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不同年龄男子的称谓

如题所述

1. 初生:婴儿刚刚降生之时。
2. 汤饼之期:婴儿出生三日的时期,又称“三朝”。
3. 赤子、襁褓:不满一周岁的婴儿。
4. 牙牙:一岁儿童的学语声音,形容其语声。
5. 孩提:指尚在襁褓中,刚学会笑的幼儿,大约两到三岁。
6. 始龀:男孩八岁,此时乳牙开始脱落,恒牙开始生长。
7. 总角:指八到十三四岁的少年时期。
8. 舞夕之年:少年十三至十五岁的时期。
9. 加冠: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标志着成年,但身体尚未强健,故又称“弱冠”。
10. 克壮:指三十岁,正当壮年。
11. 不惑:男子四十岁,称为“不惑之年”,意指此时人生态悟已较为成熟。
12. 半百、知天命:男子五十岁,又称“知命之年”,意味着开始理解生命的宿命。
13. 六九年:即五十四岁。
14. 耳顺、耳顺之年、花甲之年:均指六十岁,意味着此时听力和智慧都达到了一定的成熟度。
15. 古稀、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七十岁,表示人已至高龄,可以拄杖行走。
16. 耄耋:指八九十岁之间,形容年老,也用来指昏聩不明。
17. 伞寿:八十八岁,因“伞”字草书形态似“八十八”而得名。
18. 茶寿:指一百零八岁,因“茶”字上面为“廿”,下面为“八十八”,相加得一百零八。
19. 双稀、双庆:指一百四十年岁,极为罕见的高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