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男子杀害父亲,村民:死有余辜,父亲究竟做了什么事?

如题所述

河南许昌,男子小辛开车将父亲辛某撞倒在地,然后在调转车头时辗轧了倒地的辛某,致其死亡。一审法院认定小辛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小辛不服,提起上诉。


1、都说血浓于水,小辛杀害父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原来在2年前,辛某出轨后被妻子周某发现,二人多次发生争吵。每次争吵时,辛某都要打周某一顿。事发前一两天,辛某酒后在家撒野,还拿着刀声称要砍死周某。周某因害怕,便偷偷打电话向儿子求救,儿子小辛立即把周某接到了家中照顾。辛某发现后,打来电话,声称如果周某敢回家就拿刀砍她。事发当天,辛某打电话称要见个面,还说了句:“咱这一家都别过了。” 小辛挂断电话后独自驾车前往。按照小辛的供述,他当时开车撞辛某只是想吓唬他,谁知误将辛某碰到在地,之后在调头返回时,又失误辗轧了辛某。


2、根据小辛的供述,他应该是想让法院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根据《刑法》的规定,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具有预见的可能性。只是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轻信能够避免,最终造成他人死亡的,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而且过失致人死亡罪的量刑期限,一般是3~7年有期徒刑。如果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法院并不会因为辛某的恶劣行为,就偏信小辛的一面之词。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小辛作为一个成年人,理应知道机动车撞人可能产生的后果,而其驾车撞向父亲的行为,是放任或期待这种危害结果的实现。

因此,小辛具有非法剥夺辛某生命的主观故意,同时也造成了辛某死亡的客观事实,符合故意杀人罪的主客观构成要件。根据《刑法》的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最终,小辛被判处了无期徒刑。可是小辛不服一审的判决,他认为量刑过重。

3、那二审法院会对小辛减轻处罚吗?在二审期间,辛某的家属均对小辛的行为表示了谅解。二审法院认为,小辛在有自首行为的情况下,一审法院仍判决无期徒刑,显然是量刑过重。根据《量刑指导意见》的规定,有自首行为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下。没有赔偿,但取得被害人家属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而且,警方在检查辛某尸体时,确实发现了辛某身上藏了一把刀,结合辛某所说要一家人都别过了,可以认定辛某主观上具有了杀人的故意。因此,二审法院对小辛的刑期进行了改判,判为12年有期徒刑。


4、最后,辛某已死,小辛坐了牢,这个结果实在令人唏嘘不已。其实小辛完全没必要出此下策。辛某长期对周某实施家暴,小辛可以搜集证据,然后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或者协助周某与辛某离婚。这两种方法都能帮助周某脱离苦海,又何必采取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呢?

我想,当周某看到儿子为了保护自己,而杀害生父,最终还被判入狱,她的心应该比谁都痛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2-27

这位父亲触犯了道德底线,他把魔爪伸向了儿媳。惹怒儿子,这才导致儿子杀害父亲。今天给大家讲一讲事情的详细经过,看完之后你会发现受害者真的是死有余辜。

出生便是悲剧

李宣理出生在河南的一个山村里,他一出生就充满了悲剧。像山村里的孩子都比较多,在众多孩子里从来没有欢声笑语的声音,因为多一张嘴就代表多养活一个孩子,在李宣理三岁那年亲生父母养不起他便把他送出去了。

李宣理在10岁的那一年,悲剧又发生在他身上,他的养父因病去世,只留下养母和他自己相依为命,养母为了生活带著他马不停蹄地改嫁,就这样李宣理和养母来到了继父李某家中。李宣理成为了李某的儿子。不过李某并不是什麽慈祥的父亲,他在当地臭名远扬,李某的家庭条件也特别贫困,李某30多岁还没有娶妻。

要不是李宣理的养母离婚带著儿子著急改嫁,李某恐怕这辈子都只能打光棍了。李某虽然穷,但是他的小算盘打得可精细。他不会养闲人,所以他娶李宣理养母的原因就是想让李宣理给自己养老送终,平时就带著李宣理一起收废品。

不过李某发现李宣理就是一个木头疙瘩,不仅不认字儿,还不爱说话。说话都说不利索,这哪是什么老实人,根本就是傻子这样的继子养著他根本没用。不仅不能帮自己养老反而还是一个累赘,所以李某对李宣理的待遇一直没有好转过。

平日对这个继子不是打就是骂,根本没有把他当人看,就连李宣理成年之后也不例外,根本没有给他尊严。李宣理想要娶妻生子传宗接代也根本没可能。因为李宣理人傻,成年以后也没有什么积蓄,谁愿意把女儿嫁给他呢?不过傻人有傻福,有一个家庭相中了老实巴交的李宣理硬是要把闺女嫁给他。

继父要求分家

说李宣理走了大运也不是,因为李宣理去对方家了解了一下情况,发现那户人家的闺女患有先天性脑瘫,生活无法自理。智商也非常低下,这样的女儿根本嫁不到好人家,赶紧让她嫁个人算了,李宣理一开始是不能接受的,可是转念一想,反正自己家的条件也不怎么样。

继父的话让李宣理有些著急,因为这么多年来,继父已经成了他的不可缺少的依靠,离开了继父,他根本不知道如何支撑这个家庭,于是他哀求继父不要分家,最终继父同意不分家。

然而谁能想到,继父之所以同意,不是因为同情,而是因为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此时,李宣理的母亲已经过世,年过七旬的继父,内心时常感到孤独,既然现在抓住了李宣理的软肋,那么他又可以肆无忌惮的肆扰儿媳了。

就在父亲打骂自己的那一刻,李宣理看到了桌上的菜刀,他没有任何犹豫,拿起菜刀就砍下父亲的脖子,毫无防备的父亲瞬间血流如注,没多久就倒在地上一命呜呼。

村民感叹

这个家就这样垮了,两个劳动力一个死了,一个要坐牢,从以上李宣理的行为来看,他已经构成故意杀人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考虑到其继父有重大过错,又言语和态度上激怒了李宣理,导致李宣理激情杀人,李宣理可获得从轻或减轻,最终法院判处李宣理无期徒刑,虽然妻子和儿子都由当地相关单位收容照顾,但是对于这个家来说,已经发生的破碎是难圆了。

当然这一切都是李宣理造成的,但假如没有继父这根导火索,炸弹也不会爆,此外现实生活中,类似对于脑瘫患者的侵犯不在少数,因此对脑瘫患者的看护尤其重要,一定要避免他们和品格不好的人独处一室——在管不住自己的人眼中,苹果唾手可得就是一种引诱。

第2个回答  2022-02-22

在外地工作的河南小伙庞海亮,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他在乡下的母亲,在家被人连捅了9刀,心急火燎的他,撂下电话匆忙赶往医院。看到奄奄一息的母亲,庞海亮怒火中烧,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一贯本本分分的母亲,到底是招谁惹谁了?谁又能这么狠心,对母亲下如此狠手?

在一旁护理母亲的媳妇,看到老公急了,吞吞吐吐好半天,才道出了实情:“是你爸拿刀把妈给扎了。”母亲居然是被父亲扎伤的,并且是刀刀致命,庞海亮怎么也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这是怎么回事?

母亲为何会被父亲扎伤?

母亲吴桂娟回忆说,4月16日晚上,她干完农活回到家,没过多久,在外面喝得晕晕乎乎的丈夫庞喜军就回来了。为了不让丈夫再喝,吴桂娟把酒藏了起来,然后就睡觉了。不一会儿,丈夫也上炕了,但睡到9点他不睡了,在地上来回地走。

当时,吴桂娟听见丈夫在屋里不停地踱步,不知过了多久,脚步声弱了下来,她也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突然,一股凉气把她从梦里惊了起来。吴桂娟回忆说:“我看见他拿刀扎我,一下子就惊醒了,我跟他就抢起刀来。”

从梦中惊醒的吴桂娟,又恐惧又惊讶,只是靠着下意识的本能,和丈夫抢起刀来。争夺中,吴桂娟喊小儿子:“洋洋,你爸拿刀扎我了!”小儿子庞海洋听见后,进屋就给他爸眼睛一拳,这才把刀抢下去。然而,此时母亲已经身中7刀,血流如注。

见此情景,庞海洋赶紧去找叔叔帮忙。但就在此时,丈夫庞喜军又拿刀给妻子吴桂娟身上补了两刀。刚才还是同床共枕的丈夫,忽然之间就变成了手拿杀猪刀的恶魔,而且,朝发妻身上扎了7刀还不够,还另外补了两刀。父亲为什么会对母亲下如此狠手呢?

“畏罪自杀”?父亲稀里糊涂死了

庞海亮打算马上回去,向父亲问个明白。庞海亮和弟弟回到家一看,这个不久前还凶神恶煞的爹,此刻缩在炕上,仿佛被吓破了胆一样,浑身打颤,抖个不停。庞海亮问庞喜军:“爸,你对我妈这么狠,你后悔吗?”但庞喜军说不出来话。

看到父亲吓成这样,庞海亮刚刚燃起的一腔怒火灭去了一半,想想当务之急是应该回去照顾躺在医院里还没有脱离危险的娘,临走的时候,他交代弟弟庞海洋留下照看家里,别让父亲寻了短见。

救母心切的庞海亮,找亲戚朋友借了一些钱,马上赶回了本溪,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刚到医院,一个可怕的消息就又传过来,父亲庞喜军自杀了。

原来,有村民告诉他:“看到庞喜军时,他在那山坡上,头冲上,脚冲下,这么趴着。”母亲在医院抢救,还没脱离危险,父亲又不明不白地死了,接到这个消息的庞海亮,强挺着踏上了回家的路,一进门,就看到了父亲冰冷的尸体。

给父亲收拾遗体时,庞海亮看到他头上有伤口,以为是在山上跌倒磕伤致死的。父亲从穷凶极恶到战战兢兢,如今是一具再也说不出话的尸体,这接二连三的变故,让庞海亮呆若木鸡,这时候,在一旁的爷爷开了腔:“我看他东倒西歪的,我说你回家躺一下,喝完酒回家就趴着了,我也没想到他会走。”

据庞海亮的爷爷回忆说,那天上午庞海亮走后,庞喜军就离开了家,直到当天下午3点,庞喜军还没回家,大家这才着了急。一个多小时后,庞海洋和邻居终于在离家500多米远的山坡上,找到了父亲的尸体,庞海洋发疯般的叫了起来:“我爸没有了,我爸死了。”邻居们帮着庞海洋把尸体抬下了山,等到哥哥庞海亮赶回来的时候,家里人已经开始料理后事了。

此时,庞海亮以及爷爷全家人、全村人都认为,庞喜军是畏罪自杀。而此时,对于心力交瘁的庞海亮来说,他心里最痛恨的就是那一个“酒”字,如果不是因为这个“酒”字,父亲就不会喝多,不喝多了就不会失控,就不会用杀猪刀去捅母亲,也就不会畏罪自杀。

事情的前因后果真的就像庞海亮想的这样吗?庞喜军的死讯很快传到了警方的耳朵里,警方介入以后,又会有什么样的新发现呢?

出人意料,15岁儿子杀了父亲

据河南派出所副所长崔玉龙介绍,4月18日早晨5点10分,三台子村村支部书记打电话说,他们一个村民叫庞喜军,17日死亡了,家属的意思是,18日要出殡,要派出所出具死亡证明。

死了人要出殡这正常,可老庞家这个丧事却有点蹊跷,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死亡的人,应该是在第三天出殡,在家死亡的或非正常死亡的,都要在派出所开一个死亡证明,才能进行火化,而老庞家却是第二天5点10分打电话就马上要,这个情况引起了警方的关注,警方决定,马上到庞家去调查一下情况。

到庞家后,崔玉龙征求了家属的意见后,查看遗体时发现,庞喜军左眼眶青肿特别严重,而且头部左边有五厘米左右的外伤伤口,而且还有血迹。经询问庞海洋得知,庞喜军死时头上枕着一件上衣,腿朝天仰着,手里还拿着一把草。

崔玉龙觉得,这种现象很不正常,庞喜军的死不像庞家人说的那么简单,所以马上让法医对尸体进行了仔细的检验,这一下,发现了大问题。据法医介绍,打开庞喜军颅腔之后,脑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基本可以排除颅脑损伤的可能,结合颈部的勒痕,他们分析死者应该是死于窒息死亡。

这下,庞喜军的死亡原因来了个180度大转弯,由自杀变成了他杀!这个结论,可以说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可是令人惊讶的事情还在后面呢。警方传唤了庞家的两兄弟,庞海亮和庞海洋,可是还没有到警方开始问,15岁的海洋把头一扬,说出了一句震惊四座的话。

庞海洋说:“我就说了吧,我把我爸杀了。”庞海洋年仅15岁,因为家里穷,从初一开始他就辍学在家,帮忙干活了,这个稚气未脱的孩子,会狠心杀死自己的父亲吗?民警不信,庞家人更是不相信。

庞海亮的爷爷说:“我们不相信,说海洋把他爸杀了,真的不见得。”庞海亮的妻子也认为:“我到现在也不相信凶手是海洋,我绝对不相信是他。因为海洋是好孩子,在家孝顺父母,谁能相信儿子会去杀爹?不可能。”

不管庞家人如何不敢相信,小小年纪的庞海洋还是坚定地承认是他杀死了父亲,而庞海洋说,他杀爸爸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父亲不死,他们全家都不得安生。父亲庞喜军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能让海洋如此咬牙切齿地恨?

嗜酒如命终酿如此家庭悲剧

按庞家人的说法,庞喜军平时好吃懒做,全家生活的压力都落在了孩子母亲吴桂娟的身上,懂事的庞海洋,总是尽可能帮母亲负担家务。而庞喜军除了好吃懒做,最大的毛病就是嗜酒如命。

据庞海亮说:“家里一年到头种点粮食,都给他换酒,喝酒抽烟了。”没钱还好喝,一来二去,老庞家所在的三台子村一共有7家小卖店,庞喜军都有欠账,而且都是不少的酒账。一家开小卖店的村民说,庞喜军欠了他2000多元钱,他这个账从开店至今这么多年了,从来没清过账。

庞喜军每次喝醉后,都会把家里闹个鸡飞狗跳。摔盆砸碗,打骂妻儿,都成了家常便饭,这一幕幕都在两兄弟心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对于弟弟海洋对父亲的恨,哥哥海亮也是感同身受。庞海亮说:“从小我妈就老被他打,谁也拦不住,谁拦就打谁,打我妈我就只能干看着,要不就是出去找人。”

为了孩子,善良的吴桂娟忍下了,但母亲的一忍再忍,并没有换来父亲的感激,反而惹来了一场杀身大祸,看到善良的母亲落得如此下场,平日里沉默内向的庞海洋,再也忍不住了,深埋在他心头的怒火终于爆发了出来。那天下午的4点左右,他瞒着家人,在离家不远的山上找到了喝得大醉的父亲,他怀着复杂的心情,用手扼住了父亲的喉咙。

证据确凿,全村人却下跪求情

谋杀亲爹证据确凿,可这在外人看来大逆不道的行为,在庞家所在的村子里却得到了完全不同的评价。一个村民说:“他爸不打他妈,他也不能出这事,他也只不过是气过头了,他妈现在还生死不明。”

还有村民认为:“俺觉得不怨孩子,孩子小,你看他妈,被他爸扎成那样,孩子很激动,所以对他爸那样,这也是情有可原的。”

被杀的父亲没人同情,都说死有余辜,而这个杀父的不孝子,却惹来了乡亲们的同情,为了保住海洋的命,村里三百多人联名上书替他求情。而在记者采访中,已经85岁高龄的爷爷和乡亲们,都跪在地上,请求放过这个年仅15岁的孩子。

庞海亮的爷爷领着全家人跪在地上,哭着对记者说:“你们来了也求求你们,你看我们家就这个情况,求你们想想办法帮帮忙,给我孙子想办法把他保出来。”

看到这一幕,每个人都会觉得心酸,如今母亲吴桂娟已经康复出院回家了,可是这个家和以往不一样了,家里一下就少了两个人,这对于吴桂娟,还有家中85岁的老爷爷来说,都是很难接受的现实。

特别是小海洋,被警方刑事拘留了以后,这个家庭少了一个主要的劳动力,本来就已经很艰难的家庭状况,更是雪上加霜了,而且除了这些以外,留在母亲吴桂娟心头的伤痕,恐怕在很长时间内都难以康复。

民警代波告诉记者:“去他家时,我们特别特别的心酸,他爷爷85岁,老泪纵横地说,我儿子庞喜军死了,我一滴眼泪都没流,你看你把我孙子带走,还不如我去呢。我们都不希望这个案子发生,当时我们也流眼泪了,但是没办法,感情,代替不了法律。”后来,庞海洋犯故意杀人罪,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第3个回答  2022-02-15

这位被害父亲,背着儿子做出了欺负儿媳事情。也正因如此,才让男子愤怒失控,做出了伤害自己父亲举动。当村民得知事情真相后,纷纷发表感慨,觉得这位父亲死有余辜。他们在内心里,同情男子的人生和遭遇。

多舛人生,男子经历令人唏嘘

事件中男子,出生于贫穷农村,其亲生父母,在他三岁时候,因无力抚养,选择将他送人。

来到养父母家中后,男子过了几年幸福日子;养父母待他视如己出,加上男孩身份,使得他备受关心和疼爱。

这样幸福日子,并没有一直伴随男子。在他10岁那年,人生再次发生了转变,养父不幸因病去世。养母独自抚养孩子困难,便带着他改嫁。也正是这一次改嫁,造就了他的悲惨人生。

新的继父并非善良本分的人,因为好逸恶劳而在当地出名。继父30多岁,还没有结婚,也正因如此,才会被迫接纳母子二人。

继父内心有自己盘算,他想着让男子,给自己养老送终。一开始对男子还算温和、友好,时间长了以后,家庭开销使得他对男子态度,慢慢发生了转变。

平日里对男子非打即骂,在该上学年龄,也不让男子上学。反而让其跟随自己,一起拾捡破烂收废品。

复杂的成长经历,使得男子性格内向,不喜欢说话,也不愿同他人打交道。加上家境贫穷,使得男子到了适婚年龄,结婚却遥遥无期。

内心虽然羡慕同龄人成双入对,可他也深知自己条件不好,不会有人愿意将女儿嫁给自己。后来有一户人家,托人主动上门说媒,表示对方愿意将女儿嫁给男子,只要男子一家对女孩好就行。

得知这个消息,男子内心激动不已。了解之下才明白,对方肯将女儿嫁给自己的原因。原来女孩患有先天性脑瘫,就连生活都不能自理。

大失所望的男子,本想拒绝这门婚姻。可经过养母劝说,便同意了这门婚事。凭借他的家庭和个人条件,如果错过这门亲事,这辈子再想结婚,也就变得更加困难了。

继父行为不端,男子杀父犯错

男子所娶女孩,虽然患有疾病,却能够生育。婚后不久女孩就怀孕了,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也让木讷男子,脸上多了很多笑容,言语也多了一些。

常言道“福兮祸之所伏”,幸福、平静的生活下,实则酝酿着更大“风浪”。多一个人多张嘴,女孩不能工作赚钱,使得一家人生活压力倍增。

这样情况下,精打细算继父,提出了让男子和自己分家,各过各的日子。男子自身赚钱能力不强,看着怀孕的妻子,深知自己不能分家;便哀求继父不要分家,原以为会费尽波折,才能改变继父意见,不曾想没几天,继父竟然同意不分家。

男子一开始不明白,继父为什么会改变主意,直到他撞见继父和自己妻子,躺在一张床上,就明白了其中缘由。

见此情景,纵然男子木讷老实,也按捺不住内心怒火。有生以来第一次,指着继父鼻子大骂。自知理亏的继父,也第一次没有同男子争辩,灰溜溜回到自己房间。

本着“家丑不可外扬”原则,加上继父已经知道错了,男子也就没有追究继父责任,也没有告诉养母。一家人还像以前一样,正常生活作息。

不曾想继父不知悔改,安分一阵后,再次做出了侵犯儿媳事情。这一次事发后,继父非但没有觉得羞愧,反倒理直气壮,指责男子,说他和妻儿都由自己养活,没有资格生气。

气急之下的男子,跑到家中厨房,拿着菜刀砍向继父。就这样结束了继父生命,也将自己送进了监狱。

村民们得知这件事情后,对男子遭遇很同情,对其继父行为痛恨不已。很多人都觉得继父死有余辜,自己行为不端,反倒让男子因此受累。

第4个回答  2022-02-15

这位父亲触犯了道德底线,他把魔爪伸向了儿媳。惹怒儿子,这才导致儿子杀害父亲。今天给大家讲一讲事情的详细经过,看完之后你会发现受害者真的是死有余辜。

出生便是悲剧

李宣理出生在河南的一个山村里,他一出生就充满了悲剧。李宣理在10岁的那一年,悲剧又发生在他身上,他的养父因病去世,只留下养母和他自己相依为命,养母为了生活带着他马不停蹄地改嫁,就这样李宣理和养母来到了继父李某家中。

要不是李宣理的养母离婚带着儿子着急改嫁,李某恐怕这辈子都只能打光棍了。李某虽然穷,但是他的小算盘打得可精细。他不会养闲人,所以他娶李宣理养母的原因就是想让李宣理给自己养老送终,平时就带着李宣理一起收废品。不过傻人有傻福,有一个家庭相中了老实巴交的李宣理硬是要把闺女嫁给他。

继父要求分家

就这样李宣理和刘姑娘结婚了,不过婚后的生活并没有好转,一家的吃喝拉撒更加困难,多了一个人就等于多了一碗饭,这就是多了一个累赘。

刘姑娘不能工作,这让继父的压力更大。所以继父提出赶紧分家,你们小两口自己过去对此,李宣理不愿意,因为李宣理表示自己根本没有办法养活妻子和即将出生的孩子,现在分家根本不可能。所以李宣理哀求父亲不要分家,后来继父也同意了李宣理的要求。

直到后来李宣理发现继父真正不分家的原因,他发现继父竟然和妻子躺在一张床上,这让李宣理非常生气,指着继父大骂,而继父也知道自己做错了,所以直接跑回了自己房间,逃离现场。

李宣理并没有过多的追究,因为他明白现在如果失去父亲,那自己和妻儿的生活就无法正常运转本。以为父亲能忏悔自己的过错,可是继父看到李宣理没有追究后变本加厉。李宣理彻底被激怒了,他失去了理性,拿起旁边的菜刀就砍向继父,继父当场丧命,而李宣理犯下了血案,他主动拨通了报警电话。

村民感叹

这让村民纷纷感叹到死有余辜,而且还表示根本不相信李宣理杀人。仔细想一想李宣理父亲的作风,就算被杀也是死有余辜。李宣理肯定有他自己的原因,李宣理肯定是被逼无奈才持刀杀人的。虽然李宣理持刀杀人是有情可原,但无论如何他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