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南北多歧路,君向潇湘我向秦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人生南北多歧路,君向潇湘我向秦的意思是人生处处都有许多不同的境遇,你就要南下潇湘我却奔向西秦。


儒林外史

这两句话的出处是

“人生南北多歧路”出自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一首词叫《秦时月》: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

“君向潇湘我向秦”是出自唐代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


这俩句话的出处是

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晚唐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这两句话原文的译文为

人生处处都有许多不同的境遇,将相神仙也是由凡人来做的。(将相神仙也不过是凡人)
无数朝代的兴亡有如朝暮更迭,江风吹到了前朝的树(寓指前朝繁华散尽)。
功名富贵是难以料定的,费尽了心神,最终总是耽误了时光。
(还不如)喝几杯浊酒沉醉而去,(又何须)管他水流花落到何处(水流花落有飘泊不定的含义故可理解为自身的境遇)。

扬子江边杨柳青青春意正浓,漫天飞扬的杨花使渡江之人非常的愁烦。
微风轻拂,笛声幽咽,离亭渐渐染上暮色,你就要南下潇湘我却奔向西秦。


这里有一些我觉得比较重要的词汇,单独解释给大家看

淮(huái)上:扬州。淮:淮水。
扬子江:长江在江苏镇江、扬州一带的干流,古称扬子江。
杨柳:“柳”与“留”谐音,表示挽留之意。
杨花:柳絮。愁杀:愁绪满怀。杀,形容愁的程度之深。
风笛:风中传来的笛声。
离亭:驿亭。亭是古代路旁供人休息的地方,人们常在此送别,所以称为“离亭”。
潇湘(xiāo xiāng):指今湖南一带。
秦:指当时的都城长安。在今陕西境内。


这个文章主要想告诉我们的是

‘人生南北多歧路’前一句的一首诗,也是个老生常谈。不过说人生富贵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之后,味同嚼蜡。自古及今,那一个是看得破的!

’君向潇湘我向秦‘后一句的一首诗是晚唐绝句自杜牧、李商隐以后,单纯议论之风渐炽,抒情性、形象性和音乐性都大为减弱。而郑谷的这首七绝则仍然保持了长于抒情、富于风韵的特点。“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三、四两句,从江头景色收转到离亭别宴,正面抒写握别时情景。驿亭宴别,酒酣情浓,席间吹奏起了凄清怨慕的笛曲。即景抒情,所奏的也许正是象征着别离的《折杨柳》。这笛声正倾诉出彼此的离衷,使两位即将分手的友人耳接神驰,默默相对,思绪萦绕,随风远扬。离笛声中,天色仿佛不知不觉地暗了下来,握别的时间到了。两位朋友在沉沉暮霭中互道珍重,各奔前程——“君向潇湘我向秦”。诗到这里,突然停止,富有韵味。这首诗的成功,和有这样一个别开生面,富于情韵的结尾有密切关系。末句只是交代各自行程的叙述语,既缺乏寓情于景的描写,也无一唱三叹的抒情;实际上,这首诗的深长韵味钧蕴含在这朴质的不结之结中。由于前面已经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的物象情景进行反复渲染,结句的截然而止,更显示出分手握别的黯然神伤,天各一方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在这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都在不言中得到充分表达。“君”、“我”对举,“向”字重出,更使得这句诗增添了咏叹的情味。


只看文章可能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这得结合当时的背景来解读

这首诗是诗人在扬州(即题中所称“淮上”)和友人分手时所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和通常的送行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往潇湘(今湖南一带),自己则北向长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