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解析
  皋鱼以“树欲静而风不止”来比喻他痛失双亲的无奈。树木不喜随风摆动太多,否则便枝歪叶落;无奈劲风始终不肯停息,而树木便不断被吹得摇头摆脑。   风不止,是树的无奈;而亲不在,则是孝子的无奈。   按字面解释:树希望能够静止不动,但是风却不能停止。风吹不止,树也就无法静止。儿子长大了,希望能够奉养双亲,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情,但二老却早已离世,使子女的心愿无法实现,留下了终生遗憾!   皋鱼周游列国去寻师访友,故此很少留在家乡侍奉父母。岂料父母相继去世,皋鱼才惊觉从此不能再尽孝道,深悔当初父母在世时未能好好侍亲,现在已追悔莫及了!
原文
  孔子行,闻哭声甚悲。孔子曰:“驱,驱,前有贤者。”至,则皋鱼也,被褐拥镰,哭于道傍。孔子辟车与言曰:“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闲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少绝之,失之三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槁而死。孔子曰:“弟子诫之,足以识矣。”于是门人辞归而养亲者十有三人。
编辑本段译文
  孔子外出。听到有哭声非常悲哀。孔子说:“快赶车,快赶车,前边有贤者。”到了哭声传来之处,发现原来是皋鱼,他披着麻布短袄,抱着镰刀,在路边哭。孔子下车对他说:“你家里莫非有丧事?为什么哭得这么悲伤呢?”皋鱼说:“我有三件事情做错了。年少时出外学习,游学诸侯,回来后双亲已死了,这是第一错;因为我的志向高远,所以放松忽略了侍奉国君的大事,这是第二错;我跟朋友虽交往深厚,但却逐渐断了来往,这是第三错。树枝被风吹了很久想静下来,但风却一直不停息,(树枝只得继续摇),(儿子被双亲供养了很长时间)想由自己供养双亲了,但双亲却没有等待儿子的供养就早早去世了。逝去了就永远追不回来的,是时光;过世后就再也见不到面的是双亲。请让我从此告别人世吧。”于是站立不动被太阳暴烤枯槁而死。孔子说:“同学们你们应引以为戒,经历过这件事,足以让人知道该怎么做了。”于是,就有十分之三的学生辞别回家赡养双亲了。
说明
  上接“树欲静而风不止”。此为下句。表现人们对主观愿望不能改变客观事实的无奈,同时也在告诫人们当亲人健在的时候就要尽自己最大能力去报答、关心、孝顺他们,不要等失去以后才懂得珍惜,才去后悔,一切也都晚了。   句意为:当子女想起去赡养自己的父母的时候,而父母这时已经等不及离我们而去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想要静下来,风却不停地刮着;当子女想起去赡养自己的父母的时候,而父母这时已经等不及离我们而去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一句话是孔子(皋鱼)说的,出自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清代《孔子集语》集录。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三十七出》引作:“孔子听得皋鱼哭啼,问其故,皋鱼说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注释
  原话当系出自皋鱼之口,并非出自孔子之口。但是历来被当做孔子之语。实误。   此差误有点像那句有名的“食、色,性也”。很多人将这句话的出处定为孔子。其实这句话出自《孟子》,说这话的人既不是孔子,也不是孟子,而是告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02
表面的意思是 ,树叶想要停下,可是风却不停的在吹;孩子想要赡养自己的父母的时候,可是父母已经不在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 出自《汉·韩婴·韩诗外传》。
春秋时孔子偕徒外游,忽闻道旁有哭声,停而趋前询其故,哭者曰:“我少时好学,曾游学各国,归时双亲已故。为人子者,昔日应侍奉父母时而我不在,犹如‘树欲静而风不止’;今我欲供养父母而亲不在。逝者已矣,其情难忘,故感悲而哭。”
借树欲静,而风不休不止吹之为喻。实叹人子欲孝敬双亲时,其父母皆已亡故。后喻事与愿违,不尽人意。或客观情况与主观愿望相悖,多用此语。

其实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好啊~~要趁父母都在身边是好好孝敬父母~不要等年华老去~双亲不在之时懊悔当初~
第2个回答  2011-06-03
上接“树欲静而风不止”。此为下句。表现人们对主观愿望不能改变客观事实的无奈,同时也在告诫人们当亲人健在的时候就要尽自己最大能力去报答、关心、孝顺他们,不要等失去以后才懂得珍惜,才去后悔,一切也都晚了。   句意为:当子女想起去赡养自己的父母的时候,而父母这时已经等不及离我们而去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想要静下来,风却不停地刮着;当子女想起去赡养自己的父母的时候,而父母这时已经等不及离我们而去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一句话是孔子(皋鱼)说的,出自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清代《孔子集语》集录。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三十七出》引作:“孔子听得皋鱼哭啼,问其故,皋鱼说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471603.htm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