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十世纪现实主义外国文学大致分为哪几个历史阶段,每个阶段有那些主要代表作家(能举出一二个即可)。

2.二十世纪世界文学基本格局的特点是什么?二十世纪世界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同存的文学流派主要有那些?4.雷马克的小说创作具有怎样的体裁特点、创作基调、人物类型。
  5.分析约瑟夫与海伦这两个人物形象。
 3.《舞男与舞女》的主题是什么,作者揭示了舞女特拉斯怎样的悲剧命运,表现她的心理世界用了那些描写方法? 6.分析米尔柯.琴多维奇和B博士这两个人物形象?B博士这一人物形象的悲剧命运有何意义?
  7.《人性的证明》这部小说的主题是什么?反映了日本二十世纪后半叶怎样的现实?
8.分析八衫恭子这一人物形象。作者从这一人物形象中反映了日本当代怎样的社会危机?具有怎样的社会意义?
  9.栋居是一个怎样的侦探,他性格的双重性体现在哪里?
  10.简述《人性的证明》这部推理小说的艺术特征?
  11.《虹》这一作品中厄秀拉这一人物的理想追求是什么?
  12.日瓦戈医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作具体分析?
  13.《日瓦戈医生》的思想成就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请作概括

  1、二十世纪现实主义外国文学大致分为哪几个历史阶段,每个阶段有那些主要代表作家?
  发展大致可分为三大板块: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帕斯捷尔纳克;贝克特,海勒;博尔赫斯)

  2、二十世纪世界文学基本格局的特点是什么?二十世纪世界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同存的文学流派主要有那些?
  (1)文学思潮从单一走向多元
  (2)东西方民族文学间由冲突回应到综合交融
  法国的存在主义,新小说派文学,美国的黑色幽默文学,女性主义文学,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3.《舞男与舞女》的主题是什么,作者揭示了舞女特拉斯怎样的悲剧命运,表现她的心理世界用了那些描写方法?
  主题: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真实地描写,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黑暗的本质。
  命运: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萧条和上层社会生活的糜烂,让舞女特拉斯无法生存,不得不出卖灵魂与肉体,命运将她一步步逼近死亡,她的未来黯淡无光。
  描写方法: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4.雷马克的小说创作具有怎样的体裁特点、创作基调、人物类型。
  体裁特点:结构紧凑、情节别致,充满五光十色的异域情调,富有扣人心弦、别具韵味的艺术魅力。
  创作基调:凸现社会现实的黑暗与悲惨。
  人物类型:带悲剧主义色彩,通过他们悲惨的人生来反映社会现实。

  5.分析约瑟夫与海伦这两个人物形象。

  6.分析米尔柯.琴多维奇和B博士这两个人物形象?B博士这一人物形象的悲剧命运有何意义?
  米尔柯.琴多维奇:近乎白痴、行为粗俗却又有着象棋奇才的世界冠军。
  B博士:一个是二十多年未动过棋子,无比空虚孤寂,灵魂苦闷与心灵扭曲,能轻松战胜象棋世界冠军的奇人。
  意义:尽诉了纳粹法西斯对人心灵的折磨及摧残,用空虚来摧毁人的灵魂和意志,让生命凋谢,心灵干枯。倡导人们用顽强的毅力和非凡的智慧粉碎纳粹的阴谋。

  7.《人性的证明》这部小说的主题是什么?反映了日本二十世纪后半叶怎样的现实?
  主题:通过八衫恭子最后认罪伏法,从而证明人性的存在。
  反映日本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以利益为重,社会的黑暗,人性也随之泯灭。

  8.分析八衫恭子这一人物形象。作者从这一人物形象中反映了日本当代怎样的社会危机?具有怎样的社会意义?
  人物形象:自私,利益熏心,虚伪,但是可怜值得同情。
  社会危机:日本此时是一个冷冰冰的世界,物欲横流、犯罪横行,利益几乎成为是人与人之间的唯一纽带,原本人与人之间的温情逐渐被利益所取代,此外,便是充斥着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不信任。
  社会意义:八衫恭子只是当时的日本人的一个社会缩影,她的死能唤醒日本人的良心,人性的存在。

  9.栋居是一个怎样的侦探,他性格的双重性体现在哪里?
  公平正直,善良,有血肉有人性,嫉恶如仇,爱憎分明。
  对待查案他公平正直,对待害死自己父亲的黑人就嫉恶如仇,爱憎分明。
  10.简述《人性的证明》这部推理小说的艺术特征?
  小说采取了多线索模式,两件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案子,引发了三条发展线索,在小说中齐头并进,不急不缓地徐徐发展着,而处在这几条线索交汇处的,便是在社会上有着很高地位的八杉恭子一家。 从而达到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11.《虹》这一作品中厄秀拉这一人物的理想追求是什么?
  厄秀拉是第一代现代女性的形象,她不满工业化社会带给人的感情上的冷漠和虚伪,不满足于没有精神、只有肉欲的爱,希望冲破狭窄的生活圈子,渴望一种自然和谐的生活。

  12.日瓦戈医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作具体分析?
  他维护人格自由、保持个性纯洁、捍卫人的尊严,日瓦戈对待十月革命起先是拥护的,因为沙皇政权以及资产阶级临时政权的腐败昏聩是最没有人性的。在革命来临之际,他所在的医院的许多人纷纷辞职的时候,他却留下来。而后来,日瓦戈医生对革命感到失望,最后越来越同革命格格不入,他那善良的天性无法忍受革命中的血淋淋的互相杀戮,他心地善良,以善为善,追求个性的自我完善,对暴力持有一种天然的过敏和反感。

  13.《日瓦戈医生》的思想成就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请作概括
  思想:他始终保持着一颗相对独立的心,维护着自己独立的人格,捍卫着自己的人的尊严!
  理想:尽管日瓦戈关于人、关于社会、关于历史的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他还是孜孜以求自己的人生理想。
  对于革命:在他看来,任何社会形态的建立、历史阶段的发展都必须以人道主义为前提的, 所以人格的独立与自由、个性的纯洁与人的尊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22
啊们,好难的整哦,
都一个班的
第2个回答  2011-06-11
财院的,我们一个班啊、、、
第3个回答  2011-06-10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基本特征:
1、文学思潮从单一走向多元
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和种种悲观主义哲学的流行,人们已不再自信能真实地认识和反映生活,也不再相信种种抽象的理想,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都不再一统文坛,形形色色的现代主义流派登上文坛并成为20世纪世界文学的主潮之一。此外,随着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在一些国家的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社会主义文学也成为20世纪世界文学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现代主义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诞生并流行于20世纪的许多文学流派的总称,主要包括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等十多种文学流派。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特别是战后,出现了许多新的文学思潮和新的文学流派。它们一方面继续反对19世纪的现实主义传统,另一方面也反对新的“传统”,即流行于20世纪前期的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将文学变成了精神贵族的深奥、晦涩的文字迷宫,主张把文学拉回到现实--即变成普通人的轻松通俗的文字游戏。这些称为后现代主义的思潮和流派,其实在表现生活的异化和人生的迷惘方面,与前期现代主义一脉相承。后现代主义深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它主要包括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和新小说等流派产生于法国,并从法国传播到其他地区。“垮掉的一代”和黑色幽默产生于美国,魔幻现实主义则主要流行于拉丁美洲各国。
2、东西方民族文学间由冲突回应到综合交融
现当代亚非文学面临欧美文化的强势冲击。欧美的各种文艺思潮相继进入亚非各国。亚非文学不仅在文学观念上,而且在文学形式上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不少国家都出现过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等文艺思潮,欧美的主要文艺样式也被介绍到亚非地区,并且被广泛接受。欧美文化良莠并存,其消极面也十分明显。亚非文坛的有识之士坚持在根植于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接受外来文化,从而成功地推动了亚非民族文学的现代化进程。
3、二十世纪三大文学主潮概述
纵观20世纪西方文学的发展态势,总揽西方文学的发展脉络,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三大板块: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
A、现实主义文学
①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首先,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仍然是作家们的重要思想武器。20世纪上半叶,“罗兰主义”是现实主义作家的基本立场。他们猛烈抨击不人道的社会现实,批判社会对人的异化,谴责统治者的残忍和法西斯主义的暴行,同情受侮辱受损害的下层人民,同情无产阶级革命,向往没有人压迫人的美好未来。但由于把“博爱”当作出发点和终点,宣扬“爱能拯救一切”,视贫富均等为最终目标,因此在本质上因袭了19世纪的传统而没能达到新的高度。但其中也不乏探索精神,如 20、30年代就曾有一批作家用阶级斗争观点或社会主义思想去观察社会现实,试图站在崭新和时代高度去分析问题。50年代以后,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人道主义出现了革命倾向,作品中的劳动人民不再是受命运摆布的小人物,而成了敢于跟罪恶势力作斗争的“强者”。
其次,作家们始终坚持真实性这一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以现实的、具体的、变化中的人的精神世界及生活遭遇为描写对象,从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中探讨人生底蕴,进行真实的审美反映。他们以巨大的热情和批判的眼光审视复杂、残酷的现实,历史主义地表现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力图通过对人物的性格、命运和环境的艺术概括,回答“老是存在而又无法解决”的问题,令人信服地揭示旧制度、旧生活无可挽回地走向衰亡的趋势。较之19世纪现实主义,叨世纪现实主义在反映现实的及时性和撷取题材的政治性上更进了一步。许多作品,往往在被描写的事件刚刚结束甚或还未结束时就写了出来。而且,在反映现实之中寄托了改变现实的愿望,又使作品的政治色彩十分鲜明。有的还直接以重大政治事件为题材,展现著名政坛人物的政治活动。
第三,描写重点的内向性和主观化,艺术形式上的不拘一格和兼容并蓄。“向内心世纪掘进”是20世纪欧美文学和美学的一股潮流。现代主义各流派在表现主观真实方面所造成的一次次轰动效应,使现实主义文学引起艺术上的自我省察和自我调整。20世纪的现实主义跟传统现实主义的较大差异,就在于突出了人物的主观感受和精神探索的描写。作家们在综合中不断创新,既融会了自然主义的客观写实手法,又汲取了象征主义手法、意识流手法等现代主义的艺术技巧。诸如内心独白、梦幻描写。潜意识表现、性心理描述、时序颠倒、荒诞变形、多角度的情节发展和多层次的结构形式等等,这些在传统现实主义中不被采用甚或遭到排斥的艺术手段,在二十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品中已是屡见不鲜、习以为常了。
第四,人物塑造上强调性格的多重性,淡化典型性格描写。理性信念的失落是20世纪西方文化的一个根本特征。而现实主义作家素以直面人生为本色,面对20世纪复杂错综的社会生活和变幻莫测的世态人情,他们在考察和分析的过程中强化了客观务实的立场,疏远或放弃了理想化、单一化的思维方式。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高大完美的英雄人物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主人公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正面人物,他们有对生活目标的执著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但内心世界复杂,在具备某些闪光点的同时,并存着许多并不高尚甚至并不道德的思想品质。另一类是有缺陷有弱点的普通人,他们低能、笨拙、脆弱,有时还怯懦;对生活有点浑浑噩噩,或许还带点玩世不恭;但他们是好人,并不为非作歹,并不损人利己,而是实实在在地干了不少被人忽视、被人不屑却有益于社会的事,世界正是由他们组成的。
②现实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段:
不拘泥传统,勇于吸纳,勇于博采,大量吸收现代主义的技巧和思路,其创作手段更加丰富,呈现多元化。.创作手段的合流使得人们很难判断出作家究竟崇尚现实主义还是崇尚现代主义。例如,海明威的小说《永别了,武器》明显趋向于现实主义;而他的《乞力马扎罗的雪》则堪称意识流小说的扛鼎之作;他的《老人与海》更接近于象征主义.兼容各类流派特色的作家很多,不胜枚举.诸如当代美国著名作家刘易斯,辛格,女性主义作家群,又如法国的加缪,萨洛特,奥地利的茨威格,德国的伯尔,皆属横跨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作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现实主义再一次崛起,重整雄风,势头强劲,例如曾经倾向于后代的伯尔,格拉斯,戈尔丁,艾米斯,有其明显的回归传统,,回归现实主义的倾向。.由于现实主义重视情节,重视人物刻画。使得小说很容易改编成网络文学或者电视剧,这对于进入21世纪的新生代或者新人类来说,显然更富有吸引力。总之,新世纪快餐文化大大地促进了现实主义的兴旺。
B、现代主义文学
①现代主义文学的背景和特点
现代主义是现代各种反传统的文学流派的总称。现代主义之所以激烈反传统,原因恰在于文学的生命植根于创新。.工业文明的急剧发展,现代哲学的兴起,则为现代主义对资本主义弱肉强食剧烈竞争的社会焦虑和普遍的绝望则构成了现代主义的社会土壤。因而,现代主义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危机的文学,,是资本主义文化危机和精神危机的必然产物。
现代主义文学在思想内容上是表现现代人的困惑,,周围世界的荒谬和人的孤独无援,在艺术手段上是采用荒诞的情节和非现实的图景及人物,并用时序跳跃,时空颠倒,语言隐晦等方法,来强化文学作品的表现力,以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现代主义针对现实主义文学反其道而行之,一切均属“反传统”。
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并不是绝对的互相排斥,而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并在互相竞争中生存、发展,共同构成欧美文坛上绚丽多彩的景观。
②现代主义文学家及代表作
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一剧是典型的现代主义作品,贝克特借《等待戈多》的两个流浪汉之口阐明“在人类的荒诞处境中所感到的抽象的心理苦闷”这一戏剧主题。美国作家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被视为现代社会各种制度的本质寓言和缩影。
C、后现代主义文学
①背景及特点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出现自然有其历史的、文化的背景。一般认为, 后现代主义文学兴起的直接导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西方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的骇人昕闻的暴行以及原子弹爆炸给人们以极大的震动, 使人们对昔日一贯遵从的社会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根本性的怀疑。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进一步激化。
这样一个“非人化”社会的出现同西方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科技的发展使得社会信息化、程式化、电脑化, 社会越来越像一架精密的大机器, 将每一个人都变成了有固定位置的小齿轮、小螺丝钉。昔日过度激化的劳资矛盾转化为技术和管理矛盾。二十世纪以来大众传播媒介和交通、通讯的发展使整个人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空间的障碍被迅速地跨越, 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类共同居住在“地球村”上。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还同结构主义, 尤其是后结构主义的兴盛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后结构主义揭露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的偏见和自相矛盾, 打破既定的文学标准, 将意义和价值归之于语言、系统和关系等更大的问题。后结构主义认为, 文本不是作者和读者相遇的固定地点, 而是一个表意关系所在。意义是不确定的, 一切意义都在"延异"中发生变化。受后结构主义影响的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文化思潮进一步将这种解构中心、消解权威的精神扩展到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的方方面面。
显然,以上后现代主义哲学为后现代主义文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后现代主义文学是后现代主义精神的形象表达。总的说来,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不确定性的创作原则。被誉为“后现代作家的新一代之父”的美国作家唐纳德·巴塞尔姆就这样声明:“我的歌中之歌是不确定原则。”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不确定性又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主题的不确定、形象的不确定、情节的不确定和语言的不确定。
第二、创作方法的多元性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不确定创作原则必然导致其创作方法的多元性。多元性也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又一基本特征。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多元性元疑同这种文化的多元性倾向不无关系。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这种多元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融合贯通之中。
第三、语言实验和话语游戏
后现代主义文学首先要揭露的就是所谓"现实"的虚假性, 即“现实”只不过是语言虚构的假象。在这一点上, 后现代主义的元小说可以作为代表。元小说( 又称反小说 )就是以戏仿( 或讽仿 )为主要范式, 对小说这一形式和叙述本身进行反思、解构和颠覆, 这就在形式上和语言上导致了传统小说和叙述方式的解体, 宣告了传统叙事的无效和虚假。
②流派
后现代主义的流派很多,最著名的有:法国的存在主义,新小说派文学,英国“愤怒的青年”文学,德国的废墟文学,美国的黑色幽默文学,女性主义文学,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其中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有:法国新小说派的西蒙,存在主义文学大师萨特,家缪,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阿斯图里亚斯和马尔可斯等等。
D、三大文学主潮之间的联系及影响
第一、后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精神虽然与现实主义相去甚远, 但在表现手法上却有着许多相通之处。譬如魔幻现实主义就是后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神奇结合。魔幻现实主义是后现代文化的产物, 其总体精神及创作方法都具有鲜明的后现代特征, 但是, 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从来就没有远离过现实主义。
第二、在大部分分歧点上,现代主义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学似乎都只是一个自觉程度上的差异。它们与其说是异中之同,不如说是同中之异,所以,要将二者严格地分开几乎是不可能的。几乎所有的后现代主义作家都受到过现代主义作家的影响,而许多现代主义作家又常常在他们的作品中表现出某种后现代色彩。乔伊斯是现代主义的经典作家,但近年来他又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的开创者。
第三、二十世纪以后,历史的重心逐步转向悄然崛起的现代主义文学。在这个历史性交替的转变过程中,在现实主义作家的营垒中,分化出一批结合现代主义手法的大家。美国作家海明威是一位较多使用现代主义手法进行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西班牙内战并负重伤,还曾短暂赴华报道日本侵华战争。他的代表作是《老人与海》。作者那“一个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的生存信念,给人以一种深刻而带有悲怆意味的人生启示。

(百度竟然说,我的回答中含有不适合发表的内容,所以后面的一些,我发表到你空间里去吧⊙﹏⊙b汗【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