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有哪些故事?

如题所述

给孩子的《三十六计》历史故事【完结】    

幼教资源实时更新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QLE4-07wEQeCD_zgYKgsGQ?pwd=2D72
提取码:2D72

听故事,学历史,晓兵法。三十六计是指我国古代行军打仗的三十六个兵法策略,每集一个计策和一个计策运用的完整故事。三十六计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有人说,讲这些阴谋诡计不好,把小孩子教坏了。当然,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能“骗人”,更不能讲“诡诈”,但用兵打仗可不同于平时,战场上通过“兵者诡道”、“兵以诈立”的方法欺骗敌人,调动敌人,才能有效地打败对手、保存自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2
1、瞒天过海

公元589年,隋朝将大举攻打陈国。这陈国乃是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建国,定国号为陈,建都城于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

战前,隋朝将领贺若弼因奉命统领江防,经常组织沿江守备部队调防。每次调防都命令部队于历阳(也就是今天安徽省和县一带地方)集中。还特令三军集中时,必须大列旗帜,遍支警帐,张扬声势,以迷惑陈国。

果真陈国难辨虚实,起初以为大军将至,尽发国中士卒兵马,准备迎敌面战。可是不久,又发现是隋军守备人马调防,并非出击,陈便撤回集结的迎战部队。

如此五次三番,隋军调防频繁,蛛丝马迹一点不露,陈国竟然也司空见惯,戒备松懈。直到隋将贺若弼大军渡江而来,陈国居然未有觉察。隋军如同天兵压顶,令陈兵猝不及防,遂一举拔取陈国的南徐州。

2、围魏救赵

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卫国,迫使卫国屈服于它。卫国原来是入朝魏国的,现在改向亲附赵国,魏惠王不由十分恼火,于是决定派庞涓讨伐赵国。

不到一年时间,庞涓便攻到了赵国的国都邯郸。邯郸危在旦夕。赵国国君赵成侯一面竭力固守,一面派人火速奔往齐国求救(此时,赵国与齐国结盟)。

齐威王任命田忌为主将,以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孙膑出计,要军中最不会打仗的齐城、高唐佯攻魏国的军事要地——襄陵,以麻痹魏军。而大军却绕道直插大梁。庞涓得到魏惠王的命令只得火速返国救援。

魏军为疲惫之师,怎能打过齐国以逸待劳的精锐之师。所以大败。

3、以逸待劳

三国时,吴国杀了关羽,刘备怒不可遏,亲自率领七十万大军伐吴。蜀军从长江上游顺流进击,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直至彝陵,哮亭一带,深入吴国腹地五六百里。

孙权命青年将领陆逊为大都督,率五万人迎战。陆逊深谙兵法,正确地分析了形势,认为刘备锐气始盛,并且居高临下,吴军难以进攻。于是决定实战略退却,以观其变。

吴军完全撤出山地,这样,蜀军在五六百里的山地一带难以展开,反而处于被动地位,欲战不能,兵疲意阻。相持半年,蜀军斗志松懈。

陆逊看到蜀军战线绵延数百里,首尾难顾,在山林安营扎寨,犯了兵家之忌。时机成熟,陆逊下令全面反攻,打得蜀军措手不及。陆逊—把火,烧毁蜀军七百里连营,蜀军大乱,伤亡惨重,慌忙撤退。陆逊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后发制人的著名战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11
《瞒天过海》:
  战国末期,卫国大商人吕不韦与他的庞妾赵姬,共同推动一件将政商合一、以换取最大投机报酬的“企划案”、把被视如敝屣的秦国王孙异人,一步一步推向秦王宝座,合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切鼎切”,并协助秦王赢政统一了六国。
  《围魏救赵》:
  孙膑与庞涓斗智的故事。
  《借刀杀人》:
  新兴的大清势力,为了拔掉袁崇焕这个明王朝的中流砥柱,在谋士范文程策划下,利用乱世危局下的人性弱点,挑动崇祯皇帝的猜疑、孤傲心理而杀害了袁崇焕,导致大明江山的灭亡。
  《以逸待劳》:
  唐代,安史之乱时,安禄山气势正盛。帝王之师李泌为肃宗规划“以逸待劳”的策略,由山西出兵,忽东忽西,作势要攻打叛军所占的范阳、洛阳及长安三地,让他们为彼此救援,在数千里的军道上疲于奔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6-06
三十六计:
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
第4个回答  2020-12-15
今天给大家讲一下哪些历史故事有用到《三十六计》,《三十六计》每六计成一套,分为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



第一套:胜战计

第一计:瞒天过海

【解释】意思是瞒住上天,偷渡大海。比喻用谎言和伪装向别人隐瞒自己的真实意图,在背地里偷偷地行动。



图片来源网络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十七年)御驾亲征,30万大军直指高丽。一天,大军到海边见白浪滔天,芒芒无际,太宗不免泛起愁来,心生退兵之意。前部总管张士贵的下属薛仁贵胸有成竹的说“这有何难,此处有一位仙人,可让三岳让路、江海开道。”后来张士贵按照薛仁贵的计谋,将太宗引到一个由帷幔遮蔽的通道,来到一处华丽的小殿堂,殿堂内,大臣们已经在里面等候着,太宗十分高兴的召见了这位仙人,赐宴群臣,并与仙人共饮。一段时间后,突然狂风四起,殿堂也摇摇晃晃的,大宗一脸茫然,这个时候张士贵如实向太宗说了薛仁贵的计谋,用帷幔遮住了船,现在他们已经航行到大海上了,并将要安全靠岸。

第二计:围魏救赵

【解释】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