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表露与自我认知的关系

如题所述

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指的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
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或叫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个体对自我的觉察,或者说意识的形成,是来源于个体对外界环境刺激后,经由记忆和思想产生的反应。因此,在形成记忆之前,个体是不会有自我意识的。如果说记忆是一切思想的基础,那自我认识就是个人基于思想之上的对于环境的反应。当一个人的记忆和思想达到一定程度后,比如出现了完全来自大脑的思维和想象力,个体的自我意识会更加强烈。我存在、我占有、我需要、我想的想法,不断地通过思维和想象力,加强个体对自我的认知,直到个体有机生命体的结束。故自我认知从大脑的记忆力开始起,直到记忆力的消失,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个体对于自我的存在,行为和心理的认知会有一个发展过程。刚开始是比较模糊的,所以小孩子会让经常出于好奇心而做一些危险的行为和事情。这个时候他们的自我意识是比较朦胧的,只有在经过不断地试错和加深记忆以及思考学习后,对于自我肌体的存在感才会渐渐成熟。随后才会对自己的行为有意识的区分哪些行为是危险的,哪些行为是安全的,决定是否要做。最后才是对于自我心理的认知。一般来说,这需要一个人的思维和想象力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具备这种察觉自我心理变化的能力。个体开始区分个人肌体行为和心理行为的差异是自我心理认知的开始。
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5
本文通过对微信朋友圈自我表露的理论、动机及心理机制的探究,进一步了解社会个体在以强化关系为主的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表露行为,为规范微信的信息传播行为以及强化微信舆论监管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 自我表露 表露动机 心理机制

自我表露,就是个体将个人化较强的信息告知目标对象的过程,包括性别特征、兴趣爱好、生活方式等相关信息,主要划分为人格特质型、社会交往型、自我描述型、自我评价型、社会现实型、网络虚拟型等自我表露等类型。目前,在微信朋友圈进行自我表露,向目标对象传达相关信息,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生活方式。

作为自我表露的主阵地和人际传播的起点,微信已经成为重要的舆论策源地,再加上圈子交际的崛起,使得舆论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并进一步增加了舆情研判与监管的难度。因此,加强微信朋友圈自我表露的理论、动机及心理机制研究,对规范微信的信息传播行为,强化微信舆论监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一、自我决定论下的基本心理需要

自我决定论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莱恩提出的,属于人类认知动机理论范畴,认为“自我决定是一种关十经验选择的潜能,是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环境信息的基础上,个体对行动所做出自由的选择”。自我决定论的核心思想与自我表露动机的概念有着较高的契合度,所以本研究以该理论为主要的指导理论。

自我决定论主要分为基本心理需要、认知评价、有机整合和因果定向四个分支性理论。以基本心理需要理论来讲,不管是出于获取他人的安慰,还是出于展示正向自我,微信朋友圈都是获得个体自我满足的有效途径。以认知评价理论来讲,当个体在获得较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时,会出现较多由内在心理动机引发的外在行为。微信朋友圈是基于人际关系的圈子社区,这种安全的氛围能够促使人们形成自我表露的动机,而以因果定向理论观点来讲,个体在有助于自我决定的环境中,会出现明显的正向的定向发展倾向。在微信朋友圈中,部分自我表露是为了获取有利于自我决定环境而展开的,而这种环境则是利用一定的优越感来达成的。

此外,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会强化个体的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而从需求层次理论来讲,个体基本心理需要主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爱与归属感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因此可以说,个体在微信朋友圈的自我表露是一种自我决定下的基本自我心理需要的获取行为,尤其是个体存在感自我实现的需要。

基于上述理论阐述,以及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借鉴,本文将从自我倾诉、自我满足和社会交往三方面入手,探讨微信朋友圈自我表露的动机及心理机制。

二、自我表露的动机

诚如上文所述,自我表露的根本动机是要满足基本心理需要,尤其是自我倾诉、自我满足和社会交往三方面的需求。

1.自我倾诉。在高压力、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烦恼,但很少有人去主动倾诉或聆听,微信朋友圈无疑是有效的倾诉平台,其非常巧妙地将个体心理需求与诉求渴望进行了统一。许多人表示,夜深人静怀念过去、追忆往昔的时候,或者是忽然想念某个朋友的时候,或者是某些负面情绪压抑自己无法释怀的时候,或者听到某首歌曲而有所感悟的时候,微信就成为分享与倾诉的平台,可以任意地表达自我情感,碎片化的舆论语态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的话语空间。在自我倾诉动机下的自我表露就如同以往的博客,但不同的是,博客需要长篇大论,而微信朋友圈短小精悍的特征符合了碎片化阅读以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能够充分满足个体的情感与心理需求。

2.自我满足。美国一家调查机构曾经做过一个名为《为何转播,为何在线》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让人们感到他人会关注自己并产生兴趣,所有人都有机会成为名人。而通过访谈发现,很多人这样描述使用微信的满足感:“举例来讲,我非常喜欢旅行,然后将旅行中的美丽风景或独特经历分享到朋友圈,每当有人评论或点赞时,都会生成一股成就感和满足感。但放在现实社会,根本没有人在乎我去过哪里,拍过哪些美景,这也是为何我不愿意加入旅行社团或摄影协会原因,或许是自欺欺人,但微博也好,微信也罢,很大程度上讲,就是虚拟出来让人们获得满足感的工具。”在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表露能够充分满足个体的被关注欲望,如微信朋友圈中充斥的各种自拍,若是没有得到他人的评论或点赞,失落感就会油然而生。

3.社会交往。在现实生活中,个体都有与他们建立联系的渴望或诉求,而本质上来讲,这是个体自我认知、自我表露的过程。以戈夫曼自我呈现论来讲,要想达成有效的社会交往,最为关键的是要通过自我表露向目标对象传达美好印象,社会个体通过自我表露过程中的特殊形象塑造,来达到在一定社会场景中给目标对象留下预期印象的社交目的。自我表露社会交往动机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维护现有人际关系;另一方面是拓展交际范围。就维护现有人际关系来讲,个体若是长时间不在朋友圈发表相关信息时,就会担心朋友们淡忘自我的存在,因此会有意无意地在朋友圈中展开互动交流,或者通过@某人来维系或强化感情。而就拓展交际范围来讲,在微信中认识的陌生人,大部分都是与以往交际圈有存在交叉的人,或者与自身利益有联系的人,这种现象能够与“六度”法则加以阐释。具体来讲,就是通过6个人就能够与以前根本不认识的陌生人发生联系。在微信朋友圈中,有朋友的朋友,有因购物认识的商家等,每个人的人际交往范围都得到了拓展,并可以通过刻意地加强形成全新社交圈。

三、自我表露动机的心理机制

1.内在表达欲求的释放。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微信朋友圈表达自我情感,因为那些无处诉说、无人聆听的内在心声,只有在朋友圈中才能得到充分表达,才能达到释放的欲求。导致现实社会自我表达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让人们更容易产生孤独感,互动交流热情淡化,进而寻求在虚拟世界的精神安慰,原本存在落差的心灵因朋友圈中的点赞与评论会进一步加大落差,长此以往,朋友圈就成为释放内在表达欲求的良好渠道与平台。另一方面是在朋友圈中诉说不会有太大的压迫感,会觉得轻松自在,碎片化的图文呈现有利于充分呈现内在情感。人们真实性格会通过朋友圈的动态发布更加清晰地呈现在朋友圈的社交群中,如果有位智者站在朋友圈的最高处客观审视某人发表的动态,其真实情感性格就会跃然纸上,而这也是为何心情情感类信息在朋友圈中占有极大数量的原因。

2.真实自我的后台寻求。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可能是现实生活中永远都不会出现的另一个自己,这是一个处于“后台”令人难以察觉的自我。朋友圈通过碎片化图文以及情感色彩浓厚的语言环境营造出独特“后台”氛围,将有效激发个体敞开心扉,让“后台”自我勇敢出现。可以说,微信朋友圈的语言环境模糊了内在与外在自我的界线,有利于寻求更加真实的自我。在一个较长时间段内,通过对某一个体微信朋友圈情感类或叙事类文本的研究,能够很容易地寻求到他们最真实的一面,通过朋友圈数量的累积,就算可以隐藏,都无法将真我痕迹全部抹除。本质来讲,微信朋友圈具有受众分层机制,所有受众都能够自发地或无意地“跟随”他人,而自己也是他人“跟随”的对象,在这个独特的圈子社区内,每个人都是人际互动链上的重要节点。因此,个体的真实自我人格表征能够通过朋友圈的具体动态进行反映,而这种人格缩影不仅能够反映个体心理,而且还会对现实人格产生影响。

3.自我认知的精神满足。后现代社会语境下,精神荒芜的问题日益普遍,大部分人缺乏他人的认同感,并因此生成了身份认同的心理焦虑。而微信朋友圈能够通过自我表达获得别样的人生体验,并引起圈内好友的关注,进而获得社会认同感,达到心理补偿的目的,这样不仅能够维系和强化人际关系,而且实现了自我认知的精神满足,同时也为他人提供了自我认知的渠道。

微信朋友圈一对多的传播模式使得朋友圈中的人际互动要作为多面镜交互反射,进而引发话题参与者的广泛共鸣,进而促发他人认同和自我认知的发生。例如,当我们处于极度自卑状态而发表一些消极言论进行情感表达时,像“不想再如此这般懦弱,求解脱”“根本无法直视这个无能的自己,请自行忽略我的存在”等,当圈内好友看到这类动态后会纷纷评论加以关心、开导,这样就会让我们逐渐认知到自我并非想象中那么无能、懦弱,并逐步树立自信,找回自我。这种自我认知的过程就是微信朋友圈自我表露动机的心理机制。

四、结论:警惕微信朋友圈对人际交往的负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微信朋友圈的大量使用或过度依赖,将会对人与人的关系带来进一步异化,就如同无形之门将个体隔离开,在微信朋友圈环境下成长与生存的个体,或多或少地会造成现实社交功能的退化,这是需要我们高度注意和警惕的。因此,有必要加强微信朋友圈自我表露心理动机的研究,以明确微信信息传播机制的内在规律,进而为微信舆论监管策略的调整提供可靠依据,提高微信使用的规范性,充分发挥微信朋友圈的正面效应。
第2个回答  2020-10-05
表达是想办法表现出来并且达到目的
表露是不经意间表露出来了
自我表露的理论大多从人际交往的角度提出,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 不确定性降低理论(uncertainty reduction theory)(Berger&Calabrese,1975)这个理论认为在人际交往中,个体将不断寻求信息以减少不确定性,而且以近似量的信息,同等程度的亲密来交换。也就是说,人们希望减少人际间的不确定,而表露自己的信息,寻求他人的信息,进行社会交换,然后将得到的信息加以处理,形成人际知识,若能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认同,将有助于社会生活的顺利进行。个体倾向于对他人的自我表露通过表露相同的方面进行回应(Derlega,1987)。不过,Joinson(2001)发现,信息的亲密水平在伙伴之间不一定相同。4.2社会渗透性理论(social penetration theory) (Taylor&Altman,1987)Altman等人(1973)提出这一理论来解释关系发展的过程,说明自我表露在发展友谊等亲密关系上的作用。他们认为人际交往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交往的广度, 即交往或者交换的范围;二是交往的深度,即亲密水平。关系发展的过程是由较窄范围的表层交往,向较广范围的密切交往发展。并认为自我表露是一种社会交换的基本形式,随着关系的发展,这种交换会变得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自我表露的形式会随着关系的发展而改变,在最初的关系中,人们倾向于以近似的程度对彼此的表露进行“交换”,然而一旦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严格的交换便很少发生了。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这种渗透式的自我表露,才使人们避免了由于表露太快或太慢而引起的消极反应。Hendrick(1981)认为社会渗透理论为探索人与人关系中的自我表露模式提供了一个框架(引用:蒋索,2006)。

 2.社会互惠理论(social mutual-benefit theory ) (Derlega,Metts,Petronio,1993) 这种理论认为人际交往就是“得到东西回报相应东西。”通常领受者会通过亲密来回应匹配表露者的信息。影响领受表露信息者是否会回报相应表露的有四个方面的因素:

  (1)对吐露者表露信息方式的感知。

  (2)领受者是否想加强、建立和持续关系。

  (3)关系的发展阶段。

  (4)表露者是否允许其回报表露。

3.沟通隐私管理理论(communication privacy management, CPM)(Petronio。2002)该理论用可渗透可伸缩的界限作比喻来区分隐私和公开之间的关系。根据CPM,这些界线是变化的,从相对易渗透到相对不易渗透。个体通过一种隐私管理原则系统来控制隐私界限的可渗透性。该系统由界限接近原则和界限保护原则组成。根据该理论,表露隐私后会使人感到脆弱,因此个体通过建构沟通隐私界限来控制表露隐私后可能带来的危险
第3个回答  2020-10-05
自我表露
“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是指人们向其他人传播个人信息、思想与情感的过程,尤指在人际交往中。这一概念最早由心理学家西德尼·朱德拉(Sidney Jourard)提出。自我表露的类型主要可以划分为两种:一是描述性的,即我们自身的一些真实的信息,比如个人思想,或从前的经验的表述;二是评价性的,也就是我们对自己的某些感受、或者对于外界事物的某些评价。
自我表露
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成为人们自我表露的重要场所。关于网络自我表露的定义主要有目的性界定和形式性界定。目的性界定强调网络自我表露的目的,认为网络自我表露是让他人了解自己、与网友分享经验, 并在表露与接收反馈信息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的网络行为;形式性界定方式强调的是网络自我表露的形式和主动性, 认为网络自我表露是个体依靠网络进行的、主动或被动的、以文字表达等多种形式将自己的信息传达给他人的过程
自我表露与孤独感
青少年是伴随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网络交往的匿名性,为青少年的自我表露提供了安全感,虚拟性为其提供了平等性、便捷性,使青少年的自我表露更加自由,间接性使其更加清晰、深刻。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乐于在网络中表露自我,但网络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表达真实自我场所的同时也带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在网络中各种渠道的自我表露与现实生活状态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大量的研究,有些学者提出了有关孤独感的理论。每个人都有对于亲密感的需要,而且这种需要在青年早期的获得是至关重要的,在青少年时期发展良好的同伴亲密关系会满足这种需要,并且会为将来成年的良好发展,孤独感的降低,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亲密关系中,认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自我认同,较高的自我认同可以使我们在亲密关系中始终保持自我。但是,如果由于害怕失去自我而在亲密关系中止步不前,那么就会感到孤独。而自我表露带来了不确定性的降低,促进关系的发展,可以看出,亲密关系中的自我表露,会影响自我认同,从而影响个人孤独感,表露自己的真实信息,得到对方的关爱和接纳,这会有效的降低个体的孤独感。青少年由现实生活转向虚拟的网络空间,用网络中的自我表露来获得在现实生活缺失的体验,现实与网络之间相互影响
第4个回答  2020-10-05
自我认知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