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的英雄事迹(短篇)百度知道【十万火急】

我们班要出一期新滴黑板报,要一篇英雄事迹,无论是哪个人的英雄事迹都可以,不过要短的,黑板板块太多了==所以要超超超短的~拜托了各位哥哥姐姐。

李大钊同志1889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那时,中国正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和封建 统治愈益腐朽而造成的深重灾难之中,国家和民族濒于危亡的边缘。进入二十世纪,辛亥革命爆发、新文化运动涌起,特别是五四运动的发生,使中国社会出现了曙光初现的变化。李大钊同志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走上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1913年,他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1916年回国后,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抨击旧礼教、旧道德,向封建顽固势力展开猛烈斗争。他和他的战友们改造旧中国的决心和激情,有力激发了当时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和进取精神。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同志备受鼓舞,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和演讲,热情讴歌十月革命。他以敏锐的眼光,深刻认识到这场革命将对二十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也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他自己的觉悟得到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且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1919年,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李大钊同志热情投入并参与领导了五四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和运动之后,他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做了大量工作。他在《新青年》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1920年3月,李大钊同志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秋,他又领导建立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李大钊同志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同志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地区党的工作,在北方广大地区领导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党的组织。1922年8月到1924年初,他受党的委托,几次往返于北京、上海、广州之间,同孙中山先生商谈国共合作,为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他领导北方党组织发动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军阀斗争,猛烈冲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和北洋军阀统治。   1927年4月,在反动军阀的白色恐怖中,李大钊同志在北京被捕入狱。他受尽各种严刑拷问,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惨遭反动军阀杀害,牺牲时年仅38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5-21
马健,男,14岁,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后,马健的班上有6名同学未能从教室中撤出。下午救援时,马健和同学发现了被掩埋在废墟中的向孝廉,一起施救了几次,都没有成功。晚上,他自己冒着大雨,悄悄回到学校,蜷缩着身子钻进废墟,用双手将一块块砖头刨开、运出去,又钻进去,再钻出来,匍匐着身体一趟又一趟。手磨破了,腿脚渐渐地不听使唤,但他没有放弃。大约四五个小时过去了,双手血肉模糊的马健终于把向孝廉从废墟里刨了出来。紧接着,他又开始寻找其他幸存者。凭着打火机微小的火光,他看到有两位同学被水泥板压住,但没有大型工具无法营救。他立即赶到尚未倒塌的学生食堂,给他们找来水,帮助两位同学坚持。
第2个回答  2012-02-28
由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纪念李大钊诞辰115周年学术研讨会将于2004年10月大钊同志诞辰之际召开,会址在河北(地点另行商定),规模约在百人以内,并确定学术研讨会的中心主题为:李大钊与中国现代新文化建设。
李大钊既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也是一位学贯中西、继往开来、名重当世的学者。他无论作为革命家、思想家,研究探索中国人民的解放道路问题,还是作为学者、教授,研究探索中国学术思想文化的革新与创建新文化的问题,都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统一、思想性与革命性统一的品格。李大钊生活在东西文化思想激烈碰撞、冲突、交融和新旧文化思潮激烈动荡、斗争、转型的20世纪初叶,这一时期,各种学术文化思潮斑驳迷离,他以学者的睿智与革新者的勇气,始终站在先进学术、文化思潮的前头,尤其是在他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的进程中,他的文化思想、学术理论研究,更是“月异岁新,与时俱进”,代表着现代中国新文化的前进方向。
纵观中国现代学术思想文化发展史,李大钊是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思想体系当之无愧的开创者和先驱。他开创性的理论研究工作,在哲学、社会科学众多研究领域,留下了丰硕的成果。其中不少精彩的创见,对今天仍不失其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
因此,利用一次学术盛会,相对集中地疏理、总结、研究、讨论李大钊对中国现代新文化建设的杰出贡献和历史地位是很必要的,也是很有意义的。研讨会的主办方希望对李大钊这方面的研究能有所突破。提出此次学术研讨会以《李大钊与中国现代新文化建设》为主题,是说这是会议的中心议题,并非会议的全部。其它有关李大钊方面的研究论文,会议一概欢迎。
本次学术研讨会邀请与会者,沿用征文遴选的办法,凡提交论文者,经筹委会学术委员会评审达到相当水平的,即正式邀请参加会议。
征文截稿期限定于2004年8月30日(理事会理事和特约稿件除外)为止,并希望于2004年1月中旬前,将准备撰写的论文选题及文章要旨通知李大钊研究会办公室。并敬请各地李大钊研究会和本会理事给予鼎力支持,帮助在各地组织、约请会内外学者撰稿。

参考题目:
1.李大钊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贡献与地位及其对当代学术文化建设的理论价值。
2.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的思想理论、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化思想建设的贡献与深远影响。
3.李大钊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引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历史性贡献,及其所进行的开创性研究工作、理论建树与深远影响。
4.李大钊对中国现代新文化建设的思想理论贡献及历史地位。
5.李大钊对新文化运动的杰出贡献及其所代表的前进方向。
6.李大钊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文化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与贡献。
7.李大钊的学术思想品格。
8.李大钊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变化及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的确立。
9.李大钊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学术思想的批判、继承与发展及其与近、现代学者的比较研究。
10.李大钊对西方文化的研究态度及其与同时代学者的比较研究。
11.李大钊的东、西方文明比较研究及其所呼唤的建立第三种新文明的内涵。
12.李大钊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及其重要价值与启示。
13.李大钊与新文化运动时期其他代表人物的比较研究。
14.李大钊与《新青年》等刊物的专题研究。
15.李大钊在哲学、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文化教育、道德伦理以及新闻、图书馆等学科领域中的开拓性工作、理论建树及其学术地位与影响(希望学者分科的作深入的具体研究与分析)。
16.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研究态度。
17.李大钊研究、实践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的思想及其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巨大贡献。
18.李大钊研究、探索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的巨大贡献。
19.李大钊主张理论研究、革命工作应“月异岁新、与时俱进”的哲学思想及理论实践。
20.北伐战争时期李大钊在北方的外交、政治、军运活动,及其作出的重大贡献。
21.李大钊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及对中国实行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
22.李大钊伟大人格力量对当今共产党人的警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