗方案以临床表现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案。

以口腔溃疡表现为主者,应控制口腔咽部感染,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但感染者可行相应的治疗,局部治疗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冰硼散等。

在溃疡发作期以流质饮食,如牛奶,肉汤等,避免过硬、过热的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或者加重口腔溃疡而引起疼痛,并少量慢食,增加营养,增强体质促进恢复。

如口腔溃疡顽固难愈者,可选用沙利度胺,剂量为二十五到五十毫克每次,每天三次。妊娠妇女禁用,可导致胎儿畸形,另外有引起神经轴索变性的不良反应。
第4个回答  2021-11-27
腓骨肌萎缩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后代发病率高达50%。

遗传性感觉运动神经病(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 CMT,也译作腓骨肌萎缩症)是最常见的一种遗传性周围神系统疾病。根据Duke Center for Human Genetics的研究人员的最新发现,这种疾病是由于为神经元控制肌肉细胞提供所需能量的线粒体异常而导致的。
不会遗传给你的孩子,因为父母没事,女儿有事,说明是隐性基因。你老公最多携带这种基因,你正常,所以你们生的孩子是不会有问题的
我是腓骨肌萎缩的患者,男,今年49岁.据我对您所问的了解,遗传概率应该还是有一定程度的,但即使如此,也还有隐性与显性之分.应该是显性少与隐性,女少与男.并且,按我对于这个病的体会,此病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比这坏的病多得很,所以,我的看法是该要孩子就要,且越早要越好. 祝快乐!这才最重要.
您好!腓骨肌肉萎缩症有很多分型,最佳的诊断手段是在孕前明确您的疾病类型,然后在孕中期通过羊水穿刺的方法明确胎儿的基因是否与您的相一致,达到产前诊断的目的。比如像常见的脊髓脱髓鞘型腓骨肌肉萎缩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就是您的父母亲也有此类疾病,即便是这种类型,也有几种相关的基因异常,目前能做的基因产前诊断多限于此类。如有需求,可在门诊与我联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科-赵文秋副主任医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