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火灾发生的四种方法分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1、不要乱扔烟头。在美国,吸烟是发生火灾而引起死亡事故的主要原因,每年大约有800多人丧生。不要在危险品旁边抽烟,不要乱扔烟头,睡觉时不要抽烟,也不要边走边抽烟,最好使用稍大的一点的烟灰缸,并放上一些水。

因为烟头的表面温度达200~300℃,中心温度达700~800℃,足以引燃棉麻、纸张等固体物质。俗话说,"粒火能烧万重山"。我们对一个小小的烟头,决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轻心。

2、小心燃烧着的蜡烛。不要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窗户附近。离开房间或睡觉时熄灭所有的蜡烛,更不要点蜡烛熬夜,防止造成火灾事故。

3、小心易燃物。如汽油、煤油、酒精、天然气、喷气稀释剂和木炭打火机液等易燃物的使用不当,而造成火灾。

4、小心电器着火。出门不要忘记关闭电源开关,及时排除电器故障,防止电器设备超负荷运转,发生漏电时应及时找专业维修人员进行修理,并经常检查电器的使用情况。

防止违章操作和使用不合格产品而引起火灾。如宿舍楼内使用热得快、电褥子、电熨斗、电热杯,乱拉电线,违章用电以及用纸做灯罩等等。

扩展资料

《消防法》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该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所以一旦失火,要立即报警,报警越早,损失越小。

报警时要牢记以下7点:

1、要牢记火警电话“119”,消防队救火不收费。

2、接通电话后要沉着冷静,向接警中心讲清失火单位的名称、地址、什么东西着火、火势大小、以及着火的范围。同时还要注意听清对方提出的问题,以便正确回答。

3、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和姓名告诉对方,以便联系。

4、打完电话后,要立即到交叉路口等候消防车的到来,以便引导消防车迅速赶到火灾现场。

5、迅速组织人员疏通消防车道,清除障碍物,使消防车到火场后能立即进入最佳位置灭火救援。

6、如果着火地区发生了新的变化,要及时报告消防队,使他们能及时改变灭火战术,取得最佳效果。

7、在没有电话或没有消防队的地方,如农村和边远地区,可采用敲锣、吹哨、喊话等方式向四周报警,动员乡邻来灭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火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3

1、冷却法: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使温度低于燃点,促使燃烧过程停止。例如使用水灭火。

2、窒息法:减少燃烧区域的氧气量或采用不燃烧物质冲淡空气,使火焰熄灭。例如用砂土埋没燃烧物,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火灾。

3、隔离法:把燃烧物与未燃烧物隔离。例如将起火点附近的可燃、易燃或助燃物搬走。

4、抑制法:让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过程中去,中断燃烧的连锁反应。

扩展资料

1、逃生自救,需要技巧 时间就是生命,自救才能生存 就高校火灾特点,提供几种逃生方法,供参考。

(1)、如果身上的衣物,由于静电的作用或吸烟不慎,引起火灾时,应迅速将衣服脱下或撕下,或就地滚翻将火压灭,但注意不要滚动太快。一定不要身穿着火衣服跑动。

(2)、如果有水可迅速用水浇灭,但人体被火烧伤时,一定不能用水浇,以防感染。

2、如果寝室、教室、实验室、会堂、宾馆、饭店、食堂、浴池、超市等着火时,可采用以下方法逃生。

(1)、毛巾、手帕捂鼻护嘴法  

(2)、遮盖护身法

(3)、封隔法

(4)、卫生间避难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火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没有听说防止火灾还有具体方法的。
倒是有灭火的四种方法:冷却法,隔离法,窒息法,化学抑制法。
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冷却法。对于可燃固体,将其冷却在燃点以下;对于可燃液体,将其冷却在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水的灭火机理主要是冷却作用,因为水可以吸收大量热量,使燃烧物的温度迅速降低,致使火焰熄灭、火势控制、火灾终止。
二、窒息法。通过降低燃烧物周围的氧气浓度可以起到灭火的作用。一般氧浓度低于15%时,就不能维持燃烧。通常使用的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的灭火机理主要是窒息作用。
三、隔离法。把可燃物与引火源或氧气隔离开来,燃烧反应就会自动中止。如水型灭火器在喷水的同时,会产生喷出泡沫覆盖于燃烧液体或固体的表面,在冷却作用的同时,将可燃物与空气隔开,从而可以灭火。再如,发生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火灾时,迅速关闭输送管道上的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的输送,也可以达到灭火效果。
四、化学抑制法。就是使用灭火剂与链式反应的中间体自由基反应,从而使燃烧的链式反应中断使燃烧不能持续进行。常用的干粉灭火剂的主要灭火机理就是化学抑制作用。但抑制法灭火对于有焰燃烧火灾效果好,对深度火灾,由于渗透性较差,灭火效果不理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1-24

清大东方消防安全责任人与管理人培训课程——怎样做才能防止火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