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缺少家庭关爱的人长大后有哪些明显的心理特征?

如题所述

一、缺乏安全感

没有安全感的人总是会把自己想象在一个危险的地带,她不太容易去相信身边的人。她会患得患失,不敢去拥有,因为害怕总要失去。也不敢轻易地投入一段感情,还没在一起时就会想到了分手后该怎么办,极度没有安全感。也不敢轻易地对别人敞开心扉,想要走进她们的心里实在太难了,她们总爱回忆过往的点点滴滴,陷入自己的感情世界无法自拔。

二、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当她们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往往不会主动去告白,甚至宁愿错过。如果对方是一个优秀的人,那么她们往往会在心里觉得自己配不上他,觉得自己不够优秀而产生自卑感。很多时候她们也会和身边的同龄人默默地比较,很多时候她们会觉得自己处处都不如别人。

三、察言观色

这类人如果用在正途上,我觉得对他的工作,生活都是有利的。但是,利益驱心,使很多人最终结果都不是很好。我邻居家有两个孩子,大的比较懂事,但小的就不行了,做什么都只为自己着想。有一次,家里买了苹果,让他们拿苹果给爸爸吃,老大自己拿了一个大,给爸爸拿一个小的,被妈妈说了一顿。弟弟就拿大的递了过去,得到了妈妈的表扬。如果越来越多会察言观色也是缺爱的表现。

从小缺少家庭关爱的人,其实他们内心会相对比较孤僻而且对人对事往往没什么兴趣。并且在性格上相对比较冷淡。也不愿与人交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1
第一独立,什么事靠自己。第二孤僻,情感比较保守。第三偏执,行为想法有点另类。第四渴望温暖,渴望被爱。
主要表现为:
1、没有安全感
童年时期缺爱的人,成年之后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没有安全感,于是他(她)会是敏感、猜疑的,因为在他(她)的潜意识里隐藏着最初的内在关系模式,在那个模式里面缺少了回应,缺少了关爱。
于是在成年之后的各种关系里他(她)不会体验到幸福,对于普通的人际关系,他(她)觉得难以应对,不能很好的处理,更别说亲密关系了,由于这种心理上的缺乏安全感,使得他(她)总是把别人“推开”,他(她)的敏感和猜疑在不断地破坏现存的各种关系,与此同时自己也时刻体验着孤独。
2、自卑
人生来都是弱小的,不自信的,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他(她)是有生命,有意识的,于是他(她)要寻找一种确定性,他(她)要相信自己不会受到威胁,他(她)要确认自己是有价值的存在,而这一切的外在反应就是“爱”,来自父母和其他周围人的爱才是上述存在的表征,如果没有爱,缺少爱,他(她)就会变得自卑,甚至孤僻,不再相信自己。
在成年之后,我们受到各种道德层面与理性层面的约束,被诸如我们应该怎么样,我们要去怎么样,可结果呢?我们总是在内心深处体验到自卑,因为自卑情绪的影响,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变得痛苦,我们的理性总是与我们的感性纠缠、打架,最后我们不得不体验着痛苦,过着自卑的人生。
3、紧张、焦虑
前面我们说过人生而弱小,我们要从父母那里获取我们生存下来的最初土壤,我们要学习并建立关系的最初模型,那么在缺少爱的这种成长环境下,我们就会变得紧张和焦虑,一个在童年期缺少爱的人,他(她)会觉得生活中处处充满了不确定性,甚至有潜藏的“危险”,这种心理表现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紧张、焦虑。
人除了生而弱小之外,还总是在寻求一种确定性,对于成长过程中受到父母用心呵护、关爱的孩子,他(她)由于确定了父母的这种爱,知道父母一直在自己身边,无论发生什么,父母都在守护着他(她),所以他(她)不容易体验到紧张、焦虑的情绪,反之那些经常得不到父,母回应,缺少父母关爱的人就很容易变得紧张、焦虑。
第2个回答  2020-11-21

1、个性冷漠

原生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作为孩子最亲密关系的监护人需要给予足够的关爱和引导,如果都没有时间关心孩子很容易引起性格孤僻,缺少依赖感和安全感。在长大后多表现为个性冷漠,不愿与人接触,更习惯于同自己交流。喜欢独来独往,在他的思想认知里自己本身就是常常被人忽略的存在。对待问题不会寻求他人的帮助,鲜少建立人际交流,心中充满了孤独感。

2、对身边的人缺乏信任

在孩子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家庭给予的教育十分重要,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家里。从拥有孩子那一刻起父母便出现了不可推卸的责任感,每一种行为、习惯、思维、概念都将对孩子的思想产生浸染和熏陶。情感上的交流是最为细腻且重要的,在孩子的世界里抚养人的理念是判定一切是非的标准,他会遵循父母的要求来建立自己的观点。

倘若父母只带给孩子威严和要求,幼小的内心会缺少温情的东西,只会更武断和绝对的追求目标以赢得肯定。即便长大后可以在某些方面取得令人佩服的成绩,内心也会充满了失落和寂寞,表现为总是对身边的人缺乏信任,难以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3、缺少爱的表达

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表达有很多的途径,可以是最直接的言语表达,也可以是一个亲密的拥抱,一个温暖而坚定的眼神,甚至一个紧握的拳头,这些肢体行为配合的方式是传递内心情意很好的方式。如果父母不给予孩子关爱和在乎的表达,孩子通常也无法体会和表达。或者他们成长以后会对人忽冷忽热,难以分辨他人情谊的真假性,对交友以及情感的需求度很低。

电影松子的一生就是对此类情况最为真实的写照,在她的世界里:只要别人给予她一点点的好,哪怕只有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她都会觉得弥足珍贵,继而把希望寄托在别人那里。分寸感是他们思维里较为模糊的概念,倘若逐步掌握好情感的尺度,人际关系的能力便会自然恢复。

第3个回答  2020-11-21
1、没有安全感

童年时期缺爱的人,成年之后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没有安全感,于是他(她)会是敏感、猜疑的,因为在他(她)的潜意识里隐藏着最初的内在关系模式,在那个模式里面缺少了回应,缺少了关爱。

于是在成年之后的各种关系里他(她)不会体验到幸福,对于普通的人际关系,他(她)觉得难以应对,不能很好的处理,更别说亲密关系了,由于这种心理上的缺乏安全感,使得他(她)总是把别人“推开”,他(她)的敏感和猜疑在不断地破坏现存的各种关系,与此同时自己也时刻体验着孤独。

2、自卑

人生来都是弱小的,不自信的,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他(她)是有生命,有意识的,于是他(她)要寻找一种确定性,他(她)要相信自己不会受到威胁,他(她)要确认自己是有价值的存在,而这一切的外在反应就是“爱”,来自父母和其他周围人的爱才是上述存在的表征,如果没有爱,缺少爱,他(她)就会变得自卑,甚至孤僻,不再相信自己。

在成年之后,我们受到各种道德层面与理性层面的约束,被诸如我们应该怎么样,我们要去怎么样,可结果呢?我们总是在内心深处体验到自卑,因为自卑情绪的影响,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变得痛苦,我们的理性总是与我们的感性纠缠、打架,最后我们不得不体验着痛苦,过着自卑的人生。

3、紧张、焦虑

前面我们说过人生而弱小,我们要从父母那里获取我们生存下来的最初土壤,我们要学习并建立关系的最初模型,那么在缺少爱的这种成长环境下,我们就会变得紧张和焦虑,一个在童年期缺少爱的人,他(她)会觉得生活中处处充满了不确定性,甚至有潜藏的“危险”,这种心理表现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紧张、焦虑。

人除了生而弱小之外,还总是在寻求一种确定性,对于成长过程中受到父母用心呵护、关爱的孩子,他(她)由于确定了父母的这种爱,知道父母一直在自己身边,无论发生什么,父母都在守护着他(她),所以他(她)不容易体验到紧张、焦虑的情绪,反之那些经常得不到父,母回应,缺少父母关爱的人就很容易变得紧张、焦虑。
第4个回答  2020-11-21
从小缺少家庭关爱的人,长大后会显得很自卑而且 自私自利 也不知道关心别人,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但是他们如果通过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话也会有所改变的你可能恐惧失败、拒绝、孤单、不够好、被遗弃、不被爱、失控,以及许多未知因素。我们的恐惧既可能固化我们,也可能促使我们出现不适应性行为,例如,适应不良型完美主义,取悦性强迫行为,以便获得掌控感。如果干预未能得以恰当地实施,成年之后会有很高的概率经历童年时期遗留下来的相同症状。接下来会是另外几种应对机制,它们可能是从童年期发展出来的,并带入成年期(或者是在成年期发展出来的)。我们并非要提供一份包括所有情况的详细清单,但是,会呈现几种普遍情况:对自己和他人的消极观念在之前的章节中我们讨论过,不安全依恋型个体能够发展出对自己和他人的消极观念。对他人的消极观念的特征是:低信任以及不合理信念的恐惧,即认为其他所有人都是不安全的。对自己的消极观念的特征是:低自我信任、低自尊、低自我价值感、高自我憎恨以及非理性信念下的高自我批评,即认为自己是糟糕的、无价值的、肮脏的和其他相似的消极认知。强迫自立这一模式常见于回避型依恋个体之中,这类个体对控制有强烈需求。这一特征常常根植于对他人的低信任。不善委托的能力同样会抑制亲密关系和同伴关系的形成,因为这类个体的内化思维是「我可以自己完成它」。处于强迫自立模式的个体常常将自己放置于自我诱导性孤立处境,因为对于强迫自立模式个体,他人是不相关的,只有自己(自我)是相关的。这一点同样可以归结为以防对他人产生失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