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女排夺冠的读后感怎么写

如题所述

仲夏夜,中国女排黄金一代时隔20年在雅典夺冠:女排姑娘们梨花带雨的泪水、陈忠和激动跃起振臂一挥的呐喊、加莫娃难掩失落的泪水、咆哮帝卡尔波利无奈的笑容。。。这些经典画面仿佛就在昨天,又将我们带回到了雅典赛场。惊天大逆转让无数国人彻夜未眠,欢笑伴着泪水与女排共鸣。
  转眼之间,十二年已经过去。在郎平的带领下,中国女排再次站在世界之巅,三十多年前的铁榔头,真正实现了人生的大满贯。这一次,她率领一群20多岁的姑娘站在了最高领奖台上,这一次没有眼泪,只有笑容。
  燃烧的中国女排,从战胜巴西开始。里约之行,这支队伍经历了太多的磨难、痛苦、心酸甚至是不信任。小组赛负于荷兰、塞尔维亚、美国外界都在揣测,这支创造世锦赛和世界杯奇迹的队伍能否再创神奇,中国女排是否能够绝地逢生?
  转折从打巴西开始,每个姑娘都记得战胜东道主时的兴奋,越过这座大山,一切变得简单而纯粹。正如郎平淡定的一句:“无论输球还是赢球,女排精神都在。”
  球场上,进攻、防守、拦网,每个环节都在“燃烧”。“绝处爆发”,成了中国女排此行的写照。越过最强对手巴西之后,中国女排进入燃烧节奏,燃烧起来的起来的不仅有技术,还有情绪。
  夺冠一刻,教练攥紧了拳,嘶声指挥;队员们抱成了团,士气大振。三十多年的时间,郎平从队员变成教练员,世界改变了,变大了也变宽了。谈起夺冠的场面,郎平说:“这个场面我经历过,也不觉得陌生,带领不同球队进入过决赛,到了后面比较麻木。”
  改变的不仅是世界,还有世界里的人。即便是郎平,她是女排精神最执着的践行者。时间流转,中国人的心中的图腾不只有女排,有职业联赛,有会卖萌逗比的90后,似乎再也没有什么万人空巷的魅力,但女排依然是唯一一支能够夺得冠军的三大球国字号队伍。
  所以郎平被称作女神,正如魏纪中所说,女排精神与奥运挂钩。女排精神也应该与所有的竞技体育挂钩。“女排精神是团队精神,是困难之时永不放弃,”郎平说。
  值得记住的,不仅仅有一枚时隔十二年的奖牌,不止是重返巅峰的新黄金一代,女排不是过时的怀旧情怀,而是崭新纯粹的精神力量。无论昨天还是今天,郎平代表了真正的体育精神,中国女排代表了最积极、向上的团结力量,这就足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6
  1981年中国女排得冠军的时候,我还没上学,家里也没有电视机,对此没有印象。中国女排得三连冠的那一年,家里买了一台14寸小彩电,于是跟着父亲看排球比赛,对排球有了懵懂的认识。后来,鲁光先生写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姑娘》在报纸上连载,在政府工作的父亲都一回一回地剪下来,一张一张地集起来,钉成小册子拿回家给我看。从此以后,看排球比赛成了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中国女排自然成了我的偶像,那些老队员的名字我至今能一一列举出来:郎平、孙晋芳、张蓉芳、周晓兰、杨希、陈招娣……当时还是小学生的我看到电视上有中国女排镜头的时候,能一个一个叫出她们的名字。

  《夺冠》让我重回那个难忘的时代:训练场上,姑娘们翻滚冲撞,膝盖的骨头坏了、手上的皮烂了,只能通过痛哭、喊叫来发泄,可是,依然会咬牙坚持下来。就像总教练袁伟民说的“没有你,没有我,只有我们”,为的是——祖国需要那块奖牌。1981年的中国,太需要得到世界的认同。中国不能输,中国必须赢!。中国女排经受生死磨难、英勇拼搏,用血泪摘下了第一枚奖牌,让中国走向了世界舞台。

  镜头切换到2013年,郎平回国出任中国女排教练。出国学习跟执教美国队的经历,让郎平拥有了国际视野和更超脱的体育精神。她上任之初就对国家队进行了一系列大胆改革,聘请外国教练、吸纳更多队员、取消主力与替补之别、好好休息大胆恋爱。一切的一切,与一贯的训练理念大相径庭,让人大跌眼镜。

  中国女排重回“郎平”时代,那是新郎平时代。她认为,时代不同了,新一批女排姑娘无须用血与泪来打比赛。那靠什么来打呢?郎平一再地问姑娘们:你爱不爱排球?有队员回答不爱,郎平允许她们离开。她认为,打球如果需要理由,“热爱”应该放在第一位。女排精神的内核成了“你自己是怎么看待排球的?”

  郎平说:“我不要她们只做优秀的运动员,她们还要做优秀的人。”郎平看到朱婷的第一眼起,就认为朱婷像年轻时的自己。郎平问朱婷:“为什么打球?”朱婷说是为了成为你!郎平告诉朱婷:你永远不能成为“我”,你要成为你自己。她对她不断地鼓励、鞭策,打压、疏导。在艰难磨砺中,朱婷有所悟。

  我们曾经那么渴望赢,哪怕得了亚军,也觉得是失败,那是因为我们的内心不够强大。经历太多的赢,现在可以更好地反思输:只有内心足够强大了,赢才不是比赛的唯一价值。因此,郎平允许姑娘们失败,一次,又一次。真的如片尾曲中唱的那样:不害怕折磨,因为热爱才值得。

  2016年夏天,里约奥运会的中国女排与巴西女排的那场比赛我至今记忆犹新,也是本电影的尾声与高潮部分。3负2胜排名第四进入8强,连着输塞尔维亚、荷兰、美国,又要打巴西,人家是连得2届奥运冠军的,排名世界第一,能赢吗?可是惊喜就是来得那么突然,在一次次失利后,姑娘们打出自己的节奏,在与巴西对决时屡出奇招、反转战局。太不容易了!看得人热泪盈眶,好多年没有因为哪场比赛如此激动了,中国女排不愧是那个最坚韧最团结最顽强的队伍!逆转东道主巴西,击败荷兰,复仇塞尔维亚,登顶里约,重回世界之巅。中国再一次沸腾了!

  郎平说:“女排精神就是永不放弃,就是追求每一分,不去想结果。”学习何尝不是这样,我想我家少年也会有所领悟:
第2个回答  2020-10-16
不知不觉间,爱上排球已经有9年了,从2007年的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开始,排球进入了我的视线,也是从那次比赛,我爱上了排球。而我真正接触排球则是在高二下学期,到现在我也打了五年排球了。排球也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2007年8月,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国对荷兰的比赛,那场比赛中国输了,但我却记住了一个名叫王一梅的队员,然后我便每天等着看比赛,一周的总决赛下来,中国女排得了亚军,而我也喜欢上了排球这个项目。

  08年,这一年对于女排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家门口举办的北京奥运会,但是在奥运之前的大奖赛上,女排的发挥却让球迷为她们担心了,大奖赛第五名,历史最差战绩,可以说给球迷带来不小的打击。紧接着的奥运会,女排小组赛磕磕盼盼,最终小组第三出线,四分之一决赛对阵俄罗斯,我们以3:1胜出,然后是半决赛不敌巴西与古巴争夺铜牌,最后的铜牌争夺战,又是一个3:1,女排获得铜牌,这块铜牌在当时已经足以让我们骄傲,高兴了。

  09年,对于女排来说是低谷,瑞士赛输日本,亚锦赛输泰国,可以说在这一年里,女排没有任何拿的出手的战绩。

  10年,这一年,广州亚运会,女排决赛的大逆转让大家觉得女排精神回来了,然而,世界赛第十的最差战绩又让球迷无法接受,可以说10年的世锦赛中国女排几乎就没有赢过一流队伍,甚至还0:3不敌韩国队。

  11年,给我的感觉是,女排沉寂了快一年,在世界杯上爆发了,每轮比赛都能拿到积分,最后得到了一枚铜牌,第一时间进军伦敦,可谓是让国人着实震惊了一把。当然,这年七月的总统杯冠军也是中国女排。

  12年,所有球迷都无法忘记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女排兵败伦敦,四分之一决赛手握赛点被日本逆转淘汰,首次在奥运会上不敌日本,同时也无缘四强。赛后队员的泪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13年,新的奥运周期开始,郎导上任,这一年,大国家队开始形成,大奖赛总决赛仅输巴西一场夺得亚军让球迷为之兴奋,可是亚锦赛却连铜牌都没有拿下,这一年质疑与荣誉并存。

  14年,中国女排重回巅峰的前兆,这一年,在意大利,我们获得了世锦赛亚军,这一成绩也是自04奥运会冠军后最好的成绩了,同样的,这一年,一名超新星出现在球迷眼前,她是朱婷。

  15年,女排继续创造历史,9月的世界杯上,中国女排以十胜一负的战绩夺得冠军,时隔12年再次站在世界杯的最高领奖台上。
第3个回答  2020-10-16
当朱婷最后一个重扣打手出界,中国女排奇迹般地战胜了对手,东道主、卫冕冠军、第一夺冠热门巴西女排,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重新唤醒了国人的热血和情感。刹那间,女排精神再次横扫各大媒体,成为了今日体坛的头版头条。但女排精神到底是什么?
当中国女篮荣光不再,中国女足深陷困境,中国男排未能称霸亚洲,中国男篮和男足成为无法言说的悲哀,在三大球项目里,所有的希望都面临着崩溃。也许我们在国乒中自我满足,在体操跳水里欢呼雀跃,但在世界的眼中,我们仍然是黯淡无光的弱者,至少在体育上是这样的。可是今天,中国女排在面对东道主巴西时奋力搏杀,赢下了这场荡气回肠的胜利,让多少人湿了眼眶!在世界认可的三大球项目上,中国女排依然昂首挺立!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女排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一度在世界范围内战无不胜。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离不开女排精神,是她们用“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鼓舞了整整一代人。我们的父辈们,曾经在十几寸的黑白电视机面前守候,看着一记记重扣欢呼雀跃、感动不已。
如今,中国女排五连冠的梦幻已然不再,我们可以在四五十寸的电脑显示器面前观看着世界各地的体育比赛。但我们很难再去为一直球队疯狂、感动,我们失去了梦想和信仰,我们习惯了在三大球项目中的失败。当中国女排再一次用拼搏和顽强战胜对手时,曾经的荣光和信仰突然焕发,一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
女排精神是刻苦奋斗、不畏强敌、奋力拼搏的精神。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国人意识到了自己与世界的差距,充满了彷徨和失落。中国女排在这个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成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正式这个时候,为了迅速提升中国女排的实力,时任女排主教练的袁伟民对女排进行了魔鬼训练。由于当时的训练条件十分简陋,女排姑娘们在地上摸爬打滚,被摔得遍体鳞伤。没有球网,就用竹竿代替;没有臂力器,就和对手比力气;没有创可贴,就有胶布粘贴。
在经历了严格而又残酷的训练以后,中国女排终于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1981年,中国女排在日本夺得了第一个世界杯冠军,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不断在国际赛场上取得好成绩,开创了女排五连冠的伟业。中国人民通过女排征服了世界,他们重新唤起了民族骄傲,在媒体发酵和渲染下,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努力向中国女排学习,树立了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