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盛行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瘟疫盛热是指感受疫疠之气造成的一时一地大流行的急性烈性传染病。在中国史料中,瘟疫的记载颇为悠久。如《周礼·天官·冢宰》中提到:“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吕氏春秋·季春纪》亦云:“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这表明古人对瘟疫的认识已相当深刻,认识到瘟疫可发生于四季,其原因之一是时令之气的不正常,由非时之气造成。现存最早的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也有相关记载。如《素问·刺法论》指出:“五疫之至,皆向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素问·本能病》篇则描述了温疫的传染性、流行性、临床表现相似、发病与气候有关等特点,并认为只要正气存内,就能避其毒气。
东汉时期的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的序言中提及:“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公元196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由此可见,当时瘟疫的流行之猖獗。
瘟疫通常由一些强烈致病性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引起,其传播途径往往与自然灾害后环境卫生不良有关。值得注意的是,瘟疫的流行与气候密切相关,如《素问·本能病》篇所述:“厥阴不退位,即大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疫,疵废。风生,民病皆肢节痛、头目痛,伏热内烦,咽喉干引饮。”
综上所述,瘟疫盛热是一种由疫疠之气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急性烈性传染病。其发病与气候、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而中医理论认为,只要正气存内,就能避其毒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