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关于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建议

如题所述

高基瑶族乡“推动移风易俗 ”文明
实践活动典型案例

为进一步深化高基瑶族乡的移风易俗,提高群众的道德模范水平,增强整体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营造和谐、友爱的人居环境。特别是近两年以来,高基瑶族乡组织开展“推动移风易俗 ”文明实践活动60余场,进一步弘扬社会文明风尚。

加大宣传力度
高基瑶族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倡导各村发扬孝老爱亲、尊老敬老、邻里互助的传统美德;引导大家文明用餐,理性消费,摒弃陋习,文明祭扫等活动。组织志愿者进村入户,粘贴海报,发放宣传单,各种宣传张贴在各村文明实践站、村屯、文化广场等显眼场地,让移风易俗传播有载体、接地气、富活力、可持续。也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广播、微博、小视频、三江传媒等方式广泛宣传,营造了移风易俗的浓厚宣传氛围,为移风易俗在瑶乡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优化道德评议
高基瑶族乡通过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为群众算好移风易俗经济账、道义账、文明账,劝导广大村民不聚集,不赌博,为“人情减负”,为“文明实践加分”,为“移风易俗增光”,并请村里的先进代表,道德模范,优秀党员干部等现身解说,给村民讲讲自身的经历,模范做法,也通过正反两方面对比,显示出平凡而奋斗的伟大,激发群众参与移风易俗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平时表现优异,而且做出一定影响的村民,便可以在公告栏、宣传栏、文化广场等亮出好人模范典型,形成“学好人、做好事”的浓厚氛围。

践行文明促新风
高基瑶族乡文明实践所先后组织各村开展签名承诺,动员、引领党员、村民代表以及志愿者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使移风易俗理念深入人心,营造新习俗、新风尚的文明氛围。各村党员和村民代表以及志愿者积极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1000余份,大家纷纷表示,将从自己做起,争做移风易俗带头人,积极弘扬时代新风,践行社会责任,让移风易俗深入人心,深入社会每一个角落。坚持从群众身边取材,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移风易俗”故事,运用微信群、微博等形式广泛传播。描述了高基瑶族乡志愿者帮助空巢老人利用手机和远在外地过年的子女视频连线、为孤寡老人清理房间,打扫卫生,并送上生活物资;组织志愿者时常看望关心留守儿童,送去党和社会的关怀;以学雷锋纪念日为契机,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开展爱国卫生系列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村委以及志愿者打扫卫生,清理河道,义务植树,为民做好事等活动。助力瑶乡乡村振兴。

弘扬精神树标杆
为更好地宣扬时代新风,高基瑶族乡文实践所积极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使群众学有榜样、做有标杆。在“倡新风促文明做标杆”活动中。志愿者们在签名墙上作出承诺,愿继续践行志愿服务精神,投身移风易俗志愿服务活动,塑造民风、净化环境。各村积极开展各种移风易俗文艺活动,积极向百姓宣传身边道德模范、优秀党员干部、为民做好事的积极分子。努力提升优质的文明服务,培养人民爱护环境,尊老爱幼,邻里团结,爱岗敬业的优良传统,打造一个和谐有序的人居环境。

牢固设施固文风
加大基础建设,为文明文化工作提供保障。近2年来,高基瑶族乡各村以弘扬文明文化,助推移风易俗的发展为抓手,不断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修道路,架桥梁,建设体育项目,完善文艺舞台,修建文化长廊,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强化人民的健康福祉,建设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文明实践广场,8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8个文明实践广场,从而进一步把高基移风易俗推向更高境界。为宣传好人好事,高基瑶族乡文明实践所指导各村专们设有一块善行义举榜,并经常信息更新,并专有一个村规民约,为摒弃陋习、倡导文明打下坚实的力量,让村民得到自治,移风易俗文明得到巨大的发展,高基瑶族乡各村社会安详、和睦友爱、文明进步。移风易俗的文明风潮在瑶乡片地开花。(作者吴化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3-11
第一,抓“标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引领乡风文明建设。人们常说,风成于上、俗形于下。基层党员干部对乡风文明起着“标杆”示范作用。只要党员干部带头刹“五风”,广大农牧民就会自觉跟上来。苏木乡镇、嘎查村干部要发挥好表率作用,带头执行,推动形成领导示范、党员带头、上行下效的良好局面。要带头就反“五风”作出公开承诺,带头监督制止歪风邪气,积极倡导婚事新办、喜事省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神事杜绝办等新风,自觉接受群众评判和社会监督。特别是对“五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敢抓敢管,敢于说服、敢于劝阻、敢于叫停,敢于同陈规陋习做斗争。各旗县要针对“五风”问题,制定出台纠风规章和制度,各村组要制定《村规民约》,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第二,抓督查,利用各类群众自治协会组织规劝和狠刹乡村“五风”。鼓励基层群众自发成立各级各类自治协会组织。嘎查村要结合乡风文明建设反“五风”的主题,组织威望高、责任心强、感召力强的村民,组织成立“乡风文明纠查组”,协同“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赌协会”等群众组织,在自我纠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基础上,对陈规陋习进行严查、制止和规劝,营造“好事大家传、坏事大家管、歪风大家纠”的浓厚氛围。组织开展“五提倡五反对”活动,即:提倡艰苦奋斗,反对奢侈浪费;提倡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提倡健康娱乐,反对酗酒赌博;提倡村邻和睦,反对邻里纠纷;提倡孝老爱亲,反对薄养厚葬,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反“五风”工作,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积极倡导集体婚礼等多种移风易俗形式。对于“五风”演变较为突出和强烈的地区,纪检、监察、纠风部门要严查顶风违规的党员干部;公安部门要严惩和取缔聚众赌博窝点,狠刹赌博之风,并利用典型案例教育农牧民,力争用最短的时间、最有力的措施,取得最明显的成效。
第三,抓典型,营造文明乡风建设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要立足农村牧区实际,从群众身边选典型,依靠群众推典型,树立一批具有时代特征的乡风文明先进典型。苏木乡镇、嘎查村要利用文化站、黑板报、宣传栏、张贴标语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在村口、路边、村中街道两侧等显著位置,张贴宣传标语;民政、科协、公安、司法、工商等部门要在主要乡镇聚集区、集市等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电台、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媒体要总结挖掘移风易俗的先进典型,并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群众,使反“五风”工作真正入脑入心。各地要结合实际,在农村牧区干部中开展“好支书、好村长”等评选活动;在农牧民群众中开展“除陋习、树新风”移风易俗先进典型、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儿女、好媳妇、好婆婆、好夫妻、好邻里”、“干净人家”、“精把媳妇”等系列评选活动,为建设文明乡风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要宣传推广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乌兰察布市等地开展的严禁党员领导干部大操大办,赤峰市宁城县移风易俗建设村级公墓,锡盟苏尼特左旗举办敬老那达慕等典型经验和做法,用典型的力量激励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同时,要抓住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反面典型,该曝光的曝光,该通报的通报,该处罚的处罚,让广大基层群众切实感受到反“五风”工作的力度,形成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为反“五风”、树新风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