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往大往小说都行,我坐等大牛来宏观解读。我个人观点则是:太能摆阔,花钱如流水,而且没培养出合格继承人,最后破产了。(关于官位继承上的内容,可以看其他答主的答案哈,说的很好。)当然这里可能还要牵扯到很多其他因素,但总的来说,钱的入不敷出很重要,最后的抄家只是个重击,加速了灭亡而已。三代而亡,这已经算是个规律了。一代立下汗马功劳,积累下原始资源,二代长大时一代还没死,二代自然也就能受着一代的余热继续维持,三代则完全没经历父辈的艰苦奋斗,不仅如此,还刚好是在一代年老,开始溺爱孙辈的时候出生,如果一代没有这个远见去培养三代,二代的能力不匹配一代的成绩,三代再不争气,那这个家族自然就完蛋了。很多人觉得贾府的鼎盛是在红楼梦的第几几回,实际上,贾府鼎盛是在贾政他们小时候,红楼梦剧情开始的时候,贾府就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元春封妃,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我不讨论皇帝继位站队方面的政治因素,毕竟第一红楼梦真的是没怎么牵扯这方面的内容,第二是原型的曹家也算不上是在政治斗争中落败的(不然他们可就不是抄家那么简单了)。主要说财政问题,红楼梦里真的是铺垫了太多太多贾府的经济变化。当然我不讨论不代表我坚决否定哈,推测也没问题。我主要以曹雪芹写出来的内容来说,至少曹雪芹认为财政和后继无人是很重要的原因,所以花了大篇幅去写。王夫人感慨过贾敏出阁前那才真是大家闺秀,如今的贾府小姐待遇比不得贾敏一半。薛家一开场就是衰落状态,有钱是有钱,但远不是丰年好大雪的级别,宝钗曾说“我家难道是没富过的,如今又怎样呢?”袭人早期和家里人说,在贾府做丫头,吃穿用度都和主子一般,然而抄检大观园时,王熙凤却提出不如借此机会开除一些丫头,也好省下用度,王夫人便感慨“咱们家的女孩儿竟然都和别人家的丫鬟强一些了”(大意),这两句全然相反的话,中间才隔了多长呢?(补充,这里多少也有俩人地位不同所以对比角度不同的因素哈。)开篇秦可卿生病,王熙凤便劝,家里有多少人参吃不得?后面再要人参,还得贾母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老人参,可是仔细一看,放得太久,已经不能用了。前八十回快结束的时候,甚至白米饭都是卡着人头做的,谁多吃一口就只能吃梗米了,不然就吃人家的剩饭。宁国府过年收租,明显收到的东西已经不够多了,宁府不用养老太太,也没那么多姑娘少爷,勉强还能忍,贾珍和贾琏一起嘀咕了几句荣国府的情况,那真是旁人都眼见着它亏空。林黛玉、薛宝钗、探春、王熙凤,更是不知道明着暗着说了多少次家里要没钱的问题,如果不是万不得已,王熙凤恐怕也犯不上联合鸳鸯去当老太太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