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小学生怎样学习好英语

如题所述

1. 了解记忆规律,提高学习效率。背诵、记忆外语单词短语是每一个外语学习者都会遇到的问题。小学生初学英语,记忆没有窍门,感到很枯燥,效果也差。因此,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记忆的知识对外语学习是很重要的。心理学家根据记忆保持的状态和时间长短把记忆系统分成三个阶段:(1)感觉存储阶段(sensory storage);(2)短时记忆阶段(shortterm memory);(3)长时记忆阶段(long-term memory)。
可见,在记忆的过程中,大脑经刺激后,留下“感觉存储”,但是如不及时复习,“感觉存储”就会立即消退,如能及时复习,就会形成“短时记忆”。同样,“短时记忆”如能及时复习,就可形成“长时记忆”,否则,也会遗忘消失。因此,及时复习在外语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

2. 善于联系,归纳,科学记忆。在词语与词语、词语与相应事物之间建立联想。根据心理语言学,互有联系的感觉信息是储存在一起的。回忆意象中的一个项目会连带回忆出同一意象中的其他项目。例如,学了father就会很容易联想起mother—uncle—aunt。学了“happy”自然想到 J的样子。学习了一些短语,如:beautiful long hair/big bright eyes/small round face,学生对记忆形容词的顺序有些迷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原来形容词分为评述性的,如beautiful,写实性的,如long。评述性的在前,写实性的在后。写实性的形容词又大致按以下顺序排列:大小(size)、形状(shape)、年龄(age)、颜色(colour)、产地(origin)、材料(material),为了便于记忆,有的学生将其英文字头夸张地缩写成类似E-mail地址:Ssa@com!这种联想和归纳,对小学生来说,既有趣又能提高记忆效率,巩固记忆效果。

3.多种感官协作学习。心理学对记忆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感觉信息的主要渠道有4个:视觉、听觉、动觉和触觉。而且刺激的渠道越多,大脑中建立的联系越多,新信息就越容易储存在长期记忆中。由此看出多渠道输入的学习比单渠道输入的学习效率要高。因此,读、看、听、写并用是最有成效的学习方式。

学习了有关认知策略的知识,我们以多种活泼的形式激发学生运用认知策略的动机。例如,开展“记忆方法比赛”,比谁的方法多、效果好。在激烈的“大脑风暴”和热烈的讨论中,“晨读—晚背—小组赛”的单词记忆法,“听、写、读、背、演”的段落记忆模式应运而生。用学到的知识,创造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策略之二:发展调控策略,做个善于谋划的人。

调控策略是指学生对学习进行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的策略。形成科学合理的调控策略是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例如,指导小学生制订简单的学习计划,对自己未来一个学期或一个月的学习事先提出要求。这种要求不一定面面俱到,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几个主要指标就可以了,如,读几篇小故事,记多少单词,每天听多少分钟录音等。又如,教师指导小学生对每周或每月的英语学习进行回顾,也就是反思,想想自己在英语学习上有哪些进步,还有哪些不足等。通过学习,学生很乐于展示自己的计划能力。综合大家的智慧,制订如下方案,试图为学生形成自己的调控策略,提供参照。

一个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计划及阶段反思

1.复习:(1)完成巩固已学知识的必要的练习题。(2)听课文录音,跟读模仿—熟读—背诵—自己反串对话中不同人物表演。(3)依照课文,编排设计新对话,为与同学合作做准备。(4)试着在当天的日记里,用上所学的词句。例如:今天We have_____new friends in our class.One is_____.And the other is_____.They come from_____...(5)生活中主动运用所学知识。

2.预习:(1)听下一课录音(先不看书),了解自己能听懂什么。(2)打开书阅读,圈出生词及不理解的句子,并对照录音确定生词读音。(3)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生句的意思。如有必要试着查字典,确定词义。将没有把握的词句做出标记,第二天请教老师或同学。(4)试着对新课文提出几个问题。

3.阶段反思:每周末自己总结本周学过的单词、短语、句式功能、语法项目,检查自己是否完成既定学习目标,评价自己的学习态度、课上表现、学习效果等。查漏补缺,及时调整,为下一阶段学习作好准备。

表2 小学生对学习计划实施情况周反思评价表

自评项目
完成情况
改进方向

1.每天坚持听录音

2.课前预习情况

3.与同学合作表演对话

4.课上参与活动

5.课外阅读数量

6.自己编写对话

7.单词记忆

8.尝试用英语写日记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这很大程度上要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来实现。因此,我们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认识自己,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从“安排好自己的事,做一个善于谋划的人”做起,不断分析自己的学习现状,调整学习策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学生一旦具备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的模式也要相应调整,以适应学生的需要。例如,我们已经指导学生形成了预习的习惯,那么教师就要很好地利用预习成果,课堂上引导学生对课文材料进行深入讨论或发散思维训练,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语言运用能力。以下为预习基础上的课堂教学设计框架。

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我们尽最大可能,帮助学生展示他们的预习成果,激发自主学习的愿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努力形成一种人人爱学、个个会学英语的氛围。这样,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可以用在培养学生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上。英语教学必然会呈现出“收获并快乐着”的喜人景象。

策略之三:运用交际策略,学以致用。

交际策略是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教师的责任就是让小学生有争取更多交际机会的欲望,有争取更多交际机会的表现,同时给予他们更多的交际机会。例如,我们鼓励小学生在课外多说英语,见到英语教师、外国友人时,主动用英语问好、交谈。尽管小学生不会说很多,而且不一定说得很对,但只要敢说就行。实验学校在课余开设英语角、英语超市,让小学生自由地参加说英语的活动。另外,教学生学会最常用的“Sorry./Excuse me./Thank you./Pardon.”等短语,这是维持交际的重要手段。我们选择那些三、五个词的简单句,既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又使学生感兴趣,琅琅上口,易于运用。比如:I see./I think so./Believe me./A piece of cake./Come on./Let me see./I can do it./Good job!等等。中、高年级开设了每日五分钟演讲,每月英语习作展评等活动,培养了学生交际意识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外语学习的各种技能是相辅相成的。过去曾有人片面强调“输入”,认为输入到一定量,自然会有输出。最新研究表明,外语如果只学不用,如果没有学习者主动创造机会运用英语,是很难收到理想效果的。

在课堂交际活动中,小学生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些词不会说。当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补充一些内容。然而小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远远超出成人的想象,一节课补充过多“计划外”知识,必然偏离本课教学重点,影响目标达成,况且学生也接受不了。因此,为了不影响交际活动,可以用必要的汉语暂时代替英语,完成表达任务,目的就是不受词汇障碍,创造更多的交际机会。

策略之四:掌握资源策略,遨游信息海洋。

资源策略是学生合理并有效利用多种媒体来运用英语的策略。小学生善于利用学习资源,就如同找到了活水的源头,从中源源不断地汲取营养,学习效益会呈跨越式增长,学生总会有喜出望外的收获,通过英语渠道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如果仅仅囿于教材的狭小范围,师生不愿也不敢越雷池半步。长此以往,英语教学有可能会失之枯燥,学生只能做“井底之蛙”。教学实践中,实验教师鼓励学生开拓学习资源,除了课本以外,还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学习英语。例如,电视、广播、动画片、报刊、生活中的各种标志等。

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尽情遨游在英语的海洋。自由地选择、自主地学习无疑为语言学习注入了活力,激发了学习兴趣,扩充了词汇量,提高了听说能力,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审美情趣,为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运用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实验结果与收获

实验过程中,我们带领和鼓励教师探索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鼓励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培养,很多教师在探索的路上收获良多,已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例如,杨村六小和杨村八小的“预习导学提纲”、曹子里小、高口小学的“扩展—比较—归纳记词法”、英华学校的“预习—质疑—训练—延伸”的教学模式等,这些模式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均起着重要作用。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效果都有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通过实验,74%~76%的学生对学英语有兴趣、有信心。73%~85%的学生已经从学习方法的意识化上升为学习方法的行为化,能够主动运用学习策略,逐步形成新课程理念下的现代学习方式。

四、实验后的几点思考

1.我们对这个课题的研究刚刚起步,好多想法不够成熟。例如,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学习策略的目标是有很大差异的,在深入研究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细化。

2.指导学生学会学习,需要教师的智慧和勤奋。小学生要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首先要求教师有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教学策略。因此,教师学习、研究的任务很艰巨。

3.小学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很有限。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不必一味地追求“自主探究”的形式化,而完全排除“接受性学习”。教学中,我们同样需要着力改善接受性学习,积极探索接受性学习的新形式。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谈“传授知识”色变的倾向同样是极端的、错误的。

学习策略灵活多样,策略的使用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在英语课程实施中,教师要明确学习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在学习策略方面的探索进行肯定和激励,同时创造交流互动、共同提高的氛围。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不同特点,形成和使用不同的学习策略。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还会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3-12
I am a father of 5th grade son. As far as I know, th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who want to get high marks in the English exam should learn the English text by heart and memorize all the vocabuary which they had learned including what they had learnt previous semesters. Secondly, the students should get help from their parents who should instill the English background and knowledge and basic grammar,if possible, teach them through English dialogue and let them immerse in English envionment. Only in this way will the students get good result in English learning.
第2个回答  2007-03-12
看一些动画片
第3个回答  2007-03-12
我也是才从小学升初中,我的英语靠了满分,当然英语单词是特别的重要因为那时学好英语的基础,但是有时候,英语的语感又显的重要,老实说考英语的时候,至少有3道题是我自己猜的,但是为什么别人又猜不对呢,这就是一种语感。平常多听英语,多看原版外国大片,听一听你就会有一种语感了,而且在做听力及选择题是这个可是个好办法。
第4个回答  2007-03-12
多读,多用。
第5个回答  2007-03-16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篇课文写的是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表现了这个少年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
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先写“我”在罗马的一个旅馆里结识了德国小姑娘乌塔,写她“睡得正香”以及起身后收拾好行装、外出游览;接着写晚上回到旅馆后“我”和乌塔的谈话,主要谈的是乌塔这次旅游的行程之长、安排之细、准备之久,以及她要在亲身经历中认识世界的想法;最后写乌塔与“我”道别,继续她未完的旅程。
课文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写作方法来突出乌塔鲜明的性格特点。(1)在描写中展现性格特点。语言描写集中在第8、9自然段里,这些语言表现了乌塔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体现了她在思想上的独立。文中的一些细节描写也很有特点。这个14岁的女孩虽然独自在异国他乡,但是能在旅馆里“睡得正香”,她能自己安排一天的活动,自己收拾东西,按时外出游览,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乌塔做事很有经验、从容不迫。(2)在对比中突出人物性格特点。一是和作者对比。作者写了自己在青年旅馆里“筋疲力尽”“匆匆洗漱”“疲倦地回到旅馆”,而乌塔却可以在旅馆里“惬意地趴在床垫上,一边吃糖,一边看一本厚厚的书”。二是和中国孩子对比。文中写了中国孩子的生活,有电视,有儿童图书,有游乐园,但父母一般不放心让他们一个人出远门;而乌塔却在14岁的年龄独自一人游欧洲。在这样的对比中突出了乌塔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世界上其他国家儿童的成长经历,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培养学生阅读有自己的见解,并愿意与大家交流阅读感受。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叙述和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并在阅读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乌塔对我这番解释很不满意,马上反驳说:“我也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很爱我。不过我们兴趣不同,所以我们有时候一起出去玩,有时候单独出去玩。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我不明白。你的话不合逻辑。”
“反驳”是指说出自己的理由,来否定别人跟自己不同的看法。“逻辑”是指事物客观的规律性。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乌塔认为爱孩子和不让孩子单独出门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乌塔先是举出自己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在长辈爱孩子的情况下孩子可以单独出门,然后说她不同意中国家庭管理孩子的做法,认为作者的解释是不合逻辑的。乌塔的话不多,但是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观点鲜明,特别是她只有14岁就能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并能切中要害,这充分体现出,乌塔在生活上独立的基础是她在思想上和精神上的独立。
(2)对词语的理解。
惬意:这里是很满意、很舒服的意思。
语塞:指不知怎样回答对方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能对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强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师生可以一起观察欧洲地图,了解欧洲的主要国家、著名城市,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本课的教学,教师应侧重指导学生在自读自悟中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就课文的内容提出自己关心的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首先,可以要求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自学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后,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突破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哪些内容反映了乌塔在生活上的独立?一边读一边找出相应的句段,并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理解,然后再进行交流,并引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乌塔这个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可以通过读好乌塔的语言来体会人物的特点。
在学生读懂课文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就学习课文时产生的问题和想法谈谈自己的见解。可以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从中确定一两个大家关心的问题作为基本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确定的基本问题要抓住自立精神这一中心,如:乌塔的说法和做法好不好?我们能向乌塔学习什么?我们可以怎么做?在讨论中,教师应提醒学生,向乌塔学习并不是要模仿她独自外出旅游,而是要在生活中克服依赖思想,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
3�课后,可以联系本组语文园地中的习作要求,让学生写一写“从《乌塔》想到的”;还可以让学生把课文内容和课上讨论的情况讲给父母听,听听父母的意见。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指导他们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在适当的时候排练演出

、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篇课文写的是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表现了这个少年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
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先写“我”在罗马的一个旅馆里结识了德国小姑娘乌塔,写她“睡得正香”以及起身后收拾好行装、外出游览;接着写晚上回到旅馆后“我”和乌塔的谈话,主要谈的是乌塔这次旅游的行程之长、安排之细、准备之久,以及她要在亲身经历中认识世界的想法;最后写乌塔与“我”道别,继续她未完的旅程。
课文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写作方法来突出乌塔鲜明的性格特点。(1)在描写中展现性格特点。语言描写集中在第8、9自然段里,这些语言表现了乌塔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体现了她在思想上的独立。文中的一些细节描写也很有特点。这个14岁的女孩虽然独自在异国他乡,但是能在旅馆里“睡得正香”,她能自己安排一天的活动,自己收拾东西,按时外出游览,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乌塔做事很有经验、从容不迫。(2)在对比中突出人物性格特点。一是和作者对比。作者写了自己在青年旅馆里“筋疲力尽”“匆匆洗漱”“疲倦地回到旅馆”,而乌塔却可以在旅馆里“惬意地趴在床垫上,一边吃糖,一边看一本厚厚的书”。二是和中国孩子对比。文中写了中国孩子的生活,有电视,有儿童图书,有游乐园,但父母一般不放心让他们一个人出远门;而乌塔却在14岁的年龄独自一人游欧洲。在这样的对比中突出了乌塔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世界上其他国家儿童的成长经历,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培养学生阅读有自己的见解,并愿意与大家交流阅读感受。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叙述和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并在阅读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乌塔对我这番解释很不满意,马上反驳说:“我也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很爱我。不过我们兴趣不同,所以我们有时候一起出去玩,有时候单独出去玩。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我不明白。你的话不合逻辑。”
“反驳”是指说出自己的理由,来否定别人跟%D
sfwx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