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主义的罗伊斯与绝对唯心主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7

在1870年左右,出现了一个横跨欧洲和北美的哲学复兴。新黑格尔主义“在美国最大的代表乔赛亚·罗伊斯(1855—1916)在1885年发表的首部著作《哲学的宗教方面》就力图在科学事实的世界中为宗教找到一席之地”。在美国使黑格尔哲学受到注意且开始传播的现实社会因素是南北战争。战前布罗克迈尔和哈利斯于1859年在圣路易斯创立了“康德俱乐部”,主要是阅读和讨论康德、费希特、谢林特别是黑格尔的哲学著作。
战后,该俱乐部于1886年改名为“圣路易斯哲学学会”,扩大了对黑格尔哲学的研究。19世纪90年代初,唯心主义体系所引起的热情逐渐冷却,但此时美国哲学家罗伊斯以其颇丰的著作和“绝对”论证阻止了唯心主义的颓势。
在1885年的第一本哲学著作《哲学的宗教方面》中,罗伊斯在分析错误的可能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关于绝对的论证。他通过阐明错误的性质和它之所以产生的先决条件来分析错误的可能性,认为错误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判断没有符合它意欲指向的对象。但是,我所意欲指向的对象永远是我所要指向的,这是不会错的,那么错误如何发生?除非存在着一个更具包容性的思想,它真正知道判断的对象之所是,以及关于这个对象的判断本身是否符合于对象,在此基础上,方能清晰地看到错误的发生。又因为发生错误的可能性情况是无限的,所以,这个更具包容性的意识也必定是无限的,罗伊斯称其为“绝对”。简言之,罗伊斯的观点即错误的存在和知识之可能,在于领会必有彻底而完全之真理的存在。
这个著名的“错误的可能性”的论证开启了美国绝对唯心主义发展的罗伊斯时代。1895年8月,罗伊斯和霍伊森等哲学家围绕“无限和绝对,个体和共同体”等问题展开辩论。
罗伊斯通过关于错误的可能性分析得出的“绝对”概念,在这场辩论中遭到霍伊森和沃森的强烈反对。霍伊森是多元主义者,他认为每个个体都是始源性的存在,而罗伊斯的绝对却消抹了个体的存在。沃森也是多元主义者,他强调个体而不是单一的、主导的绝对,他鼓励个体将自身思考为目的,而社会理应是其支撑。在他们看来,罗伊斯的绝对作为一个单一共同体规定着个体,他们追问罗伊斯,个体在绝对当中的性质及地位。
罗伊斯确实为在《哲学的宗教方面》中关于个体和绝对的关系过于仓促的表达而不安。他的解决方案是从强调“绝对知者”的理智方面转向强调意志。这方面的考量,受到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的启发。意志的世界是评价的世界,在其中,个体意志能够统一于一种共同的启示或反思的公共性当中,个体的自由只有通过有意识地超越自身参与到绝对的生活(即共同的目的)中才能实现。罗伊斯还指出,霍伊森等人的多元主义过于强调个体将会导致一种“碎片”式情况的出现,而这样的个人主义将是道德的地狱。罗伊斯认为,如尼采那样的英雄式的个人主义注定无效,而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体的身份和目的才能得到理解和实现。
关于无限性问题是他们争论的另一个核心。辩论各方都同意绝对(或上帝)必然是超越于任何存在的范畴。但如果绝对通过有限个体来表达,那么这些有限个体也就要具有无限性。罗伊斯并未清楚地表述在绝对的无限当中,有限意识如何能够完成向无限绝对的神圣意识的转化。罗伊斯对无限性的思考体现在他对数理逻辑的终生兴趣中。在后来的哲学发展中,他认为每个个体都是一个无限的表象系统,并在一个无限的绝对当中将自身连接到上帝。个体本质上是伦理范畴,其道德属性使之具有独立性,通过连接到绝对意志而使个体获得了表现。
罗伊斯将经验与个体的实在性考虑进他的哲学中,使他能够更公正地对待有限世界的实在性。同时他表现出一个绝对唯心主义者的魄力:敢于对事物作出整体性的断言。在他看来,依赖于探索进程的只是“想要成为的东西”,而他则相信,肯定存在着某种确定的“应当”,而一个无所不包的心灵就能为所有的“想要成为”找到确定的根据,这个“绝对”使有负责任的道德生活成为可能。
作与君主同样的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