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残疾人,关注残运会征文(800字以内)

如题所述

关怀他们,不是可怜!关心别人胜过一切.跟他们在一起,不要总是强调什么什么好,其实对他们来说有些事情是他们非常难做到的,我们可以从侧面替他们想想,更好的维护他们的利益.前提是不要可怜他们.并不是说没有同情心,同情心是有,但是要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之上才能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 同学位,老师们: 你们知道昨天是什么日子吗?也许很多人不知道昨天这个日子有什么与众不同,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一天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星期天。而对残疾人来说,这一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这是我国的第十五个“全国助残日”。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自1991年5月15日起施行。残疾人保障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1992年,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也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12月3号为“国际残疾人日”。每年的助残日都有一个主题,今年“助残日”的主题是“平等共享,促进残疾人就业”。也就是让我们平等对待每一个残疾人,让广大残疾人参加工作,生活致富,共奔小康。 残疾一般可以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五种类型。据统计,目前全球共有各类残疾人6亿多,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0%,其中80%分布在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各类残疾人总数达6000多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也就是说20个人中就有一个残疾人。其中我国残疾儿童少年约有625万人。约有0岁-6岁残疾儿童140万名,每年新增0岁-6岁残疾儿童约近20万名,其中智力残疾所占比例最高。所以我们身边正有许多残疾人等着你的帮助,当你知道了这个日子时,请你向身边的残疾人伸出你的援助之手,让他们与我们一起享受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快乐。也希望这种关爱不仅仅是在这个日子才进行,每个小朋友应该时刻关心身边的残疾人。 我们身边的广大残疾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辛勤劳动、顽强拼搏,不仅为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而且实现了自己壮丽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我国广大残疾人所表现出来的顽强精神和美好情操,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我国残疾人数量之多,涉及到五分之一的家庭,牵动着两亿残疾人亲属的心。残疾人状况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残疾人及其家庭生活,而且也事关整个社会发展和稳定。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残疾人、重视残疾人事业。残疾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关注和重视。近十多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致力于改善残疾人状况,颁布了残疾人保障法,建立健全各级残联组织,开展自强与助残活动。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残疾人生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社会对残疾人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残疾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为祖国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残疾人是社会平等的一员,他们同样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因此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残疾人。 但残疾人由于自身功能障碍,社会上还有一部分人对残疾人歧视、偏见,使他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许多困难,或受到侵害,使他们成为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更是一个需要关心和帮助的弱势群体。目前,全国3000万贫困人口中,残疾人占到三分之一以上,也就是说还有1000万左右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尚得不到保障;多数残疾人尚未得到基本的康复服务;残疾儿童特别是盲、聋哑、弱智儿童入学率远低于健全儿童少年,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2年,全国特殊教育学校达到1624所,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3322个,在校生近57万。但全国尚有数十万残疾儿童因贫困失学或辍学。另外,残疾人就业机会少,就业率低;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残疾人问题仍然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关心残疾人的困难,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两张对比的照片:一张是一位拄着拐杖的残疾人在为人理发,一张是一个四肢健全的人蜷缩于街头一角伸手乞讨。同样是为了生活,两个人的目的相同,但方法却完全不一样。小朋友们认为这两个人中我们应该向谁学习?是啊,我们应该学习热爱劳动,自食其力的理发者。其实自古以来,有许许多多残疾人自学成才,自强不息,他们身残志不残,如战国时期的孙膑下肢残疾,却写下了著名的《孙子兵法》;酷爱音乐的阿炳虽然是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但谱写出许多名曲,《二泉映月》就是其代表作品;张海迪是当代身残志不残的典范,她坐在轮椅上写下许多著名作品,现在是全国政协委员;我们浙江省岱山县怀慈小学六年级学生张建华是一位失去两只手臂的14岁男孩,但他靠顽强的毅力,用橡皮筋将笔系在自己的断臂上学写字。他6岁时被子高压电线击倒失去双臂,他用橡皮筋将笔帮在断臂上写字,但是相当疼痛,然而张建华仍坚持每天写三个小时,用去420米长的橡皮筋,有我们跑道2圈多长,终于学会了写字,还学会了穿插衣,洗脸烧饭烧菜,生活基本能自理,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体育劳动也表现突出,连跑步、立定跳远都能达标;我们海宁市也有许多残疾人创业的动人事迹,原海宁高级中学的周月峰也在小学时因高压电线失去双臂,但他迎难而上,克服种种困难,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浙江大学历史系,现在正攻读研究生了。当然还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他们残而不废,身残志坚,体现了生命的价值和尊严。我们对他们肃然起敬的同时,每个小朋友想想,自己是一个健康人,更应该珍惜现有的学习条件,学习他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学习他们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努力学习,刻苦学习,听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次作业,每一次锻炼,每一次值日。 同学们,很多事情在我们看来是举手之劳,对他们来说却是一种奢望。给残疾人一个搀扶只需你付出一只手的力量,给他们一个公交车上的座位只需你付出多站一会儿的辛苦,爱护他们的专用设施只需你付出绕一点弯路的时间。关爱残疾人是全社会的责任,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不只是在今天,而是在每一天。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献出爱心,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扶残助残的传统美德,给残疾人更多关爱和帮助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17
关怀他们,不是可怜!关心别人胜过一切.跟他们在一起,不要总是强调什么什么好,其实对他们来说有些事情是他们非常难做到的,我们可以从侧面替他们想想,更好的维护他们的利益.前提是不要可怜他们.并不是说没有同情心,同情心是有,但是要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之上才能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 同学位,老师们: 你们知道昨天是什么日子吗?也许很多人不知道昨天这个日子有什么与众不同,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一天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星期天。而对残疾人来说,这一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这是我国的第十五个“全国助残日”。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自1991年5月15日起施行。残疾人保障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1992年,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也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12月3号为“国际残疾人日”。每年的助残日都有一个主题,今年“助残日”的主题是“平等共享,促进残疾人就业”。也就是让我们平等对待每一个残疾人,让广大残疾人参加工作,生活致富,共奔小康。 残疾一般可以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五种类型。据统计,目前全球共有各类残疾人6亿多,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0%,其中80%分布在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各类残疾人总数达6000多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也就是说20个人中就有一个残疾人。其中我国残疾儿童少年约有625万人。约有0岁-6岁残疾儿童140万名,每年新增0岁-6岁残疾儿童约近20万名,其中智力残疾所占比例最高。所以我们身边正有许多残疾人等着你的帮助,当你知道了这个日子时,请你向身边的残疾人伸出你的援助之手,让他们与我们一起享受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快乐。也希望这种关爱不仅仅是在这个日子才进行,每个小朋友应该时刻关心身边的残疾人。 我们身边的广大残疾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辛勤劳动、顽强拼搏,不仅为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而且实现了自己壮丽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我国广大残疾人所表现出来的顽强精神和美好情操,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我国残疾人数量之多,涉及到五分之一的家庭,牵动着两亿残疾人亲属的心。残疾人状况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残疾人及其家庭生活,而且也事关整个社会发展和稳定。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残疾人、重视残疾人事业。残疾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关注和重视。近十多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致力于改善残疾人状况,颁布了残疾人保障法,建立健全各级残联组织,开展自强与助残活动。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残疾人生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社会对残疾人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残疾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为祖国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残疾人是社会平等的一员,他们同样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因此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残疾人。 但残疾人由于自身功能障碍,社会上还有一部分人对残疾人歧视、偏见,使他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许多困难,或受到侵害,使他们成为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更是一个需要关心和帮助的弱势群体。目前,全国3000万贫困人口中,残疾人占到三分之一以上,也就是说还有1000万左右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尚得不到保障;多数残疾人尚未得到基本的康复服务;残疾儿童特别是盲、聋哑、弱智儿童入学率远低于健全儿童少年,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2年,全国特殊教育学校达到1624所,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3322个,在校生近57万。但全国尚有数十万残疾儿童因贫困失学或辍学。另外,残疾人就业机会少,就业率低;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残疾人问题仍然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关心残疾人的困难,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两张对比的照片:一张是一位拄着拐杖的残疾人在为人理发,一张是一个四肢健全的人蜷缩于街头一角伸手乞讨。同样是为了生活,两个人的目的相同,但方法却完全不一样。小朋友们认为这两个人中我们应该向谁学习?是啊,我们应该学习热爱劳动,自食其力的理发者。其实自古以来,有许许多多残疾人自学成才,自强不息,他们身残志不残,如战国时期的孙膑下肢残疾,却写下了著名的《孙子兵法》;酷爱音乐的阿炳虽然是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但谱写出许多名曲,《二泉映月》就是其代表作品;张海迪是当代身残志不残的典范,她坐在轮椅上写下许多著名作品,现在是全国政协委员;我们浙江省岱山县怀慈小学六年级学生张建华是一位失去两只手臂的14岁男孩,但他靠顽强的毅力,用橡皮筋将笔系在自己的断臂上学写字。他6岁时被子高压电线击倒失去双臂,他用橡皮筋将笔帮在断臂上写字,但是相当疼痛,然而张建华仍坚持每天写三个小时,用去420米长的橡皮筋,有我们跑道2圈多长,终于学会了写字,还学会了穿插衣,洗脸烧饭烧菜,生活基本能自理,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体育劳动也表现突出,连跑步、立定跳远都能达标;我们海宁市也有许多残疾人创业的动人事迹,原海宁高级中学的周月峰也在小学时因高压电线失去双臂,但他迎难而上,克服种种困难,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浙江大学历史系,现在正攻读研究生了。当然还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他们残而不废,身残志坚,体现了生命的价值和尊严。我们对他们肃然起敬的同时,每个小朋友想想,自己是一个健康人,更应该珍惜现有的学习条件,学习他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学习他们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努力学习,刻苦学习,听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次作业,每一次锻炼,每一次值日。 同学们,很多事情在我们看来是举手之劳,对他们来说却是一种奢望。给残疾人一个搀扶只需你付出一只手的力量,给他们一个公交车上的座位只需你付出多站一会儿的辛苦,爱护他们的专用设施只需你付出绕一点弯路的时间。关爱残疾人是全社会的责任,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不只是在今天,而是在每一天。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献出爱心,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扶残助残的传统美德,给残疾人更多关爱和帮助吧!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关注残运会,关爱残疾人”。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北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让人至今难忘。就在昨天,2010年12月12日,万众期待的广州亚残运会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这是继广州亚运会后又一次体育的盛会,是属于残疾人的节日。
亚残运会的前身是远南运动会,2006年11月27日,远南运动会正式更名为亚洲残疾人运动会。换言之,本届广州亚残运会是有史以来的第一届亚残运会。
本届广州亚残会将会有19个竞赛项目,预计约有3000名运动员和900名技术人员参会。中国代表团总人数为631人,他们将参加广州亚残运会全部19个大项的比赛,其中保龄球项目是首次参赛。代表团中的运动员人数为448人,年龄最大的运动员49岁,最小的15岁,平均年龄23.6岁,年龄在25岁以下的有300人,占运动员总数的67%。
广州举办亚残运会,是为了让亚洲的残疾人运动员们获得一次极为宝贵的交流的机会,也是让残疾人运动员们展现自己强大的力量,展现出他们一点也不比正常人差。广州举办亚残运会同样也给中国人乃至全亚洲人一个关怀残疾人的好机会,他们可以在亚残运会期间提供给残疾人运动员周到的服务,让他们感受这个世界的温暖。
本届亚残运会提供的各项服务设施也是相当齐全,不仅有舒适的住房,优雅的居住环境,还有适合残疾人通行的通道和营养搭配均衡的食物等等,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残疾人运动员更好更快乐的比赛,赛出成绩,赛出风采。
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想着去帮助残疾人,让他们知道他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社会,我们都会竭尽所能地帮助他们,努力让他们生活得和正常人一样。我们可以在自己居住的社区呼吁关心残疾人,也可以在网络上建立网站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关爱残疾人的重要性。
大家都知道,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广州亚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取得了199枚金牌,119枚银牌,98枚铜牌的傲人成绩,可谓空前绝后。就在昨天,广州亚残运会顺利闭幕,中国代表团取得了185金,118银,88铜的傲人成绩。我们应该为他们自豪,更应该敬佩他们奋勇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
谢谢大家,我的讲话完了。
第2个回答  2011-04-10
从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开始了我们独特的人生旅程,,体验着生活中的五彩缤纷的事物,时而起时而落,爱就像一个跳动的音符,与我们一路同行。当我们享受这美好的生活时,你可知道,这个世界,还有许多人都享受不了生活的美好,大自然的热情。他们就是----残疾人。残疾人在一些人的眼里,是一些卑微低贱的人,人们见到他们时,不但不帮助他们,还在他们的背后对他们指指点点,指手画脚,那他们取乐。你可知道你一些微不足道的动作,对他们的心灵上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吗?残疾人也是人!不要一种种原因去排斥他们,回头想想,这些对他们身上的变化,也不是他们自愿的,如果不是一些原因的话,他们会变成这样吗?海伦-凯勒说过:“世界上最美的事物,不一定能用眼睛看到或用手摸到。他们是必须用心灵去感应的。”的确是这样,虽然他们。身体上有一些的缺憾,但是他们的生活也是多姿多彩的,他们的生活也是有快乐存在的。贝多芬出生贫寒,从小随父亲学音乐,8岁开始演奏,50岁耳朵失聪了,可他有伟大的理想。努力的克服各种困难。经过他的努力,贝多芬一生中创作了许许多多的作品,深受世界各国人们的喜爱,他的成就对同时代以及以后欧洲音乐艺术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鼓励一些残疾人的毅力,国家创办下了,“残运会”,让那个世界各国的残疾人能够有生存的方向,也有斗争激烈的方向的理智,所以在2011年10月期间,举行,残运会。我们要学着去包容每一个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也是都有缺陷的,所以我们要放开眼光,看看这个世界。我们也要关注残运会,帮助残疾人加油,也要关爱残疾人,从这开始,学着去关爱每一个人。
或:
关怀他们,不是可怜!关心别人胜过一切.跟他们在一起,不要总是强调什么什么好,其实对他们来说有些事情是他们非常难做到的,我们可以从侧面替他们想想,更好的维护他们的利益.前提是不要可怜他们.并不是说没有同情心,同情心是有,但是要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之上才能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 同学位,老师们: 你们知道昨天是什么日子吗?也许很多人不知道昨天这个日子有什么与众不同,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一天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星期天。而对残疾人来说,这一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这是我国的第十五个“全国助残日”。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自1991年5月15日起施行。残疾人保障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1992年,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也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12月3号为“国际残疾人日”。每年的助残日都有一个主题,今年“助残日”的主题是“平等共享,促进残疾人就业”。也就是让我们平等对待每一个残疾人,让广大残疾人参加工作,生活致富,共奔小康。 残疾一般可以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五种类型。据统计,目前全球共有各类残疾人6亿多,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0%,其中80%分布在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各类残疾人总数达6000多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也就是说20个人中就有一个残疾人。其中我国残疾儿童少年约有625万人。约有0岁-6岁残疾儿童140万名,每年新增0岁-6岁残疾儿童约近20万名,其中智力残疾所占比例最高。所以我们身边正有许多残疾人等着你的帮助,当你知道了这个日子时,请你向身边的残疾人伸出你的援助之手,让他们与我们一起享受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快乐。也希望这种关爱不仅仅是在这个日子才进行,每个小朋友应该时刻关心身边的残疾人。 我们身边的广大残疾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辛勤劳动、顽强拼搏,不仅为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而且实现了自己壮丽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我国广大残疾人所表现出来的顽强精神和美好情操,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我国残疾人数量之多,涉及到五分之一的家庭,牵动着两亿残疾人亲属的心。残疾人状况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残疾人及其家庭生活,而且也事关整个社会发展和稳定。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残疾人、重视残疾人事业。残疾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关注和重视。近十多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致力于改善残疾人状况,颁布了残疾人保障法,建立健全各级残联组织,开展自强与助残活动。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残疾人生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社会对残疾人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残疾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为祖国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残疾人是社会平等的一员,他们同样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因此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残疾人。 但残疾人由于自身功能障碍,社会上还有一部分人对残疾人歧视、偏见,使他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许多困难,或受到侵害,使他们成为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更是一个需要关心和帮助的弱势群体。目前,全国3000万贫困人口中,残疾人占到三分之一以上,也就是说还有1000万左右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尚得不到保障;多数残疾人尚未得到基本的康复服务;残疾儿童特别是盲、聋哑、弱智儿童入学率远低于健全儿童少年,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2年,全国特殊教育学校达到1624所,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3322个,在校生近57万。但全国尚有数十万残疾儿童因贫困失学或辍学。另外,残疾人就业机会少,就业率低;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残疾人问题仍然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关心残疾人的困难,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两张对比的照片:一张是一位拄着拐杖的残疾人在为人理发,一张是一个四肢健全的人蜷缩于街头一角伸手乞讨。同样是为了生活,两个人的目的相同,但方法却完全不一样。小朋友们认为这两个人中我们应该向谁学习?是啊,我们应该学习热爱劳动,自食其力的理发者。其实自古以来,有许许多多残疾人自学成才,自强不息,他们身残志不残,如战国时期的孙膑下肢残疾,却写下了著名的《孙子兵法》;酷爱音乐的阿炳虽然是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但谱写出许多名曲,《二泉映月》就是其代表作品;张海迪是当代身残志不残的典范,她坐在轮椅上写下许多著名作品,现在是全国政协委员;我们浙江省岱山县怀慈小学六年级学生张建华是一位失去两只手臂的14岁男孩,但他靠顽强的毅力,用橡皮筋将笔系在自己的断臂上学写字。他6岁时被子高压电线击倒失去双臂,他用橡皮筋将笔帮在断臂上写字,但是相当疼痛,然而张建华仍坚持每天写三个小时,用去420米长的橡皮筋,有我们跑道2圈多长,终于学会了写字,还学会了穿插衣,洗脸烧饭烧菜,生活基本能自理,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体育劳动也表现突出,连跑步、立定跳远都能达标;我们海宁市也有许多残疾人创业的动人事迹,原海宁高级中学的周月峰也在小学时因高压电线失去双臂,但他迎难而上,克服种种困难,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浙江大学历史系,现在正攻读研究生了。当然还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他们残而不废,身残志坚,体现了生命的价值和尊严。我们对他们肃然起敬的同时,每个小朋友想想,自己是一个健康人,更应该珍惜现有的学习条件,学习他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学习他们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努力学习,刻苦学习,听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次作业,每一次锻炼,每一次值日。 同学们,很多事情在我们看来是举手之劳,对他们来说却是一种奢望。给残疾人一个搀扶只需你付出一只手的力量,给他们一个公交车上的座位只需你付出多站一会儿的辛苦,爱护他们的专用设施只需你付出绕一点弯路的时间。关爱残疾人是全社会的责任,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不只是在今天,而是在每一天。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献出爱心,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扶残助残的传统美德,给残疾人更多关爱和帮助吧!

参考资料:范文+原创 OK?

第3个回答  2011-04-16
从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开始了自己独特的人生历程,体验着生活的五彩斑斓。爱,就像一个跳动的音符,与我们一路同行。当我们享受着美好的生活时,你可知道,这个世界,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享受不了生活的美好,大自然的热情。他们就是——残疾人。
残疾人在人们的眼里是一些低贱的人。人们见到残疾人,不但不帮助他们,反而对他们指指点点,拿他们取乐。你可知道你一些微不足道的动作,对他们的心灵上,尊严上有多大的伤害吗?残疾人也是人啊!要不是种种原因,他们现在能这样?
海伦。凯勒说过:“世界上最美的事物,不一定能用眼睛看到或用手摸到,他们是必须用心灵去体会的。”的确是这样,残疾人虽然身体上出现了一点缺陷,但他们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生活也有快乐。
贝多芬出生贫寒,从小随父亲学音乐,8岁开始演奏,50岁耳朵失聪了,可他有伟大的理想,克服种种困难。经过他的努力,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他的成就对同时代及以后欧洲音乐艺术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
张海迪5岁就瘫痪了。可她并没有放弃过活着,她不断进取,学习了日语、德语、英语和世界语。她还尽力帮助周围的青年,鼓励他们热爱生活,珍惜青春,努力学习为人民服务,为祖国的兴旺发达献出自己的光和热。不少青年在她的鼓励下考取了大学。张海迪在轮椅上唱出了生命之歌:一个人的生命的价值在于为祖国的富强,为人民的幸福而勇敢开拓,无私奉献。这种种都说明残疾人并不比我们弱。
只要有生命的存在,人生就有希望。让我们去体贴残疾人,关心残疾人,学习残疾人吧!
关爱残疾人的文明新风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盛况再现:圣火刚在“鸟巢”点燃,由衷的赞美之声就响彻环球。世人不仅为这场“视觉盛宴”的“宏伟绚丽”、“梦幻诗意”所倾倒,更为其张扬的坚毅顽强、折射的人性光辉所震撼。如此精彩的开场,无疑将使残奥会史上规模空前的这次盛会,得到空前的关注;无疑将激励残奥健儿们创造出空前的佳绩,在今后的十几天里写下辉煌的篇章。同时,也无疑会像北京奥运会那样,给中国、给世界留下丰厚的遗产。
其实,不须待北京残奥会的大幕落下,这笔巨大的“遗产”已然铺陈在我们面前,已然在造福千家万户。
残奥会已进入奥林匹克大家庭近50年,在残奥赛场上,残疾人运动员像身体健全的运动员一样,品味竞争之烈,欣赏体育之美,点亮理想之光,分享运动之乐,用摄人心魄的勇气极大地丰富了奥林匹克重在参与的平等精神。但由于对比赛设施要求不同等原因,同年同城举办的两个奥运会,一直采用各自筹办的方式。北京是第一个执行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会协议的举办城市,不仅开一个组委会同时筹办两个奥运会之先河,而且响亮地提出“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口号,从而在“奥运会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克雷文语)上镌刻了令人振奋的内容。
7年来,正是“两个奥运”的同时筹办,极大地推进了北京乃至全中国城市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使残疾人出行更加便利。这期间,北京市出台了《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条例》,新建城市道路、公共设施普遍配套建设了无障碍设施;无障碍设施重点改造项目达6000多项,投入资金6亿多元。据统计,2001年以来,北京市共实施了1.4万多项无障碍改造项目,无障碍设施建设总量相当于过去20年的总和。
“两个奥运”的同时筹办,不仅让北京市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也让全北京乃至全国人民对残疾人的生活和保障关注度持续“升温”。根据中国残联公布的数字,2007年,全国通过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使535.9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顺利完成中国残联专项彩票公益金残疾人康复项目任务,19万贫困残疾人受益;全国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各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共计2125个,在建项目共计285个,筹建项目共计318个。在鼓励促进残疾人就业方面,去年7月起又对政策作出调整,大幅度扩展了享受税收优惠的单位,明确规定了“国家实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当年,全国城镇新安排39.2万残疾人就业,农村残疾人就业达到1696.5万人。
由此可见,中国倾力奉献的“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就是要以生命的名义,创造出真正平等、完整的人类盛会,让高贵的人性在世界畅行无阻。
而这一举措,在过去的7年里,已经带动中国社会对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提升了中国社会人文关怀的整体水平,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今,北京残奥会比赛已全面展开,可以肯定地说,4000余残奥选手的奋勇拼搏,将带来一场自强不息、引发人们深化对生命思考的“精神盛会”,必将对更多的残疾人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对全社会关爱残疾人的文明新风产生更强劲的促进作用。
同样精彩
北京残奥会圣火2008年8月28日点燃,这标志着北京残奥会大幕徐徐拉开。
经历过奥运会的辉煌和激烈竞争以及色彩纷呈的画面,有些人对残奥会或许会觉得比赛的观赏性要降低不少。残疾人和正常人的体育竞技自然有所区别,但是相同的是,他们也在追求“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崇高目标。
其实,你只要稍微了解一些残疾人运动员的经历,了解他们比正常人付出了更多的汗水和泪水,你的心头就会不由自主地发颤,你的眼泪就会夺眶而出,你就会由衷的承认,他们,就是生活中的强者。
每一个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坎坷。他们中有些人是先天残疾,有些人是后天不幸遭遇各种各样从天而降的灾难,在经历过生命的低谷之后,他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站起来,迎接生命的挑战。残疾人运动员,几乎百分之百的都不是职业选手。因此,他们一没有充裕的时间去进行训练,二缺乏资金的保障去购置训练器材和服装等必需用品。他们付出的努力除了身体上与正常运动员的差距外,还有许许多多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是,他们坚持了下来,并走到今天,走到奥运会的赛场。
“鸟巢”、“水立方”,因为有残奥运动员,而同样精彩。对待残疾人运动员,我们应该付出更多的爱,他们不仅是我们的兄弟姐妹,而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自强不息,他们敢于做生活中的强者,都奏出了一曲高亢激越的生命交响曲的宏伟乐章。
残奥会,除了精彩的比赛,我们还能读到无数催人泪下、催人奋进的故事。我们更深地体会到:爱,应该献给每一个人;爱,时时刻刻在我们心里;爱,温暖着生活的每一天。只要有爱,我们这个世界,我们人类的生活,一定会更美好
第4个回答  2011-04-17
残疾人在人们的眼里是一些低贱的人。人们见到残疾人,不但不帮助他们,反而对他们指指点点,拿他们取乐。你可知道你一些微不足道的动作,对他们的心灵上,尊严上有多大的伤害吗?残疾人也是人啊!要不是种种原因,他们现在能这样?
海伦。凯勒说过:“世界上最美的事物,不一定能用眼睛看到或用手摸到,他们是必须用心灵去体会的。”的确是这样,残疾人虽然身体上出现了一点缺陷,但他们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生活也有快乐。
贝多芬出生贫寒,从小随父亲学音乐,8岁开始演奏,50岁耳朵失聪了,可他有伟大的理想,克服种种困难。经过他的努力,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他的成就对同时代及以后欧洲音乐艺术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
张海迪5岁就瘫痪了。可她并没有放弃过活着,她不断进取,学习了日语、德语、英语和世界语。她还尽力帮助周围的青年,鼓励他们热爱生活,珍惜青春,努力学习为人民服务,为祖国的兴旺发达献出自己的光和热。不少青年在她的鼓励下考取了大学。张海迪在轮椅上唱出了生命之歌:一个人的生命的价值在于为祖国的富强,为人民的幸福而勇敢开拓,无私奉献。这种种都说明残疾人并不比我们弱。
只要有生命的存在,人生就有希望。让我们去体贴残疾人,关心残疾人,学习残疾人吧!
关爱残疾人的文明新风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盛况再现:圣火刚在“鸟巢”点燃,由衷的赞美之声就响彻环球。世人不仅为这场“视觉盛宴”的“宏伟绚丽”、“梦幻诗意”所倾倒,更为其张扬的坚毅顽强、折射的人性光辉所震撼。如此精彩的开场,无疑将使残奥会史上规模空前的这次盛会,得到空前的关注;无疑将激励残奥健儿们创造出空前的佳绩,在今后的十几天里写下辉煌的篇章。同时,也无疑会像北京奥运会那样,给中国、给世界留下丰厚的遗产。
其实,不须待北京残奥会的大幕落下,这笔巨大的“遗产”已然铺陈在我们面前,已然在造福千家万户。
残奥会已进入奥林匹克大家庭近50年,在残奥赛场上,残疾人运动员像身体健全的运动员一样,品味竞争之烈,欣赏体育之美,点亮理想之光,分享运动之乐,用摄人心魄的勇气极大地丰富了奥林匹克重在参与的平等精神。但由于对比赛设施要求不同等原因,同年同城举办的两个奥运会,一直采用各自筹办的方式。北京是第一个执行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会协议的举办城市,不仅开一个组委会同时筹办两个奥运会之先河,而且响亮地提出“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口号,从而在“奥运会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克雷文语)上镌刻了令人振奋的内容。
7年来,正是“两个奥运”的同时筹办,极大地推进了北京乃至全中国城市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使残疾人出行更加便利。这期间,北京市出台了《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条例》,新建城市道路、公共设施普遍配套建设了无障碍设施;无障碍设施重点改造项目达6000多项,投入资金6亿多元。据统计,2001年以来,北京市共实施了1.4万多项无障碍改造项目,无障碍设施建设总量相当于过去20年的总和。
“两个奥运”的同时筹办,不仅让北京市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也让全北京乃至全国人民对残疾人的生活和保障关注度持续“升温”。根据中国残联公布的数字,2007年,全国通过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使535.9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顺利完成中国残联专项彩票公益金残疾人康复项目任务,19万贫困残疾人受益;全国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各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共计2125个,在建项目共计285个,筹建项目共计318个。在鼓励促进残疾人就业方面,去年7月起又对政策作出调整,大幅度扩展了享受税收优惠的单位,明确规定了“国家实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当年,全国城镇新安排39.2万残疾人就业,农村残疾人就业达到1696.5万人。
由此可见,中国倾力奉献的“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就是要以生命的名义,创造出真正平等、完整的人类盛会,让高贵的人性在世界畅行无阻。
而这一举措,在过去的7年里,已经带动中国社会对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提升了中国社会人文关怀的整体水平,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今,北京残奥会比赛已全面展开,可以肯定地说,4000余残奥选手的奋勇拼搏,将带来一场自强不息、引发人们深化对生命思考的“精神盛会”,必将对更多的残疾人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对全社会关爱残疾人的文明新风产生更强劲的促进作用。
同样精彩
北京残奥会圣火2008年8月28日点燃,这标志着北京残奥会大幕徐徐拉开。
经历过奥运会的辉煌和激烈竞争以及色彩纷呈的画面,有些人对残奥会或许会觉得比赛的观赏性要降低不少。残疾人和正常人的体育竞技自然有所区别,但是相同的是,他们也在追求“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崇高目标。
其实,你只要稍微了解一些残疾人运动员的经历,了解他们比正常人付出了更多的汗水和泪水,你的心头就会不由自主地发颤,你的眼泪就会夺眶而出,你就会由衷的承认,他们,就是生活中的强者。
每一个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坎坷。他们中有些人是先天残疾,有些人是后天不幸遭遇各种各样从天而降的灾难,在经历过生命的低谷之后,他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站起来,迎接生命的挑战。残疾人运动员,几乎百分之百的都不是职业选手。因此,他们一没有充裕的时间去进行训练,二缺乏资金的保障去购置训练器材和服装等必需用品。他们付出的努力除了身体上与正常运动员的差距外,还有许许多多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是,他们坚持了下来,并走到今天,走到奥运会的赛场。
“鸟巢”、“水立方”,因为有残奥运动员,而同样精彩。对待残疾人运动员,我们应该付出更多的爱,他们不仅是我们的兄弟姐妹,而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自强不息,他们敢于做生活中的强者,都奏出了一曲高亢激越的生命交响曲的宏伟乐章。
残奥会,除了精彩的比赛,我们还能读到无数催人泪下、催人奋进的故事。我们更深地体会到:爱,应该献给每一个人;爱,时时刻刻在我们心里;爱,温暖着生活的每一天。只要有爱,我们这个世界,我们人类的生活,一定会更美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