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最后一回概括

急用!!!!

第100回:宋公明神聚蓼儿洼,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四奸臣借徽宗赐酒从中下毒(几天发作的慢性毒),先以水银堕死卢俊义,后以鸠酒毒宋江,宋江怕死后李逵造反就骗他喝了鸠酒,死在了一起。

同为官的吴用、花荣得知消息,在蓼儿洼安葬下宋江、李逵后,也双双上吊自尽。轰轰烈烈的水泊梁山义军以这样的结局收场了。

扩展资料:

《水浒传》中塑造了梁山泊“一百单八将”,个个形象鲜明,故事生动。但是,与史书对比,其中只有三十六个人物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其余七十二个,大都是创作出来的,纯属子虚乌有。

据史家考证研究,在宋徽宗宣和年间,确有宋江其人及其领导的梁山泊起义,这就是淮南地区宋江等三十六人“横行河朔”的历史事件,但不像《水浒传》所写的有一百零八将,也没有那么多生动的戏剧性场面。

这三十六个人在正史书没有客观具体的记录,大部分是根据民间传说再加工而成的,这样一算,整部小说中的人物就一分真、九分假了。

梁山泊位于山东西部,原是个很小的湖泊,后因从五代到北宋期间黄河多次缺口泛滥,它与四周的许多小湖泊汇成一片,到北宋末年便形成纵横八百里水域的大湖泊,湖中港汊交错,芦苇纵横,并有许多天然小岛,形势险要复杂。

当时许多破产农民、渔民以及一些被政府通缉追捕的逃犯藏匿于此,成群结伙,靠进行一些“非法”的活动营生。

有若干股势力日益增大,人数愈聚愈多,到北宋末年更掀起了多次反抗官府腐败、盘剥与压迫的武装斗争和农民起义。宋江起义军就是其中的一股。

宋江起义的导火线是宋朝廷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宣布将整个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为“公有”,规定百姓凡入湖捕鱼、采藕、割蒲,都要依船只大小课以重税,若有违规犯禁者,则以盗贼论处。

贫苦的农民与渔民交不起重税,于是在宋江等人的领导下,铤而走险,凭借梁山泊易守难攻的地形,阻杀前来镇压的官兵。

最初四五年,宋江等人一直坚守在梁山泊,直至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才正式宣布起义,随后离开梁山泊,转战于青、齐、濮各州之间,官府也才开始注意到这支起义军的存在。

并下令“(京)东、西路提刑督捕之”“招抚山东盗宋江”(见《皇宋十朝纲要》)。该起义军最终以被官府招安结束。

宋江起义规模到底有多大,从《宋史·侯蒙传》《宣和遗事》等的记载看,只有三十六人。据郎瑛《七修类稿》载:

这三十六人为:宋江、晁盖、吴用、卢俊义、关胜、史进、柴进、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刘唐、张青、燕青、孙立、张顺、张横、呼延绰、李俊、花荣、秦明、李逵、雷横、戴宗、索超、杨志、杨雄、董平、解珍、解宝、朱仝、穆横、石秀、徐宁、李英、花和尚、武松。

这个名单有一个可疑之处就是,作为一次有影响的农民起义,仅三十六人就“横行齐魏”,官兵数万人不能抵抗,这是不可能办到的。

因此有人认为这三十六人可能是起义军大小领袖的总数,也就是说与宋江一起举事起义的三十六条好汉,后来每一个好汉统率一支部队,但为了方便起见,仍以三十六人的名字称呼,这种解释倒也合理。

史书记载宋江起义有三十六位英雄,为何到了《水浒传》却变成一百零八位呢?或许是作者“欲成其书,以三十六为天罡,添地煞七十二人之名”(郎瑛《七修类稿》载),使小说更添传奇色彩以迎合百姓喜好,琅琅上口,便于流传。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发生农民起义次数最多的朝代。有宋三百多年,农民起义大大小小有数百次之多,宋江起义只是其中规模与影响都较小的一次。

但因南宋时编印出版了《宣和遗事》,把宋江起义史事演义化、故事化;明初又出现《水浒传》,将宋江起义故事描述得更加生动感人,因而使这次原本平常的农民起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至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但是,小说虽与历史有联系,毕竟不完全是一回事,这是我们看《水浒传》时所要注意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浒传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别把《水浒传》当真实的历史 宋江最后是什么结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21

最后一回概括:

四奸臣借徽宗赐酒从中下毒(几天发作的慢性毒),先以水银堕死卢俊义,后以鸠酒毒宋江,宋江怕死后李逵造反就骗他喝了鸠酒,死在了一起。同为官的吴用、花荣得知消息,在蓼儿洼安葬下宋江、李逵后,也双双上吊自尽。轰轰烈烈的水泊梁山义军以这样的结局收场了。

扩展资料

作为中国历史上以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水浒传》对后世的影响巨大。《水浒传》被改编成多种曲艺形式。现如今更是被拍成电视连续剧形式。

书中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各种道德观如:轻生死,重义气,敢作敢为,劫富济贫,替天行道乃至“忠君反贪”等理念,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大众评判是非善恶的标准。 

近代民间亦有流传一句话:“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意思即年轻人不该读《水浒传》,否则容易向往打打杀杀的生活,盲目崇尚武力与江湖义气脱离现实。

从历史角度看,对于《水浒》的争论焦点则集中在主要人物宋江所表现出的“忠君报国”的思想上。反面观点一般认为宋江的思想有其局限性,梁山好汉受到招安后又为朝廷去征讨各地山贼,下场悲惨,是出历史悲剧。

作品歌颂和美化宋江,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强调“忠义”,表现出严重的思想局限。正面观点一般认为宋江相对于其他草莽英雄思想进步,对当时社会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浒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3-13

第100回 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四奸臣借徽宗赐酒从中下毒(几天发作的慢性毒),先以水银堕死卢俊义,后以鸠酒毒宋江,宋江怕死后李逵造反就骗他喝了鸠酒,死在了一起。同为官的吴用、花荣得知消息,在蓼儿洼安葬下宋江、李逵后,也双双上吊自尽。轰轰烈烈的水泊梁山义军以这样的结局收场了。

扩展资料

该回主要人物简介:

1、宋江原为山东省郓城县押司,身材矮小,面目黝黑,为梁山起义军领袖,在一百零八将中稳坐梁山泊第一把交椅,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因私放晁盖等人,被小妾阎婆惜捉住把柄,以至于杀了阎婆惜后连夜逃走,期间结交诸多英雄好汉,辗转周折上了梁山。

并曾带兵征讨祝家庄和高唐州。晁盖死后继任梁山第三任寨主,主张并接受朝廷的招安,接连出征辽国、田虎、王庆、方腊等,屡立战功,被封为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最后被高俅等奸臣设计用毒酒害死。 

2、卢俊义,绰号“玉麒麟”,武艺高强,棍棒天下无双,江湖人称“河北三绝”。祖居北京大名府(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有妻子贾氏、管家李固、仆人燕青。原本是河北大名府富商、大财主、员外,被吴用等人利用李固与贾氏的奸情,使计骗上梁山。

后来成为梁山第二首领。卢俊义和宋江一同受招安后,征讨了辽国、田虎、王庆、方腊,官至武功大夫、卢州安抚使。

蔡京等奸臣传召卢俊义回京,把水银放在皇帝赐给他的饭菜中,卢俊义痛得无法骑马,只好坐船回庐州,途中失足落水溺死。

3、李逵生得粗壮黝黑,绰号“黑旋风”。沂州沂水县(今属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百丈村人氏。因为打死了人,逃了出去,得到赦免,被戴宗留在江州当牢子。

为了解救宋江和戴宗大劫法场,李逵与众人大闹江州,欲背着老母上梁山享福,后因老母在沂岭被虎所害,李逵怒杀一窝四虎。李逵膂力过人,善使一双板斧,梁山排座次时,位列第二十二位,是梁山第五位步军头领。

梁山受招安后,随军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战事结束后被封为镇江润州都统制。因宋江饮高俅等奸臣送来的毒酒中毒后,担心李逵再次起兵造反复仇,便让李逵也饮下毒酒,李逵随后身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1-25

最后一回概括:四奸臣借徽宗赐酒从中下毒(几天发作的慢性毒),先以水银堕死卢俊义,后以鸠酒毒宋江,宋江怕死后李逵造反就骗他喝了鸠酒,死在了一起。同为官的吴用、花荣得知消息,在蓼儿洼安葬下宋江、李逵后,也双双上吊自尽。轰轰烈烈的水泊梁山义军以这样的结局收场了。

扩展资料

水浒传最后一回分析

宋江看朝廷派来的命官是高球,心里已经猜到了结局,然而死之前,却拉上了他的好兄弟李逵。

当宋江看见前来贺功的人是高俅之后,他心里已经完全明白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道理。但人已在京师,造反已是不可能成功的事情,还不如留下忠君的美名呢。

可他怕自己死后,李逵会再次造反,这样就会坏了自己的忠君之名。于是假借庆祝的名义骗李逵喝下毒酒,这样自己在皇帝的心中,他仍是一个忠臣。所以笔者认为,宋江毒死李逵,只为掩盖自己心中想再次造反的秘密!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宋江这个人迷信,他知道自己在阳间犯了过错杀了人,怕死后去了地狱,于是拉上最信任自己的李逵,这样在阴间就有人帮助自己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浒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1-03-23
●第一百二十回
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四奸臣用水银杀害卢俊义于庐州。宋江喝了放有毒药的御酒死于楚州。死前还药死润州李逵,怕其造反,坏了清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