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敬如宾,相濡以沫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相敬如宾,实为“如宾相敬”,是古汉语中“状语后置”句式。指的是夫妻在地位平等基础上互相敬重、爱护、感恩,建立动态平衡和谐的良性关系。

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_之,敬,相待如宾。”因为宾的原义是“宾,所敬也”,强调的是敬重、感恩。

相濡以沫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xiāngrúyǐmò,相:外相;濡:沾湿;沫:唾沫。濡以沫。原指在困境中的鱼为了生存,互相用口中的水沫沾湿对方的身体。后用来指夫妻感情,也可用于朋友。比喻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扩展资料:

相敬如宾典故

春秋时期,晋国大臣_芮因罪被杀,儿子_缺也被废为平民,务农为生。_缺不因生活环境和个人际遇的巨大变化而怨天尤人,而是一面勤恳耕作以谋生,一面以古今圣贤为师刻苦修身,德行与日俱增,不仅妻子甚为仰慕,就连初次结识的人也无不赞叹。

一次_缺在田间除草,午饭时间妻子将饭送到地头,十分恭敬地跪在丈夫面前,_缺连忙接住,频致谢意。夫妻俩相互尊重,饭虽粗陋,倒也吃得有滋有味。

此情此景,感动了路过此地的晋国大夫胥臣,一番攀谈,认为_缺是治国之才,极力举荐他为下军大夫,后来_缺立大功,升为卿大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相敬如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相濡以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