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价税分离

什么是价税分离

商品或者货款的价格分为含税价和不含税价。不含税价=含税价/(1+税率),而税款=不含税价*税率。价税分离是指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将商品或劳务的价款及其应征流转税款在发票中分别注明。实行价税分离的目的是将隐含的税款从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中分离出来,给购买商品或劳务的厂商和消费者一个明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19
价税分离是指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将商品或劳务的价款及其应征流转税款在发票中分别注明。实行价税分离的目的是将隐含的税款从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中分离出来,给购买商品或劳务的厂商和消费者一个明白。
广义的价税分离泛指一切流转环节,既包括批发环节,又包括零售环节。狭义的价税分离仅指零售环节。实行价税分离制度,消费者可持购物(购买商品或劳务)发票按有关规定向税务局(所)抵扣一部分税款。税务局所根据消费者提供的购物发票核实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的厂商的业务量,对厂商纳税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以减少税款流失;并通过抵扣税款克服流转税的累退性。
拓展资料:
价税分离的成因如下:
价税分离导源于税负转嫁。税负转嫁是商品生产经营者利用种种方式将所纳税款转移给他人负担的经济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负转嫁是商品
生产经营者的主动行为。商品生产经营者为了获取较多的利润,通过提高或压低商品的价格将所纳税款部分或全部转嫁给他人承担。一般有两种转嫁方式,一是顺着经济运行的方向转嫁,即通过提高商品的售价将税负转嫁给购买原材料、燃料、动力的厂商,再转嫁给购买初级产品的厂商,...,如此转嫁下去,最终转嫁给消费者,这时,消费者成为负税人。这种转嫁方式称为顺转或前转。二是逆着经济运行的方向转嫁,即通过压低商品的进价转嫁给供应者,这种转嫁方式称为逆转或后转。
上述转嫁方式是税负转嫁的两种基本方式,比较而言,前转比后转更隐蔽、更容易、更普遍。因为后转是将税负转嫁给生产要素或课税商品的提供者。其转嫁要受到条件和范围的限制。将税负转嫁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即转嫁给生产资料供应厂商和劳动者,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其一,纳税厂商是这些生产资料的垄断性质的购买者,购销双方的市场地位不平等,购物者税负增加只不过为其压低购价提供了一种借口。其二,厂商在不影响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不影响企业凝聚力的前提下,可利用其对工资的决定权,通过降低相对工资来转嫁税负。将税负转嫁给课税商品的提供者,一般只在总承销商与生产厂家之间发生,范围有限。
决定税负转嫁的主要因素是商品的供求弹性。一般来说,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其税负容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其税负难以转嫁。生活必需品,由于需求弹性较小,其价格最终决定于卖方,税负容易转嫁;而非生活必需品、奢侈品,由于需求弹性较大,买方
可能通过调整购买数量来影响价格,则税负不容易转嫁。如果综合考虑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则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时,税负容易转嫁;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时,税负难以转嫁;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时,税负由供需双方共同分担。流转税是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纳税人所纳税款可以通过提高或压低商品的价格将税负部分或全部转嫁给他人承担。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5

1、因为售价里是含税的,一般增值税率是17%,如果价格里含税,那么不含税价=含税价/(1+税率), 税款=不含税价*税率,我们取得的增值税发票,发票上是价税分离的。

2、增值税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增值税销售额应为不含税的,如果是价款和税款合并收取的,应将含税销售额换算成不含税销售额,其换算公式为: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或征收率)。

拓展资料:

价税分离导源于税负转嫁。税负转嫁是商品生产经营者利用种种方式将所纳税款转移给他人负担的经济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负转嫁是商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6-03
价税分离是指将一项含增值税的数据分离成不含税金额和税额两部分,实操中需要根据该项业务的税率来进行分离。
价税分离是指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将商品或劳务的价款及其应征流转税款在发票中分别注明。实行价税分离的目的是将隐含的税款从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中分离出来,给购买商品或劳务的厂商和消费者一个明白。
广义的价税分离泛指一切流转环节,既包括批发环节,又包括零售环节。
狭义的价税分离仅指零售环节。实行价税分离制度,消费者可持购物(购买商品或劳务)发票按有关规定向税务局(所)抵扣一部分税款。
税务局所根据消费者提供的购物发票核实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的厂商的业务量,对厂商纳税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以减少税款流失;并通过抵扣税款克服流转税的累退性。
成因
价税分离导源于税负转嫁。税负转嫁是商品生产经营者利用种种方式将所纳税款转移给他人负担的经济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负转嫁是商品
生产经营者的主动行为。商品生产经营者为了获取较多的利润,通过提高或压低商品的价格将所纳税款部分或全部转嫁给他人承担。一般有两种转嫁方式,一是顺着经济运行的方向转嫁,即通过提高商品的售价将税负转嫁给购买原材料、燃料、动力的厂商,再转嫁给购买初级产品的厂商,如此转嫁下去,最终转嫁给消费者,这时,消费者成为负税人。这种转嫁方式称为顺转或前转。
价税分离的正面效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价税分离有利于完善发票管理。发票是购销商品、提供或接受劳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时具有法律效力的收付款凭证。它是经济生活中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是财务收支的法定依据,也是稽征税收的重要依据。
2.价税分离有利于打击非法经营,规范市场秩序。
3.价税分离有利于强化消费者纳税意识,淡化厂商逃税意识。
4.价税分离有利于强化流转税稽征管理。发票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会计核算资料是税收稽征管理的依据。
5.价税分离有利于实现公平税负。流转税具有一定程度的累退性质,收入越低则相对税负越重,收入越高则相对税负越轻,因而很难体现税收公平原则。
6.价税分离有利于调整消费结构。目前,我国消费结构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与人们对各种商品的适用税率茫然有关。
第4个回答  2021-06-03
价税分离是指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将商品或劳务的价款及其应征流转税款在发票中分别注明。 实行价税分离的目的是将隐含的税款从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中分离出来,给购买商品或劳务的厂商和消费者一个明白。 广义的价税分离泛指一切流转环节,既包括批发环节,又包括零售环节。 狭义的价税分离仅指零售环节。 实行价税分离制度,消费者可持购物(购买商品或劳务)发票按有关规定向税务局(所)抵扣一部分税款。 税务局所根据消费者提供的购物发票核实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的厂商的业务量,对厂商纳税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以减少税款流失; 价内税的对称。税款不包含在商品价格内的税。它是按照税收与价格的组成关系对税收进行的分类。一般说来,价外税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经营者制订价格以生产价格为基础,生产价格由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两部分构成,这样国家以流通中商品为对象所征的税款,只能作为价格附加,成为价外税。

“价外税”可以拆成“价外”和“税”。即在商品价格之外征收的税。说白了就是“商品价格+税”的模式。即在商品制定价格时,不用考虑税费;先制定价格,等到出售时再缴相应的税。

“价内税”和“价外税”有什么区别?什么是价税分离?
计算公式

价外税是由购买方承担税款,销售方取得的货款包括销售款和税款两部分。由于税款等于销售款乘以税率,而这里的销售款等于货款(即含税价格)减去税款,即不含税价格。

税款=[货款÷(1+税率)]×税率

通过一个例子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什么是“价外税”。

一件商品A,价款假设是500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13%。价款:500元;税额:65元;价税合计:565元。出售时,售价是565元,税务局从中收取的增值税税费是65元,商家挣到的是500元。如果对外出售的售价应该是565元。换而言之,计算税额的基数不包括税额本身。销售价格里不包含税款。

我们所熟悉的增值税的计税基础就是“价外税”。一般我们在商场、超市看到的商品价格都是包含增值税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