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讲究有哪些?

如题所述

最传统的老北京人讲究“一口京腔,两句二黄,三餐佳肴,四季衣裳”。

一口京腔儿。

主要是说咱北京人说话那个味儿。哪加儿化音,哪不加,都是长年累月下来的习惯。“马甸儿”就加,“西直门”就不加;“黄寺儿”加,“东大桥”就不加。这要不是打小北京长大的,真不一定加的好,弄不好就闹笑话。

两句二黄。

说的是这京剧。走在公园胡同里,时不时的就能听见咿咿呀呀的唱腔声。有的是话匣子里放的,有的是老几位自娱自乐自己唱的。北京的老大爷拉出一个差不多就能给你来两句,甭管是“空城计”还是“定军山”,照葫芦画瓢也能唱得有模有样。



三餐佳肴。

是说咱老北京人讲究吃食。一日三餐都不能将就,缺一不可。早点吃个炒肝都得认那最正宗的几家,包子油饼儿都讲究趁热吃。最普通的一碗炸酱面,也能给您弄出六个菜码。炸酱更是讲究多多,用哪个牌的干黄酱,放什么肉丁,炸多长时间,那讲究多了去了,说大半天也说不完。

四季衣裳。

咱北京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城市,春夏秋冬都非常明显。过去没有空调,冬天烧炉子也没有现在屋里那么暖和。基本上四季是靠着增减衣服度过的。冬有狐皮大氅,里外三新的棉衣裤;夏有亚麻裤褂,纺绸短衫。过去孩子多,条件不好,都是老大传完了老二穿。笑破不笑补,一件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就这么过来了。咱北京人就是这么朴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