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镀镍光亮剂的生产过程中镀层容易烧焦是怎么回事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4-08
在使用电镀镍光亮剂的生产过程中,经常会碰到的问题就是镀镍层的结合力不好而不能够很好地满足工件的外观、质感、容易烧焦、耐腐蚀等多方面的性能。
主要有以下5个原因:
1、前处理不良。主要表现在除油不干净或除油后水洗不干净,容易造成镀镍层发花,严重时镀层会起泡。另外酸活化槽有铜、铅杂质的影响或酸洗过渡也会导致工件的镀层结合力不好。
2、镀液的pH值偏高。镀液中硼酸含量不足时,会使镀液的pH值升高,在电流密度较大时,阴极上析氢会导致局部pH值升高而形成碱式碳酸钠与镍共沉积,造成镀镍层脱皮。
3、镀液温度太低而电流密度太大。镀液温度低,金属离子的扩散速度较慢,在电流密度较大时容易造成金属界面的浓差极化增大而产生碱式碳酸镍。另外,镀液温度低而电流密度大,镀层的内应力较大,会造成镍层的结合力不好。

4、镀液中的杂质较多。电镀镍光亮剂含量过高或有机杂质过多会使镀层发脆而起泡。铜杂质过多会置换到金属表面而造成镀层的结合力不好;而铁杂质过多会使镀液的的pH值不稳定形成氢氧化铁夹杂在镀层造成镀层结合力不好。
5、其他操作不当。镀镍过程中产生双性电极或断电时间过长而导致镀层的结合力不好。
工件镀层结合力不好会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应注意工件的前处理以及镀液参数的管控,避免工件出现结合力不好的现象,也能够更好的使用电镀镍光亮剂。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