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海的女儿这部童话

如题所述

《海的女儿》:关于女性爱情、理想、成长的突围

畅享文艺
2020-04-08
关注
(文/一夏)

或许,你有过这样的感受:自己童年时代喜欢听《海的女儿》的故事,但当成为母亲,给孩子讲述这个故事时,却无比担忧。家长们争论着该不该给孩子读《海的女儿》,进而延伸到对很多童话经典的批判。有人甚至给《海的女儿》扣上“三观不正”的帽子。大多数人对《海的女儿》的童年记忆停留在了人鱼公主化为泡沫的那一刻,同情、惋惜、遗憾交织,替人鱼公主不值。这篇童话给我们的启示远不止故事层面所看到的,故事只是思想的载体。

童话大师安徒生用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将人世的锋芒化为柔软的刺,刺进读者的心,令人心颤但又诗意盎然。他笔下的童话诙谐又柔和,灵巧又生动,同时又带着浓浓的忧伤和哀怨,把悲剧美融入到对理想生活的追寻中,浪漫的幻想里夹杂着现实的刺痛。如果因为那一部分刺痛就拒绝经典,我们的孩子将错失很多。

安徒生自己对《海的女儿》也非常喜爱,他曾在一封信中说“我相信您会喜欢我最近的一篇童话《小美人鱼》的,……在我的作品中,除《即兴诗人》里那位可爱的女修道院院长外,它是唯一使我写作时深受感动的一篇。”


人鱼公主善良、勇敢、坚强的品质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甚至影响至今。成长过程中,无论经历怎样的坎坷、辛劳、委屈、不公、困惑都不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保持善良的初心,不过分计较得失,这些都得益于童话在儿时心灵里埋下的善良和坚韧的种子。这也是我一直有着童话情结的主要原因。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明白了善良应带点锋芒,勇敢应带有智慧。下面,跟着笔者重新走进《海的女儿》这部19世纪的经典童话吧。

01
用付出去诠释爱,释怀也是自我救赎
波伏娃在其著名女性主义作品《第二性》中探讨了不平衡的两性关系,并指出女性处于“他者”地位。男性是象征权威、尊严和权力的主体,而女性被降格为客体。

不可否认,传统童话在一定程度上宣扬了女性依附于男性的父权思想。《海的女儿》却一反传统童话的固定模式,在自我追寻的过程中突破了对男性的依附,成长为拥有独立人格,拥有自己灵魂的天空的女儿。这是现代女性的成长之路。

起初,人鱼公主生活在海洋里,海洋象征着温暖而又安全的母体,人类最早的起源就是海洋。每个孩子都会从母体中脱离出来。与母体环境分离之后,小美人鱼便踏上了象征危险和试炼的成长之路。弗洛伊德曾说,所有焦虑的时刻都会重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