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法国在一战和二战期间的表现截然不同呢?

如题所述

在上个世纪上半页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之中,法国给人的印象的确有云泥之别,几乎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法国。

一战中,法国军队表现出了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风格与特点,让强大的德军陷入了战争的泥沼。同时法国民众也对德军的侵略表现出了空前的抵抗决心,给予了前线足够的后勤支持。尤其是在凡尔登战役与索姆河战役中,法德两军的对撞是相当惨烈,被后世称为“绞肉机”;然而在二战中,法国却表现得如同一只待宰的羔羊,法军躲在马其诺防线中一筹莫展,仅一个多月就宣布投降。

造成这两种境况是有原因的。先从国家实力的对比来看。两国交战,除了军事力量而外,其背后的国力强大与否才是战争胜负的最根本因素。一战前,法国的经济状况甚至比德国更好,特别是发达的农业为后来的战争消耗提供了足够的保障。

政治上,在当时的克里孟梭总理的领导下,法国是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后方积极支援,前方将士斗志昂扬。法国最终以牺牲超过150万人的代价而拿下了战争的胜利。如史学家梅尔所称,“在德军进攻巴黎的道路上,等待他们的是世界上唯一有能力与之对抗的军事集团!1914年的法国军队不仅规模与德国相当,战斗力也基本相当。”

而在二战时期,情况就不一样了。历经一战的创伤之后,法国倡导和平主义,导致了全民厌战畏战的情绪。这种思潮也传染到了军队,致使兵无战心,士气低落。后来,法国政府也受到影响,在跟希特勒的较量中处处奉行绥靖政策,梦想着能以牺牲波兰、捷克等国为代价而换来与德国法西斯的苟合。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慕尼黑阴谋”,法国伙同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极力想把法西斯的祸水引向东方,企图让社会主义苏联独力跟德国法西斯做鹬蚌相争,而让自己渔翁得利。正是在这种阴暗战略的策动下,让德国变得更加狂妄,而法国一步步退让屈服,彻底让自己的军队丧失了抵抗决心。最后,法国终于落得了亡国的下场。

兵法里面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一战中,法国对德国时时保持警惕,积极备战,并发动了全民抵抗的热情;而在二战中,法国则对德国法西斯的野心过于低估,对外自作聪明,施行绥靖政策;对内忽视战备,军心散漫。因此,正是由于法国政府对局势的失察,才导致了法国的溃败。

一战和二战都被称为世界大战,但是二者无论是参战方,还是历史意义都完全不同。

一,从参战方看,一战时,英法俄是一边,德国和奥匈帝国是一边。当时俄国还是沙俄时期,只是到了一战后期发生了十月革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之前双方征战的地点主要是在欧洲,他们争夺国家利益。二战时,德意日是一边,其他国家,包括英法中苏,包括后来的美国是一边,德意日几乎在与世界为敌。

二,从历史意义看,一战比较局限,故而战后并没有形成稳定长效的战后秩序,甚至一定意义上诱发了二战,二战则不同,战后,世界总体的政治、经济包括地缘秩序都稳定形成,一直发挥作用直到现在。

看清了这两点,我们对法国的表现就可以更好认识。一战,法国了自己的利益,比如争夺海外殖民地,比如扩大自己的经济利益,打压德国上升的势头,争夺欧洲大陆的一哥,它肯定拼了。二战,法国认为苏联这个敌人威胁更大,因为它是完全不同的制度,视之为洪水猛兽。故而法国在二战之前和开始后,总是想着让德国去进攻苏联,自己从中谋利,而不想和德国硬拼,这样就等于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而德国,它的想法是想拿下法国,再言其他。所以法国很快被德国攻陷,随即投降。

很显然在一战开始之前,高卢人就是那个苦大仇深的中二晚期患者,他们不停地找人死磕,古典时代跟罗马人死磕、中古时代跟英格兰死磕、出了拿破仑跟整个欧洲死磕、拿破仑死后又跟普鲁士死磕。这一路死磕下来,法国几乎四面树敌,虽然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听起来很叼,但越打越崩却是不争的事实。直到普法战争中他们被威廉一世加俾斯麦这对黄金组合彻底揍成斯巴达,皇帝被俘虏,领土被驻军,欠下一屁股战争赔款。悲剧的法国佬真想把一屁股卖了还债,可惜那并不值钱。

这些也还罢了,德国人还不停的羞辱他们,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的加冕仪式把法国佬的脸彻底踩进泥里。战争结束后,俾斯麦利用长袖善舞的外交手段确立三皇同盟,英国王室也与德国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几乎被欧洲彻底孤立。

按照网络小说的剧情,这是典型废柴流的开局,法国中二少年们急需一个老爷爷来拯救悲剧的人生,他们找到了。一通左右互搏的自我砍杀后,他们成为总统制共和国,然后内力就一日千里的提升,走上喜闻乐见的装逼打脸套路。不用卖屁股就把欠德国的战争债还清,军事和殖民地那是欣欣向荣的,除了在镇南关叫东亚病夫给抽过以外,基本上算是欧洲数得上号的狠茬。

但法国佬还是有个念头不通达,东边一直有个苦大仇深的对象——德国。被威廉一世按在地上摩擦的痛苦仿佛就在昨天,中二少年们咬牙切齿的准备着复仇。一股强大的位面法则笼罩着他们,那个法则叫这世界上总有比你更逗逼的人。对德国来说很不幸的是,那家伙是他们的皇帝——威廉二世

在一次世界大战中这对同样是中二癌晚期的家伙相遇了,德国佬的悲剧在于他们是双持单手武器的武器战士,而法国是一手盾一手刀的防御战士。德国右手凡尔赛、左手索姆河直接硬上,结果右手撞上盾牌,左手被招架。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法国佬一手招架成功之后就是顺劈斩,直接把德国的左手砍了,而德国的右手还在不停地砍盾牌。德国就这么果断的GG掉,这次换成他们是苦大仇深的中二少年了。

大仇得雪的法国中二们把自己当年的耻辱变本加厉地还给了德国,包括卖屁股都还不起的战争债。他们有点忘记自己当年是怎样的心情,也忘记了德国是和他们同样中二的少年。在志得意满中法国佬开始忘乎所以,躲在自己家里玩原地自爆, Stavisky事件,巴黎暴动不停地消耗着政府与民众的信任基础。但对他们来说已经无所谓,他们提前进入无欲无求的死宅生活。即使1939年那个极其失败的画家带着德国横扫波兰,他们也只是懒懒地把萨尔的窗户打开看了一眼,就又缩回去了,他们觉得那个画家的目标并不是自己。

但失败画家的目标就是他们,中二德国对一战的失败不服气,他们删号重练又在1940年杀了回来。法国废宅们等德国杀到门口才惊觉,慌乱之中套了身皮甲就冲出来了,发现升级版的橙色品质盾牌还在的他们安心不少。抬头看德国中二时他们笑出了声,这个死脑筋居然又练了一个双持武器战,这尼玛不是找死吗?于是他们满怀信心地冲了上去,然后立扑。这把德国练的根本就不是武器战,是TM高爆发的盗贼,你丫穿件皮甲打盗贼才是真的找死。

其实总结起来,一战和二战的法国差距那么大的原因很简单,在国家上他们从矢志复仇的战士变成了安于现状的政客。在军事上他们出现严重的误判,任为德军是在延续一战时期的战术,但他们并不知道德国已经把机动性极强的坦克集团化,他们还在把坦克打散配合步兵,坦克质量和数量的优势根本没发挥出来,就这样步步落后,步步下风,被曼不群同志打了凄凉落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8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德国作为战败国,很多权益都被西方国家给瓜分了。因为受到各个国家的压迫,所以德国的经济一塌糊涂,但遗憾的是法军指挥部仍是从一战时期的旧眼光看坦克,把坦克当作步兵的仆人,或是用作搜索部队以补步兵不足,始终把坦克小撮小撮的使用,根本无法发挥坦克的真正价值和威力人民的失业率非常高。希特勒上台之后,为了改变德国的困境,于是就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然而这次战争,德国依然是以战败收场,那么德国老兵是如何看待这两场世界大战的呢?

虽然两次战争都是世界大战,然而性质却是不一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列强对于自身权益的争夺,这场战争是无法避免的,德国要是想争取自己的权益,就必须发动这场战争。甚至在防御战、阵地战的老思维上越走越远。在一战结束后,法国政府用了十几年时间,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南部的法德边境修建了“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战争爆发后,全部的法军乖乖的躲在防御工事后面,放弃了战场的主动权,安静的等待德军来攻。战术上的落后,轻视机械化部

德国老兵认为在这场战争中德国虽然是战败者,但是他们却没有任何负罪感,因为这场战争中没有绝对的好与坏。然后二战却不一样,德国纳粹在二战中犯下了太多令人无法原谅的罪行。所以最后战败也是他们注定要受的惩罚。法国的军事思想仍停留在一战时期,迷信防御战、阵地战。的确,在一战时期,法军很大程度上是靠阵地战拖住了德军,乃至最后拖垮了德国,但这毕竟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一战结束后,德军不断地在反思和改进战术,特别是古德里安等人提出的闪电战坦克战等新战术,重视机械化部队的配合和战术进攻。而法军却固步自封,

第2个回答  2021-02-08

作为欧陆的传统强国,法国在一战和二战中的表现确实截然不同。一战时期的法国硬抗德国,爆发了凡尔登会战不落下风。硬生生拖到英国海军彻底压制德国海军。而二战时期的法国6个星期宣告败北,后期只有戴高乐领导着法国抵抗组织对抗德国。之所以法国会出现这种一战高卢雄鸡,二战不堪一击的状况。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

第一、人口问题。

一战时期战火的破坏主要集中在前线,而到了二战时期,战火已经从前线蔓延到了后方。整个国家就像一部机器一样围绕着战争运转。而法国在一战时期正面硬刚德国,打光了整整一代青壮年。而到了二战时期,法国是真的没想到德军比原来更加凶猛了,而法军已经开始衰弱了。其实这里面体现了教育的作用。当时的英法军队中,很多士兵都是小学,初中学历,甚至很多人都是文盲。而反观德军,基层士兵平均学历就是小学,其中很多人都是初中学历。所以在面对一些技术装备时,德军士兵接受的更快。

第二、国力衰弱。

一战主要是在法国打的,所以对于法国的国力已经被消耗严重。加上后来经济大萧条的影响,法国实际上已经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对抗一个宛如庞然大物一般的德国了。再加上德国接受了来自美国的援助,所以法国明面上比德国强,实际上已经不如德国了。

第三、战略问题。

法国做出的最错误的战争决策就是用死守的战术对抗德军闪电战。而且法国确实没想到德国敢于采用穿插阿登森林的战术。毕竟就连德国指挥部的很多人都认为阿登森林是一道天堑,根部无法逾越。但是德军就是跨过了这道天堑。然后用脑后摘金的方式分割包围了英法联军。逼得英军实施了敦刻尔克大撤退。而法军只能束手就擒。战前法国斥巨资修建的马奇诺防线如同废铁一样。

第四、战术问题。

其实提到二战德军,很多人都在关注德军的武器装备是多么先进。但是有一个问题没有人注意。那就是德军从一战开始,就确定了任务式指挥的指挥方式。而英国,法国包括日本则奉行中央集权式的指挥方式。所谓的任务式指挥可以概括成李云龙的一句话:“我把你们分成一个一个的小队,和山大王一样去打仗。怎么打是连排长说了算,我只有一个要求,枪声一响就得捞点东西回来。”这其实就是一种任务式的指挥。总指挥官下达任务,而基层军官负责任务的具体实施。这种指挥有两个好处,一方面提升了德军的战术多样性,另一方面提升了德军的主观能动性。而这两点是中央集权式指挥不具备的。

第3个回答  2021-01-12
因为一战的时候法国内部齐心协力,所以十分勇猛,最后取得了胜利。结果在二战的时候,因为一战遭受的经济损失还没有恢复,内部发生了动乱,军事能力大幅度下降,所以惨败。
第4个回答  2021-05-20
法国在硬件实力科技水平上自普法战争时期就已经落后于普鲁士,而作为欧洲传统的人口大国自拿破仑战争后和一战彻底的被敲断了脊梁骨。德国二战能够快速胜利其实靠的不全是硬件上的武器装备,就陆军和海军而言法国对德国甚至有优势,德国唯一有优势的其实就是空军,这也是为什么德国的装甲部队没有选择硬钢马奇诺防线和比利时的法军主力部队(其实德国装甲部队真正主动与敌人主力部队硬钢的也就是波兰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剩下的几乎都是被动应战,前期德国装甲部队的主要任务是寻找敌人防线上的薄弱点突破)如果德国当时选择硬钢法国的比利时主力部队即便是在空军的助攻下可以不断的像法国腹地推进但不可能做到快速包围歼灭法军的有生力量,法军可以从容撤退和防御,英军也可以像一战一样有充足的反应时间将殖民地的资源人力源源不断的送往法国,德国也会打成和和一战一样的效果把自己活活耗死在法国战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