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感第一章读后感

如题所述

关于设计

1.好的设计背后,都流露出同一种思维,寄情于物,寄关怀于物,注入被感知的用心。
2.创业如创作,从开始第一步到最后冲刺,掌声与关注之外,更多的是寂寞的长跑。能支持你咬牙坚持的,除了热爱,别无他法。-----但是我不是这么想的,我觉得是责任。热爱没有办法持续这么久。就像感情,刚开始是爱,但是爱过之后是更深层的感情,而不是简单的爱。只能说热爱是一个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打着热爱的名义听起来都感觉是鸡血鸡汤。3.能穿越时间的不是商业,是哲学、文学与艺术。
用户体验:为谁设计、保证好用、努力好看。
效率第一,乔布斯浪费生命的例子。
好看,个性漂亮,形成风格。就像人穿衣服那样,做任何事情那样都要有自己的风格。
无印良品设计总监原研哉,设计的原点不是产品而是人,创造出顺手的东西,良好的生活环境,并由此感受到生活的喜悦。

关于人

第一是爆品,产品策划,结构一定要爆,精品少量。第二,组织结构要扁平化,一层是员工,一层是核心主管,一层是合伙人。第三,团队的激励,就是让员工爽。听听他们到底怎么爽,怎么给他们参与感,成就感。我只找那些有经验并且有创业精神的人,给他们足够好的回报,足够的利益分享。你给够了钱,同时把他们都推到台前去,让他们都当团队明星,给用户去服务。当企业有清晰的产品结构,有很好的组织结构的时候,真的是尊重员工,员工自然会有很好的创新和服务。这个背后最根本的是对人性的尊重,尊重员工,员工才会尊重客户。
如何提高员工投入度:体力,有机会恢复体力;情感,感觉自身价值被认同;心理,有能力自主工作;精神,感觉自己和一个更高的目标联系在一起。
商业成功的因素只有人人人。
公司的创业精神,每个人要在各自的领域里具备开创性。
具备加分能力的人。比如做人力资源,最好懂点业务,有企业战略思维。
极致就是把自己逼疯。牛逼的背后是苦逼。
团队第一,产品第二。有好的团队才有可能做出好的产品。
找最专业的人,有行业经验和专业能力。其次有创业心态。对所做的事情要极度喜欢。员工有创业心态就会自我燃烧,会更有主动性,就不需要设定一堆的管理制度。
创业心态通俗来说就是热爱,如何持续激发热爱呢。用户的爱会持续激励团队。
你首先要体现对员工的尊重和信任,员工才会在服务客户时真心把服务当成他自己的工作。---海底捞管理理念。
其实越是信任他们,越是下放权限,他们越是谨慎。
期权。
小米的商业模式就是小餐馆模式,就是做好服务然后收小费模式,所以必须把服务做好。
人是环境的孩子,在一个对客户光鲜,对员工却将就的环境下,服务体系的员工难免把服务当成一份不得已去完成的工作罢了。
你给员工提供怎样的办公环境,他就会回报你怎样的工作成果。

关于理论

KPI法符合一个重要的管理原理——“二八原理”。在一个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中,存在着“20/80”的规律,即20%的骨干人员创造企业80%的价值;而且在每一位员工身上“二八原理”同样适用,即 80%的工作任务是由20%的关键行为完成的。因此,必须抓住20%的关键行为,对之进行分析和衡量,这样就能抓住业绩评价的重心。
三个战略
做爆品,产品战略,产品规划阶段要有魄力只做一个,要做就要做到这个品类的市场第一。产品线不聚焦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资源太分散会导致参与感难以展开。
做粉丝是用户战略。粉丝文化首先让员工成为产品品牌的粉丝,其次要让用户获益。只有让企业和用户双方获益的参与感才可持续!
做自媒体是内容战略。让企业自己成为互联网的信息节点,让信息流速更快。内部组织结构也要扁平。做内容运营建议要遵循有用、情感、互动的思路。只发有用的信息,避免信息过载,每个信息都要有个性化的情感输出,要引导来进一步参与互动,分享扩散。
小米的商业模式,硬件成本定价加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传统行业做品牌,先做知名度,再做美誉度,最后维护忠诚度。互联网企业由于产品即品牌,通常先做美誉度,再做知名度,但很难做忠诚度。小米先做忠诚度口碑传播,然后才做知名度。

关于管理

做老板的要负责把这个团队班子搭好,小米今天的合伙人班子在今天是各管一块,如果没有什么事情,基本上不知道彼此在干嘛,也不管彼此。大家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说了算,这样保证决策非常快。
核心员工招聘要找最好的人。创造性的工作要让用户来监督他。公司扁平化也没有KPI,一是公司有一流的团队,二是公司成长速度足够快。死磕精神和不断学习精神。

专注和极致是产品目标;快是行动准则;而口碑是核心;
互联网思维就是口碑为王。
你能不能不花一分钱做100万用户,方法就是抓口碑,因为你没钱可花,要让大家主动夸你的产品,主动向你身边的人推荐,就只得专心把产品和服务做好。
口碑传播的节点:快。好看。开放。
高效的传播渠道:社会化媒体。企业建立的用户关系信任度越高,口碑传播越广。
做企业就像做人一样,朋友才会真心去为你传播、维护你的口碑,朋友是信任度最强的用户关系。和用户做朋友,就是和用户一起玩,讨论产品,通过沟通收集需求,传播产品。和用户做朋友这个观念转变,是因为今天不是单纯卖产品的时代,而是卖参与感。
台风口上,猪也能飞---顺势而为。
参与感,就是一起玩,把用户当朋友。
创业的第一步是确定产品是什么,要解决什么样的痛点。第二步才会思考公司的品牌形象等。
创业的产品能够成功的前提是先挠自己的痒处。如果自己都不能真心满意,又如何打动客户。
公司的宣传和愿景。小米最朴素的想法,把产品做好,让人人都买得起。

开放参与节点,把做产品服务做品牌做销售的过程开放,筛选出让企业和用户双方获益的节点。根据开放的节点进行设计遵循简单、获益、有趣和真实的思路。
扩散口碑事件。
减少记忆成本。
过去,专业者和业余者之间永远存在一道界线,但未来这个区分很难。比如维基百科。
用户模式大于一切模式----服务一切用户,就要关注用户的声音。

其他可实践的TIPS

优先处理先浮出水面的需求。
让团队结构碎片化。2-3人小团。
创业起步阶段,怎么有效怎么来。举例:一折卖可乐,解决店商系统的问题。---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动员内部做测试,测试出国订制。让小陈测试网站。真正当一个客户,下单。

用户很聪明,他们会不停对比和评测-----只是低价的市场也会一去不复返。
对营销同事的要求,对产品和技术的了解不亚于工程师。因为只有你自己明白的话,才能从中挖掘对客户真正有用的信息和特点。设计师只有在了解最细节的产品特点时,才能将卖点最好地转化为设计语言。
PPT的每一夜设计都是海报级别。
小米营销就是口碑营销。口碑本源是产品。所以基于产品卖点和如何表达卖点的基本素材是传播的生命线。

首先,找到能找到爆破点的产品才是好产品,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其次爆破点是对差异化品质感和功能的梳理,是对产品特质和品质最有效的展示。
怎么做好一场发布会。
1.要有事件热点才能做
2.产品本身,如演示文稿等等。
平台变了,玩法也要变。
做社交媒体的运营,要尽可能贴合社交媒体自身的属性。比如微博要用有趣的内容和适当的奖励去鼓励用户转发。空间要吸引用户去点赞。知乎问答要技术范的干货贴。微信的使用和手机密不可分,如语音。

在产品策划和画面表达上有两个要求,一是直接,讲大白话。二是切中要害,可感知,能打动用户。
没人喜欢塑料花,设计要有体温,情感,才能打动人。
设计要有期待感。国画里讲究守黑留白。设计别太满,要有想象空间,要有期待感。留着期待感为了让用户更方便地参与进来。
什么才是好的设计,3w1h。在哪里对谁说说什么如何说。
现场是检验好坏的唯一标准。
面试设计师,一看看气场看品味,二问是否看见了足够多的好设计,工作和生活。看他是否有深度阅读的习惯。三pk,作品细节,风格稳定性,设计的态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