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一下摩擦系数的公式

如题所述

摩擦系数公式为fs=μs*N或者fk=μk*N

如果两表面互为静止,那两表面间的接触地方会形成一个强结合力-静摩擦力,除非破坏了这结合力才能使一表面对另一表面运动,破坏这结合力-运动前的力-对其一表面的垂直力之比值叫做静摩擦系数μs,写成式子如下:

fs为静摩擦力

或 fs=μs*N; N为垂直力

而这破坏力也是要使物体启动的最大的力,我们又叫此力为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我们应把上式改写成:

fk为动摩擦力

如汽车启动后过了些时候它会慢慢的减速下来,最后静止。这表示物体运动时,它的表面和另一表面,仍然存在摩擦力。(如地面)而实验发现此力比静止时的摩擦力来得小,我们定义这摩擦力和垂直于地面的作用力叫做动摩擦系数μk,写成式子如下:

fk=μk*N

所以,由上我们可得知μs>μk

扩展资料

一般情况下,人们在搬运重物时,在地上拖着走比背在身上走省力,设重物匀速运动,因F=umg,而F<mg,所以u<1。

从摩擦机理看,u可以等于或大于1动摩擦系数主要是接触材料、界面粘染物或面润滑剂的一个特征,根据现代摩擦力理论,摩擦是接触表面原子之间的附着力引起的,当两物体相互接触时,首先是凸起部分表面原子相当地接近形成原子键,其强度与固体内部使自己聚集在一起的原子键的强度相当。

表面如果非常洁净、接触非常紧密,两个互相接触的表面会粘附得非常牢固,在发生明显滑动之前出现”接点增长”,接点面积不断增大,直到整个几何接触面积成为巨大的接触点,这时摩擦力很大,甚至会超过正压力,动摩擦系数可以等于、大于1,甚至更大。

铜与铜静动摩擦系数是1.6,橡皮与固体静动摩擦系数是1.0~4.0。以上均可表明动摩擦系数可以等于或大于1。

所以,由上我们可得知μs>μk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摩擦系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4
摩擦系数公式为fs=μs*N或者fk=μk*N
如果两表面互为静止,那两表面间的接触地方会形成一个强结合力-静摩擦力,除非破坏了这结合力才能使一表面对另一表面运动,破坏这结合力-运动前的力-对其一表面的垂直力之比值叫做静摩擦系数μs,写成式子如下:
fs为静摩擦力

fs=μs*N;
N为垂直力
而这破坏力也是要使物体启动的最大的力,我们又叫此力为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我们应把上式改写成:
fk为动摩擦力
如汽车启动后过了些时候它会慢慢的减速下来,最后静止。这表示物体运动时,它的表面和另一表面,仍然存在摩擦力。(如地面)而实验发现此力比静止时的摩擦力来得小,我们定义这摩擦力和垂直于地面的作用力叫做动摩擦系数μk,写成式子如下:
fk=μk*N
所以,由上我们可得知μs>μk
扩展资料
一般情况下,人们在搬运重物时,在地上拖着走比背在身上走省力,设重物匀速运动,因F=umg,而F<mg,所以u<1。
从摩擦机理看,u可以等于或大于1动摩擦系数主要是接触材料、界面粘染物或面润滑剂的一个特征,根据现代摩擦力理论,摩擦是接触表面原子之间的附着力引起的,当两物体相互接触时,首先是凸起部分表面原子相当地接近形成原子键,其强度与固体内部使自己聚集在一起的原子键的强度相当。
表面如果非常洁净、接触非常紧密,两个互相接触的表面会粘附得非常牢固,在发生明显滑动之前出现”接点增长”,接点面积不断增大,直到整个几何接触面积成为巨大的接触点,这时摩擦力很大,甚至会超过正压力,动摩擦系数可以等于、大于1,甚至更大。
铜与铜静动摩擦系数是1.6,橡皮与固体静动摩擦系数是1.0~4.0。以上均可表明动摩擦系数可以等于或大于1。
所以,由上我们可得知μs>μk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摩擦系数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不同物质与不同表面的摩擦系数μ都不一样,不过比较常见的几种都有一个标准值。具体的也要测量才能得知。根据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μN(N是压力),得知摩擦系数μ=F/N,这是个比较基本的,适用于物体运动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2-08
摩擦系数*压力=摩擦力。
仅适用于物体运动了。
若物体静止应该用平衡来解。
第4个回答  2011-02-10
摩擦系数跟两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两个物体接触面粗糙程度确定了 其摩擦系数也就确定了 跟摩擦力和正压力大小都没有关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