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清百忍堂张学良题字

如题所述

在抗战后期的某个时期,福建闽清籍的国民党军官张仰曾在贵州负责看管被软禁的张学良将军。当家乡闽清县坂东镇溪头埔的张氏宗祠落成后,张仰曾曾写信给国民党中央政府的张姓高官,请求他们为祠堂题字,但始终没有得到回应。于是,张仰曾便转而求助于偶尔在乡的他,希望打听一下情况。得知此事,张学良将军深感其情,他拜托张发奎、张治中两位将军帮忙回复,尽管忙碌,他们还是抽空为新落成的闽清祠堂题写了赠言。两位将军的亲笔题字至今完好地保存在溪头埔的张氏祠堂中。


然而,由于当时特殊的情况,张学良将军自己并未能亲自为闽清祠堂题字。但晚年的张学良,在获准从台湾迁居美国夏威夷檀香山后,1995年5月,一些原东北军军官,包括福州籍的张姓军团长,曾去夏威夷探望他。在交谈中,他们提及唐朝张氏入闽的历史,这使张学良记起了那个曾为福州祖地祠堂求字的闽清军官。他为此亲笔题写了“同根共源”四个字,嘱咐福州籍军官转交给福建的张氏宗祠。福州的泽江张氏宗祠得到了这份珍贵的题字,随后,闽清坂东镇的溪头埔张氏宗祠得知后,将题字制成匾额,安放在百忍堂中。而张学良将军的原作则留在了闽侯县的泽江张氏宗祠,作为文物珍藏。


对此,一些闽清坂东镇的张姓家族认为,张学良将军的这一墨宝,其实意在传递天下张氏一家的理念,希望能被福建全省乃至更广泛的张氏祠堂所共享。这份题字不仅承载了历史的记忆,也象征着深深的人文情感和家族纽带。
扩展资料

坂东镇张氏宗祠,是闽清各乡镇张氏族人共奉的总祠,祠厅正面高悬唐高宗御赐堂号“百忍堂”堂匾(闽清支系张氏先祖,乃唐朝时山东省郓州寿张县的张公艺,他家五世同堂一百多人生活,却能和睦相处。唐高宗听了感到很不可思议,特意上门拜访,问他是怎样做到这一点。张公艺请求赐予纸笔,写了100个“忍”字,献给唐高宗,受到唐高宗的赞许。后来,张公艺乃取堂名为“百忍堂”,以示荣耀。闽清张氏宗祠的张姓人家,以“百忍堂”为堂名,即缘于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