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武术家的故事。

是故事,不是生平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吕紫剑
吕紫剑老先生生于光绪19年,即1893年,湖北宜昌人士。多年来,深居简出的他从不愿过分张扬,只是偶尔参加一些和老年人有关的活动,而他与霍元甲曾有过的多年交往的经历更是鲜为人知。

“长江大侠”的由来

上个世纪30年代,上海是中国最重要的的商品集散地和转运港口,长江航线的水路运输航线也是中国当时最重要的经济命脉。当时在长江航线有十几家外国轮船公司,而民族产业只有民生航运公司一家。外国轮船公司在长江航线上横冲直撞,数百吨位乃至上千吨位的大船在航线上全速前进,丝毫不顾忌在航线附近作业的中国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船体及其掀起的巨浪撞翻、掀翻中国渔船、货船的事件时有发生,以牺牲中国人生命财产的代价换来了它们的“高航速、高效率”,也使顾忌重重的民族产业民生航运公司到了破产的边缘。

经人介绍,民生航运公司的董事长找到吕紫剑先生,请他想办法。怀着一腔爱国热血的吕紫剑和朋友们四处奔走呐喊呼吁,号召人们不坐外国船,同时将外籍轮船上的中国领航员、水手等中方人员都召集到了民生航运公司旗下,外国航运公司彻底停运。气急败坏的外国航运公司重金招来日本著名武士、浪人首领三井秀夫决一雌雄,立下生死契约,在宜昌校军场决斗,结果,将对方打得口吐鲜血,后重伤致死,一雪“东亚病夫”之国耻。中国人胜了!万众沸腾,民生航运公司当场聘请吕紫剑为公司副董事长。可是淡泊名利的吕紫剑婉言谢绝,但提出了一个条件:今后凡是持有他亲写路条的穷苦人找到民生航运公司乘船,公司要免收票款,并在到达目的地后送盘缠5块大洋,从此“长江大侠”吕紫剑先生的威名便传遍了大江南北。
1945年,吕紫剑一生中的另一件重要事件发生了。当时美国的马歇尔将军有个保镖,此人名叫汤姆.纽汉,是美国拳师,狂妄异常。他在重庆摆下了擂台,扬言要打败所有的中国人。此人虽狂妄,可手中倒的确有些真功夫。所以虽然挑战的好手不少,可一时间,都一一败在了汤姆.纽汉的手下。于是汤姆.纽汉更狂妄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不仅口出狂言,称中国功夫不过如此,更十分张狂地侮辱中国人为“东亚病夫”。吕紫剑获悉这一情况后大怒,于是找到蒋介石要求与此美国狂徒比武。在取得蒋介石及马歇尔同意后,吕紫剑与汤姆.纽汉签下比武生死状。当时许多人听说后都十分为他担心,更有人劝他放弃比武。但他都付之一笑。最终,两人比武的结果是,吕紫剑以八卦掌将汤姆.纽汉打倒,3日后汤姆.纽汉重伤不治身亡。吕紫剑为中国人出了一口气。
结识霍元甲

吕紫剑与常在北京天桥表演武术的“三‘三儿’”有交往。这三‘三儿’即沈三、包三和燕子李三,他们都会武术,经常干劫富济贫的事。当时在天津的霍元甲十分想结识“三‘三儿’”,但当时的武术界行规是,要结识他必须有人引荐。于是,霍元甲来到北京先来拜望吕紫剑,希望由吕紫剑引荐他认识“三‘三儿’”。而行规又是你要去拜望的人不管年纪多大,你都得称人为“兄”,着就有了当时至少有三十多岁的霍元甲称只有十几岁的吕紫剑为“兄”的经历…… 。

吕紫剑记得,当时他用“行话”问霍元甲:“你是要穿城而过,还是要绕城而过?”而霍元甲则用行规把衣领别进去,袖子挽一只,然后弯腰鞠躬说:“我既不是要穿城,也不是绕城,而是为拜兄而来……”

吕老还记得,当他、霍元甲和“三‘三儿’”5人最终坐在一起后,高兴得喝了一坛子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6-09
黄飞鸿VS李小龙,乍一看,觉得两者很像,都是武术家,都跟电影有不解之缘,都告诉大家男儿当自强。细细一比较,会发现如此不同。黄飞鸿生前落寞,李小龙生前风光无二。黄飞鸿的故事、形象来自后人的回忆,而李小龙的每个细节都是自己写下的,有史可查。

若不是李小龙晚生90年,两人相见,说不定会互相抱拳、比试一番,然后仰天长笑、称兄道
英名

黄飞鸿,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原籍南海禄舟村,1847年农历七月初九出生。其祖父黄泰,是洪拳名家陆亚彩的门徒。其父黄麒英,据传是晚清“广东十虎”之一,曾任镇粤将军所部兵技击教练。黄飞鸿拜师学武,成为当时著名教头。同时,黄飞鸿在广州开办“宝芝林”医馆近40年,传下弟子众多。黄飞鸿曾在著名爱国将领刘永福军中任职,在当时的武术家中无出其右,但在台湾战斗失利后,一无所有,晚年靠担任守卫、押镖过活,相当艰苦。1925年农历三月廿五去世,由女弟子邓秀琼出资殓葬。以黄飞鸿为题材的影片已拍摄100多部,他的故事通过关德兴、成龙、李连杰等的演绎,家喻户晓。

英姿

今天,佛山祖庙中的黄飞鸿纪念馆,有专人为游客表演醒狮和武术,让大家领略当年黄飞鸿的风采,可今天的这种讨喜在黄飞鸿当年可是谋生的手段。黄飞鸿生前落寞,生后留得美名。他是个武林高手,但是,他身边没有时髦的十三姨,佛山无影脚也不那么名震江湖;他能手舞洪拳以一敌十,但是,他却不能朝着十三姨舞着狮头,深情一笑。

作为丈夫的黄飞鸿

黄飞鸿只留下一张照片,除此,别无其他。关于黄飞鸿所有的英雄事迹都出自他的太太莫桂兰以及徒弟、徒孙的片言讲述。

电影里的十三姨是英雄要配美人的设计,不过,黄飞鸿也有一个现实中的美人,这就是他的四太太莫桂兰。两人的相识,民间有不同版本,但都带有传奇色彩。

有一种说法称,黄飞鸿和莫桂兰的伯父是好友,两人早已熟识。不过大家更愿意相信两人的偶遇充满了趣味。话说某日,南海叠沼乡庆祝神诞,邀请黄飞鸿赴会助兴。当时19岁的莫桂兰与人打赌,以百金赌注上台掌掴黄飞鸿。此时,台上正在表演的黄飞鸿脚上的布鞋竟脱脚飞出,正打在莫桂兰的前额。莫桂兰乘机上台,给了黄飞鸿一个耳光。对这个耳光,黄飞鸿竟没有生气,给予一个微笑。59岁的他对莫桂兰的爽朗念念不忘,托人做媒,娶得少妻归。

在莫桂兰眼里,丈夫不是一个帅哥,她觉得黄飞鸿的长相相当怪异。寿星公头,有一幅罗汉眉,眉长至垂下,瓜子口面,耳大而长。身材肥壮高大,走路时,两手总摆在后面,笑眯眯的,常常自称为“豆腐教头”。

1949年,关德兴先生首演《黄飞鸿》时,特邀她和黄飞鸿的儿子黄汉熙担任顾问。就是这一系列电影,使得黄飞鸿声名远播,成为海内外尽知的南拳大师。

作为武术家的黄飞鸿

黄飞鸿身后享有盛名,但从正史来看,黄飞鸿生前不过是普通的岭南武师。在《佛山忠义乡志》等书中,对黄飞鸿没有任何资料记载。

英雄出少年,少年黄飞鸿在高手如云的佛山脱颖而出。据传,有一次他以四象标龙棍,战胜了武师郑大雄左手钓鱼棍法,博得“少年英雄”的名声。

16岁之后,黄飞鸿离开佛山,到广州定居。据《广东武术史》载:广州上西关太保庙诞辰,邀请了当时的著名教头表演,其中黄飞鸿表演了铁线拳。

黄飞鸿的武功到底有多高强,无影脚应该是一个证明。据专家们考证,无影脚并非电影里说的那么神奇。

他的武功还体现在徒弟们身上。黄飞鸿在广州开设“宝芝林”医馆时,传下凌云阶、梁宽、林世荣众徒弟。林世荣后来出版了《铁线拳》、《虎鹤双形拳》等拳谱,创广东武林公开出版拳谱的先河。1933年,其徒孙朱愚斋写成《黄飞鸿别传》并出版,使黄飞鸿扬名海内外。

作为电影原型的黄飞鸿

在探访黄飞鸿足迹的过程中, 时刻出现两个黄飞鸿,电影镜头与现实叙事形成鲜明对比,搞不清楚概念中的黄飞鸿是其本身还是一个经典的电影角色。一个大侠,两个江湖,一个真实一个虚构。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电影,没有关德兴等人的演绎,黄飞鸿可能已销声匿迹。

《黄飞鸿别传》成为电影里黄飞鸿的脚本。在此后60多年里,以黄飞鸿为题材的小说、戏剧、电影、广播、电视剧、漫画层出不穷。根据对英雄的不同理解,各自编排自己心中的黄飞鸿。

英气

黄飞鸿:有气节的武术家

1999年,佛山筹建黄飞鸿纪念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科科长邓光民就担任了纪念馆筹备办公室的秘书长。经过在各地开展征集史料的工作,对黄飞鸿的了解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邓光民看来,研究黄飞鸿是有一定困难的,因为他活着的时候并不出名,真实记载甚少。现在人们对黄飞鸿的了解是来自其太太莫桂兰、徒弟及子女的回忆。另外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100多部以黄飞鸿为题材的影片。

邓光民认为黄飞鸿是一个武术家,对南派武术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在年轻的时候就好打抱不平。从他参加刘永福的军队,在台湾抗击日军侵略,可以看出他有相当的民族气节。

对于无影脚,邓光民认为确有其事,不过没有那么神奇,其实就是声东击西,上面出拳打对方头部,吸引对方防守,同时出脚踢对方的下部,其他拳派也有这样的技巧。

(
第2个回答  2007-06-08
霍元甲,1869年1月19日生,12岁习武。其父霍恩弟为客商保镖,因“秘踪拳”驰名武林。霍元甲幼年体弱,但练功刻苦,其父便把“秘踪拳”之精髓传授于他。

1894年的一天,霍元甲挑柴进城去卖,几个“混混儿”找他要地皮钱。争执之下,霍元甲忍无可忍,三招两式便把混混儿打得抱头鼠窜,此事被“脚行”的冯掌柜看见,热情款待霍元甲,并把“脚行”托付给他,借其威维护自己的生意。

1895年,霍元甲进入“怀庆会馆”担任掌柜,并收山东好汉刘振声为弟子,破了霍家拳传内不传外的规矩。

1897年,霍元甲结识“大刀王五”王子斌,二人相见如故。第二年,“大刀王五”为救民女,遭八国联军杀害并枭首示众。霍元甲潜入北京,深夜盗回首级,使其身首合葬。

1900年,俄国大力士到津,登广告自称世界第一大力士,并出言侮辱中华民族。霍元甲上门斥责其无理,俄国人慑于霍元甲威力,承认错误,并甘愿登报更改。从此霍元甲声震津门。

1908年,霍元甲应友人之邀赴上海会英国大力士奥皮音。奥皮音未敢与霍元甲交手便逃之夭夭。此事轰动上海,民气为之一振。许多人前来向霍元甲拜师求技。于是,创立“中国精武体操会”(后改名为“中国精武体育会”)。

1910年,日本从国内选十几名高手来华与霍元甲角斗。竞技开始,刘振声首先出场,连续击败多人。日方首领见状,直扑元甲,元甲乘势一推,将其推跌于台下,折断右臂。后日本人改变态度,以酒筵相待。席间见霍元甲患有呛咳,便自荐医生,劝其留在虹口秋野医院服药治疗,不料药中有毒,使病情愈发加重。当年9月14日,霍元甲病逝。
关羽 世界上本来没有什么神仙,神仙都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大体说来,在宋代以前,人们不过把关羽看成是一名勇猛的武将,一个悲剧式的英雄。而到了宋代以后,在程朱理学盛行的氛围中,封建统治者和理学家们从关羽对刘备的忠义出发,出于宣扬封建伦理道德的目的,把他逐渐偶像化和神圣化了。他的身份日益提高,不仅成为与文圣人孔夫子并肩齐论的圣人,而且由人鬼升为人神,成为关圣大帝了。历代帝王不断地对他加封,数量相当可观,清朝光绪5年的封号长达26个字: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
长江大侠——吕紫剑

清末民初武林“三大侠客”津门大侠霍元甲、关东大侠杜心武、长江大侠吕紫剑,声名赫赫,享誉中外。三大侠因霍元甲、杜心武去世多年而在我们脑海里不复存在了。然而,一条极品新闻出现在我们面前,长江大侠吕紫剑依然健在,并被中国武术协会授予了顶级高段——九段。他(2007-01-27)
津门大侠霍元甲

霍元甲(1868-1910)字俊卿,祖籍河北省东光安乐屯,世居天津静海小南河村,为精武体育会创始人,近代著名爱国武术家。 霍元甲幼时体弱多玻其父霍恩第是名显一时的秘宗拳师。他担心元甲习武日后有损霍家名声,拒不授艺于他。但元甲志存高远,他日日留心,处处参察,偷(2007-01-27)
武当剑仙——李景林

近代武术大师李景林,字芳宸,号“广古川”。生于清光绪十年(1885),河北省枣强县人。幼承父艺,从学技击。于塞外得皖北异人陈世钧(1821-1932)授以剑术。早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1922年夏,直系之战起,当时任奉军第三梯队司令之职的李景林,亲率第七混成旅(2007-01-27)
杨氏太极大师——杨澄甫

杨澄甫 与杨式太极拳 河北永年人杨露禅(1800-1873年),幼时在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姓家为雇工,学习太极拳,壮年返里传习太极拳,因他有能避开并制服强硬之力,当时人称他的拳为“沾绵拳”、“软拳”、“化拳”。杨露禅去北京教拳,清朝的王公贵族多向他学习,他武技高超,(2007-01-27)
自然门英杰——儒侠杜心五

附图杜心五(据其孙女杜芳说,后排右二为杜心五)与孙中山先生(前排左三)及同盟会骨干合影。 杜心五,亦名星武,字慎愧,湖南慈利县人。世称"南北大侠"、"关东大侠",道号"斗米观"居士。曾任革命伟人孙中山先生之贴身保镖,有"中华第一镖"之誉。 杜心五自幼酷爱武术(2007-01-27)
意拳宗师王芗斋先生

一代宗师意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名政和,又名尼宝,字宇僧,晚年自号"矛盾老人",1885年生于河北深县魏家林村。自1894年从郭云深大师学习形意拳。因其终年苦修苦练,寒暑不辍,深究拳理,倍受郭老青睐,故尽得郭老毕生拳学之精髓。弱冠之年,已成为一代名师。先生学拳(2007-01-27)
京师大侠——大刀王五

清朝末年,北京城的镖客之中出了一位值得书上一笔的人物——“大刀王五”。“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是谭嗣同所赋的《狱中题壁》诗。所谓两昆仑者,一指康有为,另一指大刀小王五。 王五(1844-1900)祖籍关东,河北沧(2007-01-27)
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

八卦掌祖师董海川,身材魁梧,臂长手大,膂力过人,自幼酷爱武术,,擅长技击,以武勇、扶危称著乡裏。董海川早年学得惊人之技,天性聪颖,笃志曼业,苦练研习数年,艺业大成,继后又纳其所学,总结、提炼、精化,并依据先后天八卦(伏羲八卦、文王八卦)的生克之理,创(2007-01-27)
杨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杨露禅先生

杨式太极拳是由杨露禅创始,后经祖孙三代人不断丰富发展起来的。从杨露禅学成教拳,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四十多年的历史。 杨露禅,名福魁,又名福同,字露禅,“禅”亦作“蝉”,别号禄缠。河北省永年县人。幼时家贫,约10岁到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德瑚家为僮,著名武师陈长兴(2007-01-27)
孙门鼻祖孙禄堂先生传

孙禄堂——武学宗师 孙禄堂(1860—1933年)名福全,字禄堂,晚号涵斋,别号活猴。完县东任家疃人,清末民初蜚声海内外的著名武学大家,堪称一代宗师,在近代武林中素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称。 我国著名武术家孙禄堂是孙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不仅武技超群,武德(2007-01-27)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