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出自哪里

如题所述

出自明代王阳明的《中秋》,原诗为:

去年中秋阴复晴,今年中秋阴复阴。

百年好景不多遇,况乃白发相侵寻。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山河大地拥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译文:

去年的中秋节,一开始阴云密布,但最终天晴见月,今年的中秋节,却始终阴天。人的一生,本来中秋圆月的美景就看不到多少次,更何况一个人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多。不过,在我心中,自有一轮光明的圆月,千古常在,永不缺蚀。山河大地都沐浴在它的光辉之下,这等快乐,不必非要在中秋才有。

扩展资料:

王阳明借月夜感怀来表达他对人生哲理的体认,认为只要心中有主,自然豪情满满,大清地明,外物难侵。

1506年,35岁的王阳明由于上书言事得罪了太监刘瑾,被打了四十廷杖,入狱释放后,又被贬往贵州龙场做驿丞,到蛮荒之地做个不入流的小官。发配的路途经过南京,当时他的父亲在南京做官,又正好赶上中秋节,父子得以团聚。

看着白发苍苍的父亲,王阳明一阵内疚,流着眼泪痛骂自己鲁莽,给自己带来了灾难,更让年老的父亲担忧。父亲说的却全是宽慰之词,父子喝酒庆祝之外,父亲还特意请来南京城一个有名的耍杂技戏法的人,在家宴上表演戴着头盔翻跟头。

这个戏法非常精彩,可以连翻十几个跟头而头盔掉不下来,王阳明惊叹地问,是如何做到的?耍戏法的人的回答说,翻跟头的时候,脚跟要站定,牙齿咬紧,让太阳穴膨胀,然后头盔就戴住了,翻跟头的时候就不会掉下来。

王阳明心中一阵暖流涌动,他明白是父亲在用这种方式告诉他,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挫折时,要立定脚跟,咬紧牙关。 正是经过了这一个中秋节,在亲情中汲取了无限力量的王阳明,毅然奔向贵州龙场,于是有了后来的“龙场悟道”,有了后来的一系列精彩人生。 

1521年的中秋节,五十岁的王阳明,正在家乡浙江余姚,侍奉七十六岁高龄的父亲。 这个中秋节一直是阴天,阴云密布,直到夜间也没有散去。因为和父亲在一起,虽然看不到空中的圆月,王阳明仍然心情愉快。这天晚上,他写下了一首《中秋》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0-01
去年中秋阴复晴,今年中秋阴复阴.
百年好景不多遇,况乃白发相侵寻!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山河大地拥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王阳明《中秋》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