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流 急

一.论述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措施.二,我过目前物流的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三.路数生产制造企业的物流发展的一般步骤. 回答快 回答好 追加200

  一.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7项措施:
  1.鼓励工商企业逐步将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等物流服务业务分离出来,利用专业物流企业承担。鼓励交通运输、仓储配送、货运代理、多式联运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企业。对被兼并、重组的国有企业,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给予积极支持。
  2.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支持物流企业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或募集资金发展社会化、专业化物流企业。支持鼓励资产质量好、经营管理好、具有成长潜力的物流企业上市。各类金融机构应对效益好、有市场的物流企业给予重点支持。
  3.积极推进物流市场对外开放。按照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扩大物流领域对外开放,鼓励国外大型物流企业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到国内设立物流企业。
  4.支持工商企业优化物流管理。鼓励有条件的国有大中型工商企业将企业的物流资产从主业中分离,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创新物流管理模式,提高商品统一配送率。
  5.加快物流设施整合和社会化区域物流中心建设。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推动各地区工业、商业、运输、货代、联运、物资、仓储等行业物流资源的整合,合理规划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开展社会化、专业化的公共服务。对符合条件的此类项目,各级政府要给予重点支持。
  6.简化通关程序。
  7.优化城市配送车辆交通管理,提供在市区通行、停靠的便利。

  二.中国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粗放经营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近年来,我国现代物流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从总体上来说,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依然停留在粗放式经营的层面,质量和效益还不很理想。国际上通常把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作为衡量物流效率和效益的重要指标,发达国家经过推行现代物流,这项指标已经控制在10%左右。我国全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自 1998年降到21.4%以来,连续 7年上下徘徊,2004年仍为 21.3%。虽然产业结构有所不同,但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我国物流的粗放与落后。2004年,中国工业企业流动资产平均周转次数为2.1次,流通行业也不到4次,而发达国家高于我国几倍甚至十几倍。我国物流领域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2.供需不平衡的矛盾依然存在。一方面,企业物流运作模式受“大而全、小而全”思想影响,习惯于自成体系,自我服务,大量潜在的物流需求还不能转化为有效市场需求;另一方面,物流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功能单一,服务质量和效率难以满足社会化物流需要。这几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很快,但真正能够提供一体化服务的企业还不多。在如何促进生产流通企业外包、释放物流需求,物流企业增强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等方面,政府有关部门还缺乏有效的政策措施。
  3.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更为突出。近年来,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发展很快,但同物流需求的增长仍然不相适应,存在物流供给明显不足的“硬缺口”现象。2004年,我国需要运输的实物量增长20%左右,而实际完成的货运总量只增长了 10.6%,使货物在途时间延长,压港、压库现象严重。
  我国铁路总营业里程居世界第三,完成工作量居世界第二,每公里铁路完成的货运量居世界第一,但仍然不能满足社会物流需求。全国各地每天向铁路部门申请车皮15万~16万节,实际只能满足9万多节的需求。我国现有路网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矛盾日益显现。按国土面积平均的路网密度算,每万平方公里拥有铁路,德国为1009.2公里,英国为 699.1公里,法国为538.3公里,日本为533.63公里,而我国只有74.89公里,排在世界 60位之后。按人口平均,我国每万人拥有铁路0.56公里,排在世界100位之后。
  目前,我国90%以上的集装箱吞吐量集中在沿海主要港口,而集装箱吞吐能力的严重不足与港口集装箱业务需求快速增长已形成巨大反差,尤其是枢纽港吞吐能力不足的矛盾更为突出。同时,与港口连接的公路、铁路、内河航运等集疏运系统的不完善和不配套,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在这几年兴起的“物流热”中,各地规划了一些物流园区项目,也出现了借机“炒作”圈占土地搞房地产的问题,但真正投入运作的园区并不多,物流基础建设滞后的问题还很突出。其根本原因是,物流用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幅度明显低于需求增长幅度。2004年物流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 0.7万亿元,增长24.3%,增速比同期社会物流总额增长速度低5.6个百分点,也低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5.8%的水平,尤其是供需矛盾最突出的铁路运输投资增幅只有16.5%。
  4.物流发展的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一是体制方面的障碍。物流的产业形态和行业地位不明确,物流组织布局分散,物流资源和市场条块分割、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对资源整合与一体化运作形成体制性障碍。物流企业普遍反映,许多地方对本地企业和外地企业不能一视同仁,存在地方保护问题;物流企业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承揽业务和车辆通行等遇到许多困难,纠纷时有发生;有的地方出台政策,要求货运企业统一进入指定的货场经营。
  二是政策环境的影响。由于物流产业的复合性,与物流有关的政策分属不同部门,缺乏统一、透明的产业政策体系。虽然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已经出台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但需要抓紧落实。例如不少企业反映,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缺乏明确标准,物流企业没有明确界定;在企业登记、发票使用、税收抵扣、企业资质评定等管理中,都有自有车辆数量的硬性规定,这是整合社会资源的一大障碍;物流企业业务外包时,营业税应征基数偏高,除运输费用以外其他外包的物流费用不能抵扣,大型物流企业异地分支机构还不能统一缴纳所得税;在养路费、运管费、货运附加费、过路过桥费等方面收费过高,企业负担重;由于各地限制货车进城,不少物流企业采用小型客车送货,既不安全又增加了成本,还影响到及时配送;从总体上来说,海关与动检、卫检、商检、外管局等相关部门还不能联动,与企业信息系统也没有接口,又不允许企业预录入,延缓了通关速度等。
  三是市场竞争的“失信”和“失范”。目前,在许多地方存在着诚信缺失和无序竞争的问题。如有的执法机构和人员借机乱收费、乱罚款;甚至还有黑恶势力欺行霸市;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打“价格战”;招标中的不规范、“暗箱操作”等问题也比较严重。据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的一些货运企业反映,在他们参加过的货运企业招标中,90%以上的招标价低于成本价。这些都影响着物流市场的发展和正常秩序的建立,需要抓紧解决。

  三.没看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