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讨厌自己的性格?

如题所述

我内向,孤僻,敏感,又极没有主见,和异性说话时,我会从脸一直红到耳根。我害怕与人交流,临场发言时常常站在台上一个小时挤不出一句话。

那时,我对那些随时可以自如聊天的人简直羡慕极了,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讨厌什么,那种与生俱来的自信和快乐对我来说,就像永远得不到的糖果,百爪挠心。

大学时,我自卑到了极点。有段时间我甚至认为,像我这样的人根本不值得被爱。所以有一次,当很心仪的男孩向我表白时,不知所措的我竟回复了一句:“你一定搞错号码了!”让对方当成了回绝的表示。

后来,我不断告诉自己:再不改变就完了!我必须努力变成一个适应社会的人!

我开始学着化妆,穿高跟鞋,没有自己的想法那就附和别人的想法,讨好身边的每一个人,逼着自己滔滔不绝地讲话。

当然,这确实帮到了我,大学毕业后,我靠着虚假的“健谈”顺利进入了一家不错的公司工作。

01 我错怪了性格
最初的几年,我过的还算不错,踏实工作,认真负责,有三五知己,总能得到上级的好评。我甚至一度以为,我治好了自己的性格。

谁知,在一次公开竞聘的时候,我落选了。心有不甘的我找到大BOSS理论,期望以我的辛苦付出,即使升职不成,也能给我换一个更有前途的岗位。

BOSS见到我后,头一句便问了我一个再熟悉不过的问题:“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看着他,我哑口无言。

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一直以来我都活在他人的想法之下,甚至从没有想过自己应该去争取什么?想走怎样的路?或许我只是不开心,我只是期望通过升职得到他人的认可而已。

而没有目标的冲锋就必然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只能四处碰壁了。

看到我不做声,上司对着我叹了口气:“我觉得,你是一个很聪明也很有想法的人,但为什么很多时候却总是附和别人?你看这次竞选的职位,你甚至都没有选你擅长的,给我的感觉是,你似乎还没有准备好。”

听着他如利刃一般的话,我所有的伪装碎了一地。我告诉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很自卑,我不相信自己哪些想法是对的,也不确定是否可以得到别人认可。我一直在努力重塑自己,让我变得更受欢迎。

他很严肃地告诉我:“人最大的权力就是做自己,没有人需要为自己的本来面目感到羞耻。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朋友,适合自己的事业和未来。你没有必要把自己变成别人。事实上,我真正欣赏的,是那个最真实的你。”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自己一下子通透了,当我连自己都不接纳自己的时候,又怎么可能期待他人的认可?仅仅因为性格而感到自卑,大概是这世上最荒谬的笑话了。

02 重新认识自己
改变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个人一种信念维持得太久了,就很难去习得新的行为方式。

说来好笑,打那时起,从来都是把九型人格这样的测试当作娱乐的我真正研究起了星座、心理学、佛教。那一年,我翻阅了几乎所有找得到的心理模型、视频、付费课程,丈夫甚至打趣地说我走火入魔了。

可是,这些却为我打开了一扇窗。

我发现,一个人就像一个企业一样,也有自己的核心资源。这些资源就是由外在的知识、技能以及内在的性格、价值观、驱动力所构成的。而内在的因素,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边界。

性格:
比如,我是一个典型的内向型性格的人。相比于交际应酬,我更喜欢从独处中获得能量。而如果要求我一周七天都在与人打交道,我会非常累。

所以我总认为是内向性格本身制约了我的职场发展。后来我发现,我错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3
性格可以雕塑 有人谈到性格就说它与遗传因素有关系,说生就的脾气,长就的命,改不了了,其实不尽然。英国有个心理学家叫爱森科,他在人格理论方面主张人格纬度,纬度的一个极端是外向,另一个极端是内向,所以在纬度之间就有许多等次。他认为极端内向和极端外向的人是少数,大多数人是综合性的,或者偏内向些,或者偏外向些。爱森科的人格纬度理论的产生对心理学界的影响很大,所以我们认为人格是可以在纬度上移动的。 近年来,日本学者长谷川洋三则认为,通过行为可改变性格。这就给我们的心理治疗和儿童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任务:我们要培养人们尤其是儿童良好的行为,以此帮助他们改变性格上的弱点;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性格,孩子幼小时是培养良好性格的黄金时期。 性格是童年期慢慢塑造出来的,心理学家做过“情感剥夺实验”:把一同生下的小猴子分成两组,一组放在铁笼子里,用奶喂养,什么也没有;另一组给它们用长毛绒做了个假妈妈,吃完奶它们可以在假妈妈身上玩。实验结果表明:小猴子慢慢长大后,没有假妈妈的这一组胆子比较小,反应暴躁,不合群,与人不好接近;有假妈妈的这一组正好相反,不胆小,合群,与人容易接近。这说明在婴幼时期特别是儿童时期剥夺了母爱就会使他们的性格扭曲,造成不好的行为和个性的表现。情感剥夺实验说明在婴幼儿时期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心理环境的抚育对一个人形成良好的性格是很重要的。 其次,家庭中父母及其他成员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很重要的影响。比如,一位母亲是强迫症患者,她有一对双胞胎,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来,总是马上就给他们洗脸,洗脚,都洗完,放在床上,不许下地,不让他们和邻居小孩子接触。她有洁癖,怕脏。强迫症是在完美性人格的基础上产生的,完美性人格在医学心理学中就是强迫性人格。这种人格的缺陷表现在爱思考、多疑、办事很守规矩,平常担心的时候多,放心的时候少,总有一种不安全感,办事求完美。所以这种性格如果再受到一些心理刺激,就很容易诱发强迫性神经官能症。如果从小用这种方式培养孩子很可能导致孩子将来也成为强迫症患者。 性格定型后也非一成不变 60年代后有一种理论——“预限理论”,认为刺激超过了预限的值以后就可以使人的性格发生变化。孩子先天的个性、素质只是奠定了基础,孩子以后的发展道路是漫长的,和以后的生活经历也有关系。比如,一个孩子很胆小,不愿与人交往,后来的工作环境是在军队里,这是个集体,需要他与人交往,需要参加许多集体活动,甚至残酷的斗争,这样的环境就会使他变得坚强、开朗、豁达。又如一个很开朗的人,很爱笑的人,到了一个严密封锁的环境中,不许他和别人相处,最后,他也可能变成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所以环境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同样也影响着性格的形成。生活、环境、时间都是改变性格的最好的雕塑师。 每个人都应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对自己要不断反省,不断完善,应该有追求良好性格目标的努力。良好的人格有几个特点:一是应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人生观;二是在日常生活中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热爱劳动,能够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广阔的胸怀,不以自我为中心;三是富有同情心,能经常想到别人,不一时冲动感情用事;四是遇事能客观冷静地分析,正确理智地进行处理和判断,不固执己见,不主观;五是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没有依赖性,勇于克服困难,善于解决矛盾。当然,这些是很完善的性格特征,我们应该把它作为我们一生中追求和完善的一个目标去努力,这样就能使自己的人格健康起来,还能使自己充满魅力,有利于将不利的情况变为有利。健康的人格是人生成功之路的垫脚石,可以说,如果你有一个健康的人格你就获得了一生事业成功的财富。 具备上述几点完善性格的人可能外向型的人多一点。不过,内向型的人也不必气馁,因为性格可以锻炼,您不妨从打招呼开始,见面点点头,问个好,日久天长以后人们也会觉得某某变了,她和人说话了,这样受到鼓励以后,她可能也增强了人际交往的信心和能力。不必把自己性格内向或外向作为一个包袱,因为每个人的性格和气质有所长也有所短,只要在实际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优点克服自己的短处,你就可能拥有成功的人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