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光阴,一寸金”,古人是怎么来记录时间的?

如题所述

一顿饭的时间,一炷香的时间,一个时辰,这些都是描述时间的词汇。一寸光阴一寸金,现在的我们越来越知道时间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珍惜时间,时间的流逝是我们永远也追不上的。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时间的长河都不紧不慢的从上面流过,最后也经过时间的沉淀给人类留下了珍贵的宝物。

时间最早是无形的,在最开始的原始时期时间对于当时的人类来说还是一种模棱两可的存在;原始的人类想法也是简单的,宇宙的浩瀚无穷不禁引起了人类的思考。

后来在社会的进步人类发展过程中记录时间的工具“钟表”诞生了,但在没有钟表之前人类是怎么样记录时间的?对于我们充满智慧的祖先们是如何记录不断消逝的时间的?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到底存在着怎样的时间制度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跨越时间回顾历史,来看看我们古人是如何记录时间的。

一、最早的在远古时期的人类,是怎么记录时间的呢?

开始把时间划分为更细的单位,把一时辰分成4份,以初、少、半、太等名称来表示。

其计时的划分方法,在《晋书·律历志》景初历的记载较为详细:“黄初二年七月十五日癸未,日加壬。月加丙食。”

古人非常聪明,很早就发现日月星辰等天气现象的运动和时间有某种联系;掌握星星月亮太阳运行的规律,观察太阳月亮的方位,了解星星分布的位置,就可以知道了解当时大概的时间。

十二时制源自古人观察太阳所在的方位来决定时刻。

在远古时期,所有的一切,社会生产力社会工具等等都是处于原始状态,都没有发展。当时如果要想知道大概时间,原始人就发现了向天空来问时间,因为天气的变化太阳的高度是不同的。

天晴的时候太阳在天上的最高处就是正午,然后再根据太阳在空中移动的不同的位置来粗略的确定时间来了解时间。

还有一些民间常用的说法,比如:公鸡打鸣就代表着人们要迎来新的一天了;乌鸦返巢,也就代表着夜晚将要来临。

后来人们利用在绳子上打结来记录时间和事件,那么也就是“结绳记账法”。

当一个人要出远门时,就会随身携带一根绳子,过去了一天经过了一个夜晚就会在绳子上打一个结,等他到达目的地后数一下自己带的绳子上一共有多少个绳结也就自然而然的知道了自己走了多少天。

后来又出现了

“刻木相会”

的典故,如果两个人约好在某一时间相会,他们就会在木片上刻好十个刻度,然后把木片分成两半每个人各拿一个。当他们离开对方一天就划掉一刻,到最后木片上的刻度都被划没了,那么也就到了他们再相见的日子,这就是“刻木相会”的故事。

后来到了盛唐时期,唐代以前使用的是十二时辰或十二方位,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了记载的更详细准确使人类的生活更方便,又把它划分为更细的单位。

把一时辰分成4份,以初、少、半、太等名称来表示。

古代人类的生活生产工具一直在不断的发展进步,所以人类的大脑开发也在进步,人类也越来越充满智慧。

二、人类社会的进步——日晷出现

经过人类的不断进步,工具的不断发展就发明出了现代时钟的最开始的始祖日晷。通常是由日晷针和日晷面组成,人类使用日晷的时间非常远久,至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是利用太阳影子投射到地面的方向来划分时刻。

观察一年中太阳正午投射的高度可以确定一年中的节气,而观察一天中太阳投射的方向可以确定一天的时刻,用于这种观察方法的就是日晷。

日晷有两种形式:一种地平式日晷,它是被放在水平地面上,刻度不均匀。另一种是赤道式日晷,面是与赤道相平行,刻度很均匀。

在6000年前古巴比伦就开始使用这种方法来确定时间了,中国是在3000年前的周朝时刻开始使用的,日晷可以可以显示一天中的大概时刻也可以显示月份和节气。

当然它的缺点也是非常容易被发现的,不仅笨重不方便移动而且如果遭遇到风雨天气或者到了夜晚太阳不出现,那么日晷也就派不上用场了。但在当时的社会工具发展的还不全面的程度来看,能出现日晷这种东西也是非常厉害了。

三、历史演进,人们记录时间开始越来越准确

铜壶滴漏

在古埃及的人们发现了影子长度的变化会随太阳照射的变化而改变,发明日晷在早上计时。后来也发现水的流动也是可以用来确定时间的,因此发明了水钟,后来演变成为了铜壶滴漏。

铜壶滴漏是几个壶都连在一起形成上下一路,上边的几个壶底都有小孔,以更方便的让上面的水注满后更平衡的自然的往下滴,最下边的壶中有刻有刻度,漏壶就是根据水的多少来让水进行高低移动从而判断时间的刻度,通过观察时间的刻度就可以来区分昼夜。

我国早在3000多年前就发明了这种很简单的计时工具,铜壶滴漏可以不分白天黑夜或者晴天雨天都可以用来确认时间。

不过也有一个缺点就是滴水的速度会受温度的影响而有所变化,因此人们看到的时间难免会有一些误差,但可以挽回的就是它白天可以通过日晷来进行矫正。

漏壶的造型在每个朝代也都是不同的,根据每个朝代不同的发展特点出现的漏壶也是各具特色的。

沙漏计时

后来社会朝代慢慢发展,人们使用的时间长了,也就渐渐的发现铜壶滴漏的缺点了,因为它是受温度的影响会影响时间的准确性虽然可以用日晷来矫正但同时也有很多局限性。

但用水银来代替水又很贵,于是人们便想出了一种新的材料来代替漏壶中的水,那就是用细沙来代替水和水银。由此沙漏就在当时的朝代诞生了人们也叫它沙钟。

沙漏就是两个相同的瓶子上下连在一起,中间会留出一个小口用来让细沙流淌,当把它放在平面上时,上面的瓶子里面的细沙就会从中间的小口慢慢流到下面的瓶子中,上面的细沙就会慢慢降低水平面,因此时间的刻度也就显示出来了。

这种沙漏的优点就是可以循环利用,上面的瓶子的细沙流完了就可以随时把沙漏倒过来,这样就可以开始重新计时了。

古代的人们把沙漏分为两种,一种是早上用的一种是晚上用的。但因为四季昼夜的长短是不同的,正所谓冬短夏长,所以漏斗也要随之跟着有所调整。

后来出现了漏刻制度,这种制度主要是解决早上和晚上时间不同的计时问题。再后来又随着社会朝代的发展,历史的变迁,到了东汉,对漏刻制度又有了新的改进。

《后汉书律历志》中载“有后汉四分历的冬至日昼夜漏刻之比为45∶55。”

烧香计时

但中国除了用水流,沙漏来计时外,中国古代民间也有一种用烧香来计算时间的,在现如今历史题材的电视剧里我们也经常看到经常听到在当时朝代的人们会说“一炷香的时间”。

所以当时的古代人对于时间是非常看重的,古代的一般的香的长度大约在30厘米左右,所以燃一炷香的时间大约等于现在的30或者40分钟。

虽然不是特别的标准,但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用这样方法来计算时间就已经是很好的了。

用燃香来计算时间的精度不高,因为每次制作出来的香也都不完全是一模一样的,有的粗有点细,而且如果把点燃的香放在外面有风的地方就会燃烧的很快。但又因为它简单容易操作,所以在当时的古代燃香这种方法也流行了很长一段时间。

四、工业革命——钟表计时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天文学也随之发展。观测太阳和恒星都更加精准,时间就能更加精确,也就产生了我们现代记录时间的最初模型--钟表,而且钟表的时间也越来越准确。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就产生了信息和电的发明,由此钟表也就孕育而生。

钟表的诞生更是代表了人类历史社会又向前迈了一大步,也同时让人们的生生活越来越便利,生活和工作都更有规律。

钟表种类繁多,小到怀表手表,大到挂钟等等,他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所占的体积虽然不大,但是却给我们所有人带来了时代性的意义。

钟表上的指针好像一只无形的手,推进着人们生活的不断向前发展。

让人们流逝过的时间在表盘上留下深刻的印记,让那些无形逝去的时间变成可以见到的刻度,让那些历史不再被轻易遗忘。也许未来还会有更加尖端更加先进的技术。但是永远无法磨灭钟表在人类历史上这一深刻的烙印。

朝代的发展,历史的变迁,时间的长河源远流长,从古代流到了现在也将会流淌到将来,时间给我们人类留下的痕迹是永远抹不去的。

古代的鸡鸣起床到现在也经常在人们口中听说,从原始时期的根据太阳的位置确认时间,到结绳记账法,刻木相会再到日晷的出现,沙漏的发展,到现代的钟表电子表,全都体现出我们中国社会的进步之快。如果没有记录时间的东西出现,那我们人类的生活将会一塌糊涂,不知道会衰败到什么程度。

我们了解了古人记录时间的方法以及发展,全都体现着人们伟大的智慧的结晶,随着时间越来越准确的记录与传递,人们的生活也走向了正轨,所以说时间的记录确认是非常具有重要性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