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白斑的发病机制涉及到局部和全身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
首先,长期的理化刺激起着关键作用。据统计,吸烟是重要因素,研究显示,吸烟年限和吸烟量的增加与白斑发生率呈正比。每日吸烟超过400支,风险显著提升。不同类型的香烟,如旱烟、纸烟和水烟,其引发白斑的风险不同,旱烟最高。实验通过烟雾刺激或直接涂抹于黏膜,证实了吸烟与白斑间的紧密关联。
除了吸烟,烈性酒的饮用、过烫或酸辣食物的食用,以及嚼槟榔等行为也增加了局部刺激,可能与白斑的出现有关。
其次,念珠菌感染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口腔白斑患者中约34%伴有白色念珠菌,星状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也可能参与其中。特别是“白念白斑”,伴有念珠菌感染的口腔黏膜白斑恶性转化的风险较高。
最后,全身因素也影响着发病。例如,微量元素如锰、锶、钙,微循环的改变,以及遗传易感性和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缺乏导致过度角化)的缺乏,这些都可能与口腔黏膜白斑的发生相关。
口腔白斑病(oralleukoplakia,OLK)是一种口腔科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表现为口腔粘膜上擦不掉的白色斑块,属于癌前病变,有转变成口腔鳞癌的潜在可能,对于口腔白斑这个名词或术语的定义,多年来一直有所争议,甚至到目前为止尚未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1978年,WHO首次制定了较为明确的OLK定义,并在1983年又对该定义进行了修订。白斑的定义和诊断标准为:OLK是发生在口腔粘膜上的白色斑块,临床和组织病理学上不能诊断为其他疾病,不应包括上腭的烟草性过角化及其他局部刺激因素引起的单纯性过角化,同时指出该病属于癌前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