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根本依据是

如题所述

《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得出的科学结论。

《共产党宣言》发表后,席卷欧洲的1848年革命爆发。马克思恩格斯极为关注这场斗争,认为这是可能为社会主义革命扫清道路和准备基础的革命。然而,无产阶级革命在欧洲并没有很快发生。

马克思恩格斯对此作了反思,认为“在这种普遍繁荣的情况下,即在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力正以在整个资产阶级关系范围内所能达到的速度蓬勃发展的时候,也就谈不到什么真正的革命。只有在现代生产力和资产阶级生产方式这两个要素互相矛盾的时候,这种革命才有可能”。

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提出“两个决不会”思想的缘由。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

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同上,第二卷第592页)可以认为,“两个必然”揭示的是人类历史发展趋势的问题,“两个决不会”探索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过程长期性的问题。

“两个决不会”的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理论更加完整。

扩展资料: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必要性:

运用“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相统一的观点来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走向,既要看到它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趋势,又要看到它的生产力的容量还有进一步释放的余地。

列宁所说: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

始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由此引发的2011年席卷全球的“占领”运动,就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爆发的新的表现,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深刻矛盾。

同时,我们要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充分估计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上还将长期占据优势的客观现实,切实把握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中的各种复杂情况和问题,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对科学社会主义主题作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回答。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顾海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总趋势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王兆铮:要坚定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的信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9

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木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它是决定这个时代发展方向的历史主题。

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在曲折和坎坷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开创了人类社会最深刻最伟大变革的历史过程。共产党人一定要坚定信念,进一步弄清楚这一“历史必然性”,正确评价20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努力积蓄力量,为社会主义新高潮的到来做出贡献,去迎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

扩展资料

资本主义社会自始至终存在着一个不可克服的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所谓生产社会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从个人使用变为许多人共同使用;生产过程从分散的个人行动变为许多人相互联系、相互协作的社会行动;产品也从个人劳动成果变成大家共同创造的社会成果。社会化生产的这种性质,不能容忍生产资料和产品私人占有,它要求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和社会支配;对生产实行统一的社会管理,并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社会化劳动的成果。

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依靠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不劳而获地占有他人的劳动产品,这样就产生了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社会主义社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6

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自始至终存在着一个不可克服的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所谓生产社会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从个人使用变为许多人共同使用;生产过程从分散的个人行动变为许多人相互联系、相互协作的社会行动;产品也从个人劳动成果变成大家共同创造的社会成果。

社会化生产的这种性质,不能容忍生产资料和产品私人占有,它要求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和社会支配;对生产实行统一的社会管理,并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社会化劳动的成果。

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依靠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不劳而获地占有他人的劳动产品,这样就产生了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扩展资料

运用“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相统一的观点来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走向,既要看到它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趋势,又要看到它的生产力的容量还有进一步释放的余地。

如列宁所说: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

始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由此引发的2011年席卷全球的“占领”运动,就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爆发的新的表现,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深刻矛盾。

同时,我们要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充分估计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上还将长期占据优势的客观现实,切实把握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中的各种复杂情况和问题,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对科学社会主义主题作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回答。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顾海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总趋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社会主义不是人们头脑中的主观想象,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本身提出的、用以解决这种矛盾的社会方式。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反映了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的客观要求。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日益严重的冲突,表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客观上要求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与此同时,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社会化的全面发展使管理过程和管理机构也日益社会化。为缓解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在不断地作局部调整,用资本社会化来适应和推动生产社会化,如个别资本股份化、私人资本国家化、民族资本国际化,这表明把资本变为社会公有财产的物质条件日趋成熟。而无产阶级力量随着生产社会化发展而不断壮大和提高,则为制度的变革准备了社会力量。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根本依据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合。
仅供参考!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1-06-17
答案选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尖锐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