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的从众心理那么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1
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 社会 心理和行为现象。通俗的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跟着这么做。有的人对从众持否定态度。其实它是有两重性的。消极的一面是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想,使人变得无主见,墨守成规。但他也有积极的一面,嗯,既有助人学习他人智慧,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和误会。因此对从众这一 社会 心理和行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认为从众就是无主见,墙上一根草风吹一边倒。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发扬从众的积极面儿,避免从众的消极面儿。努力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遇事和看到问题,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从而判断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凡事或都从众或都反从众都是要不得的。

从众心理,即个体在群体的影响或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言论、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而从众行为,一般指群体成员的跟从群体的倾向行为。即当他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不一致或与群体中大多数人有分歧时,会感受到一种压力,这会促使他采取与群体一致的行为。

从众的影响机制

由阿希的实验延伸得出,从众的影响机制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源自信息压力,一种源自规范压力。

(1)信息压力:经验使人们认为,多数人的正确几率比较高,情况越是模棱两可, 就越是缺乏参照构架,人们就越相信多数人,越从众。

在20世纪30年代,谢里夫的从众实验将游动现象应用于从众行为研究。实验过程是这样的,谢里夫首先告诉被试者黑暗环境下的光点在运动,然后让大家判断一个光点运动的距离。由于人们一般没有游动错觉的知识,因而就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距离判断。随后谢里夫再让一位实验助手以肯定性的口吻指出距离判断的尺度,结果发现经过几次实验之后,被试者的距离判断越来越接近于实验助手所作出的距离判断。

这一错判现象的 社会 心理学依据是:所有被试由于处在一种不能确信自己的情境中,因而,被试者只好慢慢地遵从他人的判断。该实验结论是,人们在不了解情况,不能确信自己的情境中,出现了一种从众行为。而这种从众行为是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所引起的,并不是盲目的服从。因为在谢里夫的实验中,如果实验人员告诉被试者,其实光点并没有运动,他们感受到的光点运动只是一种视觉幻象,他们就立刻停止了从众。这就说明了在缺乏必要信息的情况下,我们会不自觉地向他人的想法靠拢,当有了可靠信息的支撑,这种从众行为就会消失。信息压力可以出现在人们不确定的时候,也可以出现在大家意见不一致时。信息压力能够带来切实的认知改变。

(2)规范压力:群体中的个人往往不愿意违背群体标准而被其他成员视为越轨者,害怕与众不同而成为“一匹离群之马”,遭到孤立,因此采取多数人的意见。

毋庸置疑的是,在阿希从众实验中,规范压力应该是导致被试者从众行为的主要成因。三条比较线段间的长度区别十分明显,很容易看出哪一条与标准线段一样长,在没有错误答案干扰的情况下,所有被试都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这里可以看出结果几乎是显而易见的,不存在信息压力的影响,可当除了自己以外的所有人都故意说错的时候,人们依然会改变自己的说法,哪怕他们很清楚这是错的。规范压力不会带来认知改变,从众者并不相信大多数人的看法,他们只是不想做那个率先说出真相的人,害怕“枪打出头鸟”。

规范压力的强弱可以随着一些因素的改变而改变。在阿希实验中,如果增加隐私性(比如单独询问每一个被试的答案),以匿名的方式回答(让每个人把自己的答案写在纸条上,不用说出来),或是减少围观人数,那么即便除自己以外的所有人都故意作出错误的判断,被试也会有更大的几率坚持己见,因为这样他们“不合群”的意见就不会为他人所知,不会被嘲笑也不会被排挤。

网络上曾经有一些街头实验,一群事先约好的演员,假意在广场上行走,似乎这样的场景和平日并没有什么两样,镜头中的行人也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同,突然,他周围的人全部倒下,行人最初十分惊慌,看着周围人都倒了,于是自己也倒了。测验过很多人,很多人都随着身边的人倒下了。这就是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herd mentality)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通俗的说就是“随大流”。学者阿希曾进行过从众心理实验,结果在测试人群中仅有1/4~1/3的被试者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保持了独立性。可见从众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

从众主要源于几个因素,行为参照:在情境不确定的时候,其他人的行为最具有参考价值;对偏离的恐惧: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与群体融合的需要:与群体成员保持一致可以使人更容易被成员接受;群体的凝聚力:对自己的群体有强烈的认同感。

群体的性质影响从众

群体一致性: 个体在面对一致性的群体时所面临的从众压力是非常大的。当群体中意见并不完全一致时,从众的数量会明显下降。群体规模:在一定范围内,人们的从众性随着群体规模增大而增大。

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越高,个体对群体的依附心理越强烈,越容易对自己所属群体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越高,越具有权威性,就越不容易屈服于群体压力。

情境影响从众刺激性的物质:刺激性的物质是影响从众行为的情境因素之一,人们更容易对模棱两可的刺激物做出从众反应。

时间因素:交互作用的早期更容易发生从众行为。

个体差异影响从众性别和年龄:

人们通常认为男性比女性更不容易从众。从年龄上看,儿童和青少年比成人更容易从众。

个性特征:个人的能力、自信心、自尊心、 社会 赞许需要等都与从众行为密切相关。

知识经验:人们对刺激对象越了解,掌握的信息越多,就越不容易从众,反之则越容易从众。

个人的卷入水平:一旦一种意见被表达出来,人们就会更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已经选择了某种态度。

从众的形式

一般而言,从众心理有几种表现形式:

一是表面服从,内心也接受,所谓口服心服。

二是口服心不服,出于无奈只得表面服从,违心从众。

三是完全随大流,谈不上服不服的问题。

就从众心理的客观影响来看,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主要看从众行为的具体内容。比如中学生群体,由于知识、经验都不足,自制能力又不强,在多数情况下,从众行为不同程度地带有盲目性。中学生中既有口服心服的"真从众"。也有口服心不服的"假从众"。"真从众"往往是所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正合本人心意,或者自己原无固定意向,或者是"跟多数人在一起不会错"的随大流思想。"假从众"则往往是碍于情面或者免受群体的指责和惩罚。例如有的同学不吸烟,也不想吸烟,但伙伴中许多人都抽烟,为使自己与大家协调一致也只得抽上了。这种违心的从众现象,在学生中还是比较多的。

从众心理,是人的一种行为表征,寻找原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思考:

1.从进化理论来看。人类一直是群居生活,面对外部自然环境的变化和内部生活形式的改变,会有更重各样的抉择。有的抉择成功了,有些抉择失败了;因为远古时代更需要团结的力量,那些多数人选择的抉择更有抵抗风险的能力,更容易生存下来;而那样很少人选择的抉择,或许不是因为选择错了,而是因为选择的人太少了,这些人没有活下来。这种有从众选择的基因人逐步被自然选择,生存了下来。

2.从个体心理学来看。基因是自私的,它的使命就是让自己穿下去,这样的底层逻辑,使得个体的一切行为一定是趋利避害,当不知道如何选择的时候,从众选择的风险是最低的,就算这个风险本身很大,因为人多,伤害也会摊平。

以上是我对从众心理机制的简单分享。

社会 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做过这样一次实验。他找来7名大学生坐在一起,请他们判断两张卡片上的线段长度。第一张卡片上画着一个“标准线段”,其余的每张卡片上画着三个线段,其中只有一个线段与“标准线段”长度相等。阿希要求大学生们找出其余卡片上与“标准线段’长度相等的线段,并且按照座位顺序说出自己的答案。

其实,那7位大学生中,只有倒数第二位是蒙在鼓里的受试者,其余6位大学生事先已经串通好了,他们的答案保持一致,但三分之二都是错误的。以此来测试那位受试者能在多大程度上不受周围人的影响,坚持自己的正确答案。实验的结果是,有33%的受试者由于屈服于群体的压力而说出了错误的答案。

有趣的是,不但人类有“从众”的倾向,其他的群居类的动物也许都有“从众”的习惯。法国的自然科学家法伯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把一群毛虫入在一个盘子的边缘,让它们一紧跟着一个,头屋相连,沿着盘子排成一圈。于是,毛虫们开始沿着盘子爬行,一只紧跟着一只,既害怕掉队,也不敢独自走新路。它们连续爬了七天七夜,终于因饥饿而死去。而在那个盘子的中央,就摆着毛虫们喜欢的食物。

思维上的“从众定势”,使得个人有一种归宿感和安全感,能够消除孤单和恐惧等有害心理。另外,随大流也是一种比较保险的处世态度。自己跟随着众人,如果说的对,做得好,那自然会分得一怀羹;即使说错了、做得不好也不紧,无须自己一个承但责任,况且还有“法不责众”的说法当我们面对一些实际问题时,如果一味地从众,自己不动脑筋,我们就很难获得成功。

很简单啊,根据 社会 心理学的研究来看人是 社会 性动物,进化在我们的基因里做了这样的设置,想象一下一个落单的原始人,他大概率上是独立生存不下去,这种害怕被群体孤立的感受属于人性最深层的部分。

而且情况不明朗的时候,我们基于有限的信息,很难对复杂的环境做出有效的判断,这个时候大概率上来说,从众就是一种最理性的行为,有利于我们避开潜在的危险,获得更高的生存率。

另外,进化还在我们的基因里刻下了另外一个特性,就是在人类早期食物比较匮乏的年代,我们的大脑为了节省能耗,是非常懒惰的,能不用脑的时候就不使用。

从众心理在外面的生活随处可见,如果不特意观察可能都没法知道。 就算知道自己有这种从众心理,我们自己也不会承认的,因为公开承认自己从众,是被认为是“不聪明的表现”。下面,就从众心理,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方面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