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容到底改变了什么?

如题所述

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三试,考官马伊琍直接问身旁的女孩,你鼻子整得疼吗?一句话把自己送上了热搜。

她也曾经公开说过,整容的考生不能收,因为会给年轻人树立坏榜样,而做演员接受自己最重要。但尴尬的现实是,马伊琍的同行里,无论演技高低,没动过脸的反而才是让观众无比珍惜的少数。

不止有出镜需要的演员群体,整容在普通人中的接受度也明显升高。《2017年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这一年国内选择通过医美改善容貌的人比2016年同比增多42%,远高于7%的全球增速,中国成为全球医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我们找4名用医疗技术手段改变自己容貌的人聊了聊。他们有人通过变美收获了自信,也有人因手术失败陷入一次又一次修复面容的恶性循环。和他们聊过之后发现,整容对一个人最大的影响不仅在于重塑了外表,更在于改变甚至颠覆了内心深处的自我认知。 

我可能和你们别的采访对象都不一样,我以前从来不觉得自己丑,也没动过整形的念头,但是阴差阳错走到今天,我做了10次17项整容手术,脸上有12颗钉子固定脸型。你能看到的部分除了耳朵,几乎都是假的。

我做的第一个手术说起来有点难以启齿,是缩胸手术,因为我的胸实在太大了,以至于我在青春期要忍受别人的指指点点。我从来没有穿过吊带衫,没有下水游过泳,甚至连跑步都很困难。

缩胸手术严格意义上不算整形,而是一种矫正。但是很不幸,我的手术失败了,一侧乳房组织缺失坏死,没有乳头,打开纱布的那一刻,我看到自己的胸部是黑色的。当时我才23岁,没恋爱没结婚,后面的人生怎么办?只能继续四处求医想修复,但问遍了国内的大小医院,都做不了这种手术。

就在我很绝望的时候,朋友给我推荐了一个韩国的综艺节目叫《let美人》,里面有个案例和我的情况很像,修复得特别完美。当年大家对韩国的整形技术可以说有一种迷信,我像找到救命稻草一样兴奋。当时《let美人》的报名已经结束了,我又看到国内的东方卫视和韩国的KBS一起合作的节目叫《许愿清单》,正在国内招募选手送到韩国去接受手术。我一想,媒体为了节目效果,肯定会找最好的医院最好的医生,我完全信赖一点都没有顾虑就去了。

节目肯定是要广告效应的,胸部修复得再好也不能展示给人看,他们帮我的条件是要给我做额外的面部整形。我当时的心态是既然韩国技术这么好,动就动了也没什么,没想到成了我又一个噩梦的开始。

整容不像别的手术,可以通过各种明确的数字指标衡量效果。它有个尴尬的恢复期,我做完手术一个月就觉得鼻子有点歪,但当时还没完全消肿,去找医生他们会说再过几个月就好了。一直等到三个月后,完全不肿了,但我的脸扭曲得更严重了,鼻子和下巴向两个不同的方向歪着,下嘴唇不受控制地向右牵扯,整个下巴都是麻木的。我以为我会变仙女,没想到最后成了脸着地。

整容失败是个很难鉴定的事情,医院会说鼻子歪了不算失败,它又没溃烂,就陷入没完没了的扯皮。从那以后,我不得不一边在异国维权,一边又继续接受修复手术。至今我出现在公共场合都要和人群保持一定距离,因为我怕谁在我身边不小心撞一下,我的鼻子就会歪掉,又得进医院。

回国以后我加了几个微信群,接触到很多和我一样遭遇的女孩,才知道整容这个行业有多混乱。

我至今都觉得错不在整容本身,我并不反对整容。当今的社会就是一个颜值即正义的社会,相同的条件下,好看的人就是会获得更多自信和机会,我想这一点没人否认。但是正因为大家都有求美之心,变美是一个很大的产业,才更容易被利用。

我想和姑娘们说的是,整容没问题,但是你要明白自己真正的缺点在哪儿,需要怎么改善,不能人云亦云,别人都垫鼻子你也垫鼻子,更不能听咨询师忽悠。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只听咨询师说,就是拿自己的身体做实验,结果一定和你想象中不一样,就陷进一开始整就停不下来的魔咒里了。

因为我之前上过节目讲自己的经历,会有很多妹子来找我咨询和求助。接触了这么多人,我最大的一个感叹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的审美都被塑造得很单一,觉得只有饱满的额头高挺的鼻子和尖下巴才是美的。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你想如果把巩俐送到韩国去做一个欧式大平行,她还是巩俐吗?

整容不是为了让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可惜很多姑娘都不知道,包括以前的我。

“对现代女性来说,

整容并不等于整容脸” 

除了术后消肿恢复半个月不能出门,做双眼皮手术对我来说,是一件几乎没什么门槛的事。

在这之前,我实施过的项目有戴牙套、近视眼手术、光子嫩肤、纹眉毛和眼线;在这之后,我心心念念的项目还有下颌缘吸脂和垫鼻基底,等再秃一秃,或许还要加上个植发。这些家庭梦想被我列在一个叫“自我提升”的文件夹里,和看书、健身一样,都是让自己变得更好的途径。

我爱看微整类的公众号,时常在睡前研究那些“不知道哪里整了但就是更好看了”的女明星的脸,看看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地方。越看越觉得,怎样对待自己的脸其实是生活态度和审美的体现,扬长避短,找到自己的特色——整容并不等于整容脸。

我爸妈就很开明,他们尊重并且支持我的决定。我画不好眉毛,经常画成一个囧字,老爸赞助让我去纹了眉毛和眼线。双眼皮手术也是在老妈鼎力支持下完成的。曾在手术室工作的老妈体现出了超人般的行动力,即我回家飞机落地不到两小时,她已经带着我坐在了诊室里。

长期的知识储备早已在我心中描摹了清晰的模板——我要做扇形双眼皮,褶皱从眼头处开始,窄窄一条即可,这样符合我的东方骨骼可能会长出来的样子,比较自然,眼珠露出也不多不少,不会好像瞪眼,显凶。

我也提供了实践中的模板给医生,平时化妆常会用美目贴给自己贴双眼皮,偶有几次满意的留影——当然这种情况极其少见,时常两眼不对称和永远在拉扯眼皮才是日常。

与医生的沟通共计耗时不到5分钟,我拒绝了医生开眼角的提议,医生瞄了一眼我的照片,就一脸“好了我明白了你别废话了”的样子,把我带进了手术室。

不到半个小时,手术结束了,镜子里的我眼皮肿着,被埋进去的线勒出了一道痕迹,我拥有了双眼皮。但是好宽啊,一个个网红肉条般的双眼皮在我脑中被迅速调取,完蛋了,好后悔,我扣上帽子夺门而出。

神奇的是,度过了越来越肿的恢复期,我的眼皮开始逐渐消肿,双眼皮越来越小、越来越自然起来,逐渐趋近于我想要的理想状态,至少已经击败了80%我自己用美目贴粘的情况了。

从有做双眼皮的打算到做完之后上班,我主要接触到两种声音:一种是“啊不需要做啊你本来就很美”,另一种是“你整容了你要变成整容脸了”。

千篇一律的网红脸、动不动就“丑女大翻身”的电视桥段留下了太多的刻板印象,仿佛整容就是对自己不满意,整过容就会判若两人,人生轨迹也会由此不同。

这放在上世纪90年代的韩国或者对上镜极其有要求的演艺圈或许有可能,但对于我们普通人,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的女性来说,当技术提供了让自己变得更美、更好的可能,为什么不去试试呢?当然,前提是自己深思熟虑后做出的选择,就像买包犒劳自己无可厚非,出于跟风、虚荣买大牌炫富就有待商榷了。

“颜值社会,

为什么不做(整)呢?” 

我是一个男生,从小就很爱美,身边人都见怪不怪,我对别人的眼光也没所谓。

我第一次做整形手术是在大一,6年前。选择做手术是因为我的缺点靠别的方法解决不了:单眼皮天生特别单,而且很容易肿,前一天晚上多喝两口水第二天就会变泡(pāo)泡(pāo)眼,鼻子小时候摔过,是扁塌的驼峰鼻,你都不知道我多羡慕别人水汪汪的大眼睛,所以一满18岁能自己签手术同意书我就去做了。

当然看过再多案例,真上手术感觉还是不一样的。我以为我会非常淡定,但是当麻醉针真的接触到皮肤的那一刻,还是不自觉地整个身体都紧张起来,心快从胸腔跳出来了。

有的人做完手术是不敢照镜子的,但是我第一时间就照了,心情就两个字——吓到。鼻子还好,眼睛肿得我只能看到一条缝,眼皮上是紫红色还挂着血迹,中间一条深不见底的刀痕。我大叫着问医生:我还要保持这个状况多久!他给我开了点消炎药回去吃,3天以后没有那么肿了,我才放下心来。

1个月以后我就恢复得很好了。增添自信是一定的,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是,很多人看我做得效果不错,私下来找我咨询,问我做了什么项目,花了多少钱,甚至有不认识的学弟学妹通过我身边的人要到我的微信加我。可以说因为整容,我从一个不起眼的人变成了非常受欢迎的人,这也促使我毕业以后进入这个行业。

我现在就在北京一家微整形的诊所做店长。所谓微整形和“整容”还是有明显的分界线的,我们管这个叫“快餐美容”,很多小白领趁着午休时间就可以来打个瘦脸针什么的。

最近就是我们接待客人的一个高峰期,因为正在艺考,女生们要做做水光针显得皮肤好,男生为了更上镜用玻尿酸打一打鼻子和下巴来塑塑型都是有的。特别是男性客户这两年明显在变多,占到三成左右。还有就是暑假和过年前人都会很多,回家前来打打瘦脸针做做抗皱,被亲戚朋友夸年轻漂亮,谁都会高兴的对吧!

我觉得现在的社会就是一个颜值社会,科学技术进步到这个程度,能用一些手段让自己变美,更自信,神采奕奕,为什么不做呢?当然前提是你要能把握住那个度,千万不要夸张。很极端地把整容当改变命运途径的客户我也见过,怎么说呢,大家自己对自己负责,就是这样。

“花200万整容,

但真正满意的手术为0” 

从2015年6月进行第一台整容手术到现在,我用掉了两本护照,出入日本近20次,陆续见了几十个医生,做了十几场手术,花掉了近200万人民币的费用,可是效果却一言难尽——说实话,心情蛮复杂的。

以前,我对自己颜值的评价还蛮高的,读文科班时也算小美女级别,之所以要整容,是因为我闺蜜的点醒。

那时因为读书比较辛苦,我也比较放纵,体重一度达到了130斤,一个机缘巧合,我在学校社团认识了一个男生,他常叫我去干一些重活儿,对我的态度也非常恶劣。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受到过这种待遇。我跟闺蜜哭诉,听完我的遭遇,她沉默了一会儿,说:“颜值的问题吧。”

刚开始,我挺不以为然的,但还是留意了一下,平时会拍一些照片,再拿去和网上搜到的网红照片对比,这才发现颜值差距好像是有点大,于是开始对自己的形象不满意,怎么看怎么丑。然后我就想,那我要整容。

我行动力超强,动了念头后立刻着手联系日本那边,找翻译找医生,当年6月就专程飞去日本开始第一次整容了。

日本整容技术不错是公认的,因为像新垣结衣啊、石原里美啊,都是整得看不出痕迹又很漂亮。而且日本的医生比较保守,比如说切骨头,你可以切1cm,国内的医生很可能直接就切了1cm,一次就到极限的话,万一出现问题就坏了,日本的医生一般就先给你切个0.5cm,下次手术再做个0.3cm之类的,再加上也没听说日本会像韩国的整容一样有很多黑幕。

现在想想,保守和安全的目标是实现了,效果这个目标却没有实现。整形是一件非常主观、个性化、细致的事情,因此满意率是非常非常低的。以我自己来说,200万的花费,十几台手术,真正完全满意的——0。

第一个难关就是语言的问题。我找的第一个翻译C,向我强烈推荐一位医生做埋线,说对方是大神,而且使用最新研发的蛋白线,更加抗衰老。我一听就心动了,虽然价格是最贵的,也还是毫不犹豫地去了。可要说效果怎么样,我只有3个字:没效果。 

埋线后,线头经常跑出来,来来回回修复了好多次,每次的复诊费和翻译费都免不了的。做完真的非常失望,一两个月之后还是这个状态,我就开始崩溃了。

但是我还是抱有一念希望,当时医生说会再做另一个手术,做完就好了。后来C陪我去复诊,和医生沟通过后,医生说我不适合做后续手术了。我有点懵,问:“所以是叫我维持现在这个样子吗?”“对啊,就是这样子。”医生回复。唯一的希望破灭了,我当场就崩溃了,大哭起来。那是我第一次因为整容的事情哭。

第二个难关就是疼痛了。日本这边大部分整容的手术没有太多痛苦,只有一个,就是做自体隆鼻。这个手术的方案是从耳朵后面切下一块筋膜填充到鼻子里,因为手术时间比较长,出来后我的尾椎非常痛,坐立不安了一星期。更痛苦的是耳朵一碰到就是钻心的疼,大概一个月我都不敢朝着那只耳朵的方向睡,因为血液水分都集中在一边,导致那半边脸很肿。

还有就是后遗症。任何手术都有一定后遗症,哪怕是双眼皮这种,上翻时会觉得眼皮有点重,但和别的相比,这简直微不足道了。我的后遗症就非常多,比如做了鼻翼之后,两边是有两块凹陷的,嘴上问题就更多了,眼睛也有问题,像是不对称啊、呼吸困难啊,有些是无法描述的,如果自己没有经历过,根本想象不出来那种状态。

但要是说起有没有后悔过整容,我的回答是:从来没有。这个话题我曾经跟一位女翻译聊过,她是比较反对我继续做手术的,因为她觉得我长得还可以,她曾经对我说:“你看你,这么多手术折腾掉这么多钱,颜值高了几分?”我告诉她,也许后面的手术还是会不满意,最多也就是白折腾了,是有一些损失,但我不能接受现在的自己,我不能这样生活下去,所以我别无选择。因为我非常坚定,她也就不再劝阻了。

接下来一年的计划我已经定好了:我要修复。我会先做唇部的手术,然后修复颧骨和下巴,再修复鼻子,最后拉皮。

至于我对整容的看法,就是你的底子真的要很好,然后微调一下。不过不要抱太大希望,开心就好了,就是这种状态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02
越来越美的自己,越来越多的机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