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快高考啦!~跪求大侠解答,要告诉我错的原因。这些是判断对错题中我判断错的题目。

括号里的都是对的答案,我想知道为什么是这个答案。
1.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的结合,各种激素与激素受体的结合,抗体与抗原的作用都发生在内环境中(错)
2.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会升高;血液流经胰岛后,血糖的含量会减少。9对)
3.一个由传入与传出两种神经元组成的反射弧中只含有一个突出结构(错)
4.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或抑制的生理基础是钠离子的内流或氯离子的内流(对)
5.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到方向是双向的,在突出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错)
6。所有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但只有内分泌腺的细胞才能合成激素。(错)
7.植物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是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实现的。生长素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错)
8.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促进的作用,属于植物生长促进剂;脱落酸和乙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抑制的作用,属于生长抑制剂。(对)
9.一座高山从山脚向山顶依次分布着阔叶林、针叶林、灌木林、草甸等群落,这是群落的垂直分布。(错)
10.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对)问:物质循环不是主要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吗?
11.对任何一个自然生态系统而言,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而不依赖于系统外的供应,但能量是逐级递减的,且是单向流动不循环的,必须从系统外获得。(错)
12.热带雨林——温带落叶林——北方针叶林——北极苔原,动物多样性依次减少,动物数量易变性依次增大,冬眠动物数量一次增加。(错)
13.诱变育种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其优点是提高突变率,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抗病力强,产量高,品质好。(对)问:突变不是产生不利突变多吗?
14.用逆转录法构建的cDNA文库不具有内含子,但具有启动子和终止子(错)
15.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得到的人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后不能得到有效表达(对)
16.通过转基因方式获得的抗虫棉具有永久抗虫的能力(错)
17。用相同限制酶切割的DNA留下的粘性末端是一定相同的,不同限制酶切割DNA留下的粘性末端一定是不同的。(错)
18.在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中,都需要对培养基灭菌,还都需要用到CO2培养箱。(错)
19.一个四倍体某植株体细胞与另一个二倍体植株体细胞进行杂交,如果形成的杂交细胞中染色体没有丢失,则该杂交细胞通过组织培养长成的植株属于6倍体,而且是可育的。(对)问:不是三倍体,不可育吗?
20.DNA连接酶与DNA聚合酶都是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前者只催化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到已有的脱氧核苷酸链上,后者催化两个DNA片段的连接。(错)
21.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分的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愈伤组织细胞基因都是相同的。(错)
22.将愈伤组织包埋在人工种皮中,就形成人工种子。人工重皮需要透气透水等特点。(错)
23.在探究影响酶催化活性的试验中,温度、PH、底物浓度及酶浓度都属于实验的自变量(错)问:什么是实验的自变量?
24.在观察植物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如果能清晰的观察到分散的细胞,但不能观察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则导致这种结果的因素不包括解离和压片。(对)问:什么原因导致的?
25.获得转基因抗虫棉用到的技术只是转基因技术。

先接上面的继续回答。
14.。cDNA文库只含有外显子。其余部分,什么内含子启动子终止子。全部没有。
15。原因: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才能够有效表达,所以在真核细胞中它能有效表达而原核不行。
16。抗虫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载体。载体不会永久在植物体内存在。
17。前对后错。不同限制酶切割DNA留下的黏性末端也可能相同。同学。你的错别字太多。特别是关键词的错别字,答题要注意。黏性末端这四个字是高考填空考过的。
18。组培不需要CO2培养箱
19。这个题用词不太规范。高中生物一般称形成的新细胞为“杂种细胞”而不是“杂交细胞”。大体没错。其实有一个地方很容易确认题意。就是它说到了两个细胞而不是两种生物。题意是想说,两个细胞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这样是直接进行去壁后原生质体融合,生成的是六倍体。你所理解的,是两种生物进行“杂交育种”,那样才是生成三倍体。
楼上的说的没错,但是写6倍体是不得分的。要用汉字“六倍体”,楼主是高考生,请注意细节。
20。这么说吧。DNA连接酶用于基因工程,用于质粒和带有目的基因DNA片段的连接。只连4个键。DNA聚合酶用于DNA复制,是催化一个个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连接起来。要连N个键。所以后两句题目说反了。
21。错在“不同部分的细胞”。特殊例子是精子和卵细胞。它们经减数分裂而来,遗传物质是体细胞的一半。
22。除了愈伤组织。还要人造胚乳提供营养。直接用人工种皮包它会死的。
23。实验题涉及三个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题目是“探究影响酶催化活性的试验”那么你所设置的,能影响酶活性变化的各因素,就叫自变量。错在酶浓度。
24。已经看到细胞了但不能观察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说明你看到的细胞不在分裂状态。不是分生区,而是其它区域:根冠,伸长区或者成熟区。
25。不止。还有组培啊,忘啦。

附:回答楼上的qinghuo222 “
我没有说我说的都对,我只说你有两个错
我说我手贱懒得看别人的回答。。。又没说你贱。。。
你反驳我的第一个问题,还是错
“因为大部分在血液,这不是内环境,” “你要搞清楚内环境的定义再说。”
吐血。。。你很懂吗?你能不能搞清楚内环境的定义再说?
内环境又称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浆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你说结合部位大部分在血液,本身的说法就是不准确的。应该指血浆而非血液。血液的成分是血细胞和它们生活的内环境血浆。血细胞是不会发生抗原抗体结合的。
抗体与抗原结合大部分发生在血浆中。血浆就是内环境的一部分。
我觉得这个题目,如果要拿外分泌液来说事还有点道理,你一再一再地说我对内环境的理解错误,请自己查阅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三页黑体字部分。
所以我猜,你应该是从事与生物有关的工作的人,大概不是高中生物老师吧。所以对这些高考比较在乎的名词,不敏感。回答比我简练。大概是个大叔吧。听不懂我说手贱。。好好,小女子道个歉。

至于你硬要拿3来指责我,我可以理解成你被我说了心情不爽,这也无可厚非。你根本没看清我的解答。懒得辩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03
靠,你也太恶了啊,拿这么一堆,还有这种问题,“什么是实验的自变量?”你真的马上要高考了么???
姐慢慢来吧。
未完待续啊。
1。***与***受体的结合:因为受体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所以不管是递质还是激素,它们与受体的结合,都发成在膜上,即发生在细胞本身。而内环境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所以错
楼上那个九级的回答错误,不要误导别人啊
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发生在体液中,大部分在血液,少部分在组织液和淋巴,它们都是内环境的成分,这句倒是对的。
所以,第一题,前两小句,错!后一小句,对!
2.。饥饿。那么原则上,就要通过各种方式使血糖升高。怎么升高呢?课本必修三有个表格,三来源三去路。里面有。可以来自肝糖元的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
所以,当血流经肝脏,此时在激素调节下,肝糖元大量被分解成血糖,流出肝脏,血糖升高!
但血流经胰腺是怎么回事呢?九级那个回答依然错误,好吧我手贱去看别人做么。
只要血液流经的地方,没有肝糖元,不是脂肪细胞,基本可以认为没有物质可以使血糖升高,所以,这个小句是迷惑学生用的。胰腺和其它需要能量的组织别无二致,都是一个消耗能量的场所,所以血糖在流经它后,降!
3。注意看题目!如果写两个神经元,那么对。题目写两种,比如两个传入神经元加一个传出神经元,形成一个反射弧,也是完全可以的。这样就有两个,唉,是突触不是突出好不好。
4。离子的流动使静息电位的外正内负变为动作电位的外负内正,因而膜上形成电位差,才能够产生电流,电信号传至末梢,变为化学信号神经递质刺激下一个神经元,才能使之产生兴奋或抑制
5。前提很重要:这句话“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如果没这句话,这题就是对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此时兴奋是在一个反射弧内部传的。所以不管在神经纤维上还是在突触上,都是单向的。
6。所有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但只有内分泌腺的细胞才能合成激素。(错)
前错后对。比如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核糖体!不能产生酶!只能无氧呼吸!
7。植物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是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实现的。生长素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错)
前错后对。促进细胞分裂的是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只能促进细胞伸长!
8。这个记住就行了么。你不会说明没去背!你的问题具体是什么,要提出来才好答!
9。一座高山从山脚向山顶依次分布着阔叶林、针叶林、灌木林、草甸等群落,这是群落的垂直分布。(错)
垂直分布指的不是与海平面垂直,而是你在某个地面上,与这个地面垂直的这条线,有些什么种群?高处有乔木,低处有灌木,草本植物,再低处有藓类蕨类植物。这才叫垂直分布。题干那是水平分布。
10。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对)
问:物质循环不是主要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吗?是啊。所以这题对啊。
11。对任何一个自然生态系统而言,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而不依赖于系统外的供应,但能量是逐级递减的,且是单向流动不循环的,必须从系统外获得。(错)
“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这句话错!物质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利用的。
12。热带雨林——温带落叶林——北方针叶林——北极苔原,动物多样性依次减少,动物数量易变性依次增大,冬眠动物数量一次增加。(错)
后两个错。我们一般认为温带才是易变程度最大的。冬眠动物同样温带最多。因为温带四季变化明显。比如北极熊。因为北极一年四季都是同样寒冷,它冬眠的时间就比温带动物要短。
13。诱变育种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其优点是提高突变率,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抗病力强,产量高,品质好。(对)
问:突变不是产生不利突变多吗?从比例上来说当然不利多于有利变异。但此题的题意是,能从中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并没有说,优良变异比不利变异更多,而是优良变异数量比诱变育种之前多!

你的问题实在太多了。。。下午第一节有课,姐走了,回来再答吧。
第2个回答  2011-06-03
1.抗体与抗原的作用在循环系统,主要是血管,不属于内环境
2.饥饿时肝糖原分解提高血糖,胰岛素降低血糖
3.传入与传出神经都是由多个细胞组成的
4.靠正负离子的流动,改变膜电位,引发兴奋或抑制
5.都是单向的
6.成熟红细胞不产生酶
7.植物生长素主要作用是使植物细胞壁松弛,从而使细胞增长,在许多植物中还能增加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8.知识性题目,记住就行
9.垂直结构指的是在垂直方向上,例如树木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而山上的植物其实并不是垂直结构而属于水平结构,这是因为地形的变化,属于不同地段上的种群。
10.题目说的很明白啊,这叫做营养结构。
11.物质需要依赖于系统外的供应。
12.动物数量易变性依次减小
13.注意题目中说的是能够获得更多,只是指的数量,而不是优良变异类型占得比重增加
14.没有启动子和终止子
15.人是真核生物,直接转移基因不能在大肠杆菌(原核)中表达
16.转基因主要是通过质粒表达,质粒会在细胞分裂中逐渐丢失。
17.不同限制酶切割DNA留下的粘性末端也可能相同。
18.植物组织培养不需要放入CO2培养箱
19.这里说的体细胞杂交,没有减数分裂的过程,所以是6倍体,因为6倍体是偶数,所以可育
20.后面两句话说反了
21.花粉是单倍体,而且不同组织有基因突变
22.需要用富含营养物质和其他必要成分的凝胶物将组织包埋。
23.酶浓度应该是固定的,自变量就是改变它能够引起反应速率的变化。
24.选取组织细胞的位置不合理
25.错,还有植物细胞的组织培养等技术
第3个回答  2011-06-03
同学这些题没一个难的,你好好看一下你可本就明白了。快考试了,也就别做太难得题,因为高考考的基础。高校招收比例也在逐年升高。祝你考试顺利。
第4个回答  2011-06-03
我只知道第六题。举例:相同分量的青霉素一开始对病毒是百分之百的消除效果。可现在只能杀灭百分之五十。因为生物有适应性。包括非生物的病毒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