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与刘禅的复杂关系:当刘备面称其天资仁敏

如题所述


诸葛亮与刘禅的复杂关系:当刘备面称其天资仁敏_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之和谐和美妙,为历代有识之士赞不绝口,被视为封建社会中最理想、最完美的君臣关系的典范。作为接任者,刘禅能从父亲那里完整地承续到这种和谐和美妙的君臣关系,且把这种关系发展成了黄金搭档,都充分说明了刘禅的大气?
在刘备还没有死的时候,诸葛亮曾感叹刘禅非常聪明,超过人们的期望。刘备也谦虚地说审能如此,吾复何忧!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说: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晋书.李密传载,李密认为刘禅作为国君,可与春秋首霸齐桓公相比,齐桓公得管仲而成霸业,刘禅得诸葛亮而与强魏抗衡。对于刘禅不战而降,王隐在蜀记中讲:刘禅之所以宁背骂名而不作辩解,乃全国为上之策。刘禅这样注重国人现实利益的政治家,与打肿脸冲胖子的面子政治家所不能同日而语。
莎士比亚说过:装傻装得好也是要靠才情的;他必须窥伺被他所取笑的人们的心情,了解他们的身份,还得看准了时机;然后像窥伺着眼前每一只鸟雀的野鹰一样,每个机会都不放松。这是一种和聪明人的艺术一样艰难的工作。
三国志集解评价阿斗说:恐传闻失实,不则养晦以自全耳。所以说,后主刘禅不失为通明智达的一代君主。
刘备临终前特意交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而事实上,对于事无巨细,大权独揽的诸葛亮,刘禅也基本上做到了凡事谦让,以父事之。按照常规,诸葛亮本应还政与刘禅。北伐前夕,诸葛亮依旧把22岁的刘禅当作孩子,特派心腹监管,后主益严惮之。不仅如此,还在前出师表中,透露出对刘禅的种种不满,象对待孩子一样提耳面教刘禅的亲闲臣,远小人,而青年天子刘禅从大局考虑,委曲求全。
诸葛亮的违背了先主辅政的嘱托,进而代政,并长期大军在外,犯了君臣大忌。尽管刘禅与诸葛亮君臣之间也存在着些许不谐,而刘禅也是为大局着想,克制自己。诸葛亮用人失误后很内疚,后主安慰说:胜负兵家常事。诸葛亮自贬三级后不久,为了不影响诸葛亮的权威,等诸葛亮打了胜仗后,刘禅及时恢复诸葛亮的职务。诸葛亮死的消息传来,刘禅连日伤感,不能上朝,竟哭倒于龙床之上。当灵柩运回时,刘禅率文武百官出城二十里相迎。诸葛专权对后主很有刺激。在诸葛亮死后,刘禅反对为其立庙。但在众人的一再要求下,阿斗也没有固执己见。
尽管如此,刘禅还是没有丢掉诸葛亮这面旗子。如此行事,既得人心,也顺民意,从而保证了政局的长期稳定。刘禅深知君臣不和,必有内变的道理,只要自己一时不清醒,野蛮的路线斗争也就不可避免。!青年帝王刘禅对此却能从长远着眼,如此得体地处理权臣问题,也可谓亘古未有。如此贤德的领导,在专制制度的历史长河中,也是奇迹。南朝史学家裴松之评价后主之贤,于是乎不可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