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入编也分等级的吗?

如果我在初中入编成功,以后可以进入高中当教师的吗?

分等级。

事业单位编制中一般包括三类人员

一、管理人员,也称职员,如单位负责人,行管人员,从事单位管理工作;

二、专业技术人员,就是拿职称工资的人员,如正高、副高、中级、助理、技术员等;

三、工人,从事单位后勤或其他辅助性工作,分技术工和一般工,如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和普通工。

岗位类别:

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以下简称三类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

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确定,控制标准如下:

(1)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

(2)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

(3)主要承担技能操作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

(4)事业单位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两类岗位,应该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5)鼓励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逐步扩大社会化服务的覆盖面。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本实施意见和行业指导意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结构比例的具体控制标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事业编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4

分等级。

事业单位编制中一般包括三类人员:

一、管理人员,也称职员,如单位负责人,行管人员,从事单位管理工作;

二、专业技术人员,就是拿职称工资的人员,如正高、副高、中级、助理、技术员等;

三、工人,从事单位后勤或其他辅助性工作,分技术工和一般工,如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和普通工。

区别:

1、工资:三类人员执行事业单位三类不同的工资(职员工资、职称工资和工人工资)标准。

2、性质: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一般都是干部性质,工人是工人性质。

3、在医疗服务标准上,包括住院条件、用药等级、医药费的报销比例等等方面,干部都比群众高。

4、在养老标准上,干部比群众高出许多,而且干部级别越高,这种差距也就越大。例如,达到一定级别的干部可以享受离休待遇,而且有政府专设的老干部局为其服务。

扩展资料

机构的等级

也就是说,管理工作:

管理职务的最高级别和结构比例,按照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隶属关系和有关干部人事管理和权力的规定确定。

副部长的位置,目前部长级组合部门水平位置,副省级领导职位,部门级别职位,部门工作水平,文章的一部分,这篇文章的一部分,这篇文章的一部分,这篇文章的一部分,这篇文章的一部分,这篇文章的一部分,相应的总参谋部员工第十级管理职位。

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和隶属关系,根据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确定事业单位各级管理岗位的数量。

2.技术职务:

最高职级的比例和专业技术职务的构成应根据职务、规格、所属单位、专业技术等级等因素确定,并按照现行的《专业技术职务和行业管理指南》执行。

专业技术高级职位分为7个级别,即1至7个级别。高级专业和技术职务为1至4级,副高级职务为5至7级。中级岗位分为三级,八至十级;初级员额分为三个职等,即11至13个职等,其中13个为工作人员职等。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高级和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暂适用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的有关规定。具体改革办法,结合职称制度改革的深化,另行制定。

的比例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和初级职位,高级的不同层次,中级和初级职位,和不同结构的比例控制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和行业特点,功能,规格、机构的从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

国家对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比例的总体控制目标为1:3:6。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结构优化的要求,合理的配置,使该地区,高级专业技术机构,中间,和高级,主要职责之间的中间,入门级职位之间的不同等级之间的比例控制标准和措施。

各级人事部门和公共机构的主管部门应严格控制专业技术职位的比例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总数,和公共机构应当严格执行经批准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

专业技术职务是国家设立的特殊职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事业编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27

分等级。

事业单位编制中一般包括三类人员:

一、管理人员,也称职员,如单位负责人,行管人员,从事单位管理工作;

二、专业技术人员,就是拿职称工资的人员,如正高、副高、中级、助理、技术员等;

三、工人,从事单位后勤或其他辅助性工作,分技术工和一般工,如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和普通工。

区别:

1、工资:三类人员执行事业单位三类不同的工资(职员工资、职称工资和工人工资)标准。

2、性质: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一般都是干部性质,工人是工人性质。

3、在医疗服务标准上,包括住院条件、用药等级、医药费的报销比例等等方面,干部都比群众高。

4、在养老标准上,干部比群众高出许多,而且干部级别越高,这种差距也就越大。例如,达到一定级别的干部可以享受离休待遇,而且有政府专设的老干部局为其服务。

扩展资料:

事业单位的等级

即管理工作:

管理岗位的最高级别和结构比例,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和权力的有关规定确定。

当前部长级职务,副部长级职位,部门级别职位,副省部级领导岗位,部门级别岗位,部门级别岗位,部分文章水平,部分文章水平,部分文章水平,部分文章水平,部分文章水平,部分文章水平,和一般职员对应员工在第一个十水平的管理职位。

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和隶属关系,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确定事业单位各级管理岗位的人员数量。

2技术职务:

最高年级和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确定按照功能、规格、从属、专业技术水平和其他因素的机构,并依照当前有关规定专业技术职位和行业管理的指导意见。

专业技术高级职位分为7个级别,即1至7个级别。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包括1至4级,副高级职务包括5至7级。中级岗位分为三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职位分为三个级别,即11至13个级别,其中13个是工作人员级别的职位。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高级和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暂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的有关规定执行。具体改革办法,结合职称制度改革的深化,另行制定。

之间的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以及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之间的结构比例,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和行业特点,和机构的功能、规格、从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不同结构的比例控制。

国家对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的总体控制目标为1:3: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机构结构,总结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优化结构的要求,合理的配置,使该地区,部门高级专业技术机构,中间,与高级、中级初级职务之间、初级职务内部不同层次结构之间的比例控制标准和措施。

各级人事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严格控制专业技术职务比例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总数,事业单位要严格执行核定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

专业技术职务是国家设立的特殊职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事业编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9-11
是有所谓的等级的,不过在教师编制中成为“职称”。职称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又细分为12个具体等级。高级:1-7;中级:8-10;初级:11-12。刚刚考入教师编的统一都是初级职称12级。
如果本人有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是可以到高中任教的。追问

听说特岗待三年的话,可能得到入编。那如果我在初中担当特岗老师的话,是不是入编等级也是初级的呢

追答

特岗教师三年服务期内没有编制,工资主要由国家财政拨款和县财政补助组成。但保险公积金由当地财政负责。三年服务期满 特岗教师转为正式教师,三年服务期可作为教龄和评职称的凭证。
聘任期满后,如果有空编是可以在进行考试合格后得到编制。如果考入编制也是初级职称。

追问

嗯嗯 好的

谢谢解答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9-12
入编教师,属于事业单位,有职称等级,一到十三级,考的初中编制,如果管理规范是必须交初中的,除非重新考追问

听说特岗待三年的话,可能得到入编。那如果我在初中担当特岗老师的话,是不是入编等级也是初级的呢

追答

一般入编从员级开始,也就是13级,如果是本科以上转正就为12级,要是在入编以前你就评过中二或者其他级别也是认可的

追问

那这样子的话,是不是意味着如果我想从初中教师进阶为高中教师的话,需要提高一下入编的等级,需要再次考试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