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这三句话的出处

如题所述

  出自: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了治学经验,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西风刮得绿树都凋谢了,表示当前形势很是恶劣,之所以独上高路,在于他感觉到只有他能爬上高楼,而且此时处境有些艰难,此种艰难多来自于胸怀天下的责任和自我修为的不足,有了着层境界,说明他已经具备普通人难以企及的眼界高度。居高临下看到远方看到天尽头,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望尽天涯路,几许苍凉,更多的则是内心生出的豪气壮志,说明有了排除干扰不为暂时的烟雾所迷惑的决心。通过自己已有眼界。他坚信自己能看到形势发展的主要方向,能抓住斗争的主要矛盾。这是能取得成功的基础。并坚定了继续攀登的决心。这一境界是立志、是下决心,只有具备了这个条件才会有第二、第三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三句话的前提是在格物致知上已经有了一定造诣。在深层次上还有一个心理上的递进关系,只是不太明显,有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感受。,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才成为可能,
  第二种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描述如何为此决心而努力奋斗。人瘦了、憔悴了,但仍不悔初衷。无论遇到何种何样的困难,始终坚持奋斗,继续前进,为了成就事业,舍去再多也在所不惜。执着地追求,忘我地奋斗。进取的路途上没有平坦大道,更多的是艰难险阻,他敢于进取,而且善于等待。
  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格物致知。同时修心修心,个人觉得与三忍之隐忍有些关联,君子知时而动,等待时机,同时修心修身弥补自我不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动作上与第一种境界不同,几乎是同步的,由于奋斗而带来的身形憔悴在描述上侧重点不同而已。
  三种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在经过长时间周折,经过长期的磨练之后,他逐渐成熟起来,并且取得了一些成功,能力上,别人看不到东西他能明察秋毫,别人不理解的事物他能豁然领悟惯通。在事业上继续稳扎稳打,豪不骄傲,长养浩然正气,势必用一生的时间,去创造更大的辉煌,用坦然与恬静去看待一切,用广阔胸怀去兵甲天下。

  原出处:
  1、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句词出自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登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仿佛世间的一切都已经浮云过世
  蝶恋花①
  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②
  罗幕轻寒,③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④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⑤
  山长水阔知何处。
  2、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柳永的《蝶恋花》

  这首词采用“ 曲径通幽 ”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伫倚危楼风细细”。说登楼引起了“春愁”。
  全词只此一句叙事,便把主人公的外在形象象一幅剪纸那样突现出来了。“风细细”,带写一笔景物,为这幅剪影添加了一点背景,使画面立刻活跃起来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极目天涯,一种黯然魂销的“春愁”油然而生。“春愁”,又点明了时令。对这“愁”的具体内容,词人只说“生天际”,可见是天际的什么景物触动了他的愁怀。从下一句“草色烟光”来看,是春草。芳草萋萋,尽还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愁恨的联绵无尽。柳永借用春草,表示自己已经倦游思归,也表示自己怀念亲爱的人。那天际的春草,所牵动的词人的“春愁”究竟是哪一种呢?词人却到此为止,不再多说了。“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写主人公的孤单凄凉之感。前一句用景物描写点明时间,可以知道,他久久地站立在楼头眺望,时已黄昏还不忍离去。“草色烟光”写春天景色极为生动逼真。春草,铺地如茵,登高下望,在夕阳的余辉下,闪烁着一层迷蒙的如烟似雾的光色。一种极为萋美的景色,再加上“残照”二字,便又多了一层感伤的色彩,为下一句抒情定下基调。“无言谁会凭阑意”,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登高远望的心情,所以他默默无言。有“ 春愁 ”又无可诉说,这虽然不是“春愁”本身的内容,却加重了“春愁”的愁苦滋味。作者并没有说出他的“春愁”是什么,却又掉转笔墨,埋怨起别人不理解他的心情来了。
  作者把笔宕开,写他如何苦中求乐。“愁”,自然是痛苦的,那还是把它忘却,自寻开心吧!“拟把疏狂图一醉”,写他的打算 。他已经深深体会到了“春愁”的深沉,单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排遣的,所以他要借酒浇愁 。词人说得很清楚 ,目的是“图一醉 ”。为了追求这“一醉”,他“疏狂”,不拘形迹,只要醉了就行。不仅要痛饮,还要“对酒当歌”,借放声高歌来抒发他的愁怀。但结果却是“强乐还无味 ”,他并没有抑制住“春愁”。故作欢乐而“无味”,更说明“春愁”的缠绵执着。至此,作者才透露这种“春愁”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他的满怀愁绪之所以挥之下去,正是因为他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 ”的纠缠,甚至心甘情愿为“春愁”所折磨,即使渐渐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决不后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才一语破的:词人的所谓“春愁”,不外是“相思”二字。
  这首词妙在紧拓“春愁”即“相思”,却又迟迟不肯说破 ,只是从字里行间向读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写到了,却又煞住 ,掉转笔墨,如此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千回百折,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相大白。词在相思感情达到高潮的时候,戛然而止,激情回荡,感染力更强了。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mo)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南宋辛弃疾的《青玉案》
  经过千百次的寻觅,终于在灯火冷落的地方发现了她。人们都在尽情的狂欢,陶醉在热闹场中,可是她却在热闹圈外;独自站在“灯火阑珊处”,充分显示了“那人”的与众不同和孤高。“众里寻她干百度”极写寻觅之苦,而“蓦然”二字则写出了发现意中人后的惊喜之情。这里作者以含蓄的语言,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活动。这首词先用大量笔墨渲染了元夕的热闹景象,最后突然把笔锋一转,以冷清作结,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造成了境界上的强烈反差,深化了全词的意境,而且很好地起到了加强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灯火写得愈热闹,则愈显“那人”的孤高,人写得愈忘情,愈见“那人”的不同流俗。

  青玉案
  南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