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目的,把有版权的作品朗读出来,并传播,会否侵权?

比如说我是一个朗读爱好者,评书爱好者之类,把有版权的作品朗读出来,并传播,非营利目的,人家能不能问我要版权费?
假若作者本人不追究,出版社能不能追究?
假如我未能联系作者,把某部已出版的报告文学改编成评书的形式,并表演、录音,在评书爱好者中传播。会怎样?

这种做法应首先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非营利目的并不是直接的合理使用的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之一,所列12中合理使用情形,都是非营利性质。

不过,即使你未征得作者同意,上述行为也不属于侵权行为。

著作权法明确规定的合理使用的范围是:

(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四)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七)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八)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九)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

(十)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

(十一)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十二)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前款规定适用于对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的限制。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具体内容: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本法保护。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以及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出版的,或者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的,受本法保护。

第三条

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计算机软件; (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第四条

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国家对作品的出版、传播依法进行监督管理。

第五条

本法不适用于: (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二)时事新闻; (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第六条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第七条

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的著作权管理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著作权管理工作。

第八条

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授权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被授权后,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主张权利。

并可以作为当事人进行涉及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诉讼、仲裁活动。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是非营利性组织,其设立方式、权利义务、著作权许可使用费的收取和分配,以及对其监督和管理等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第二章 著作权

第九条

著作权人包括: (一)作者; (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第十条

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 (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三)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五)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六)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七)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八)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九)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十)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 

(十一)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十二)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十三)摄制权,即以摄制电影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 (十四)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 (十五)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 

(十六)汇编权,即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十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行使前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

著作权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转让本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

第十一条

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 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

第十二条

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第十三条

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作者。 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

第十四条

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为汇编作品,其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第十五条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但编剧、导演、摄影、作词、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权,并有权按照与制片者签订的合同获得报酬。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中的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

第十六条

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除本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外,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给予作者奖励: 

(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

(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

第十七条

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

第十八条

美术等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但美术作品原件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

第十九条

著作权属于公民的,公民死亡后,其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在本法规定的保护期内,依照继承法的规定转移。

著作权属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变更、终止后,其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在本法规定的保护期内,由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没有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由国家享有。

第二十条

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首先,应明确著作权(即版权)合理使用的情形:

著作权法明确规定的合理使用的范围是:

(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四)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七)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八)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九)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
(十)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
(十一)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十二)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前款规定适用于对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的限制。

其次,从合理使用的构成要件看:
1、合理使用目的应当是非营利目的,但如果出于公益目的,也可带有一定营利性质。对于作品本身的性质,亦应当作必要的类别区分;
2、对于是否合理使用,为准确适用法律,应当分为对原作品使用的两种方式来判断相关因素,即作品摘用和作品复制来考察;
3、判断被控侵权作品对原作品的使用是否构成不利影响和实质性损害,可以从作品的声誉影响和市场经济损失来考察是否构成合理使用。

那么,综合以上两点,就你所述情况,回答如下:

1、我是一个朗读爱好者,评书爱好者之类,把有版权的作品朗读出来,并传播,非营利目的,人家能不能问我要版权费?假若作者本人不追究,出版社能不能追究?

严格意义上讲,这种做法应首先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如几位网友回答,非营利目的并不是直接的合理使用的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之一,所列12中合理使用情形,都是非营利性质。

不过,即使你未征得作者同意,上述行为也不属于侵权行为,亚马逊网站曾有系统,具备文字转语音阅读功能,虽然一度惹争议,但由于其忠实原作品,在国际上,依然被接受。而你的情况,不但是非盈利,更只是出于爱好、学习。不构成侵权,也无需支付版权费。

而出版社的权利可能是部分或全部著作权,但怎么也不会超越作者的权利,更不会超越著作权法的规定。因此,你可无需过虑。

2、假如我未能联系作者,把某部已出版的报告文学改编成评书的形式,并表演、录音,在评书爱好者中传播。会怎样?

你补充提问的情况,属于对原先作品的演绎,是以另一作品为基础创作的作品,但不是精确的逐字的复制。演绎作品若不主张著作权,而只是出于爱好,免费表演,则属于“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的合理使用情形。

也不构成侵权。

综上,建议:
1、适当把握尺度,尽量保证不以营利为目的、坚持免费;
2、出于爱好、内部交流,而在爱好群体中使用、传播,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应保证这种性质的纯洁性;
3、若需进一步传播,应尽量征得作者的同意;
4、改编成评书,是对原作品的演绎,可与原著作权人商谈,征得同意、支付一定的报酬,而取得演绎作品的著作权,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1-23
1、是否营利目的,只是侵著作权要件之一,营利是侵权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即使没有营利目的的要件,但有其他侵犯著作权的条件时,也可能会构成侵权。比如,未经允许将他人作品复印成册后免费发放给边远地区贫困孩子,虽然也没有营利目的,但仍然涉嫌侵犯了为原著作者的发表权、传播权等权利。

2、你说的情况:未经允许自己朗读、自己欣赏,不会侵犯著作权;但如果将作品录音,可能涉嫌侵犯原著作者的复制权;如果加以传播,可能侵犯作者的发行权、表演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权利。
建议最好事前取得作者许可。当然,如果传播面不是很大、获利不多或者未获利,作者也可能不予追究、也就不会有什么事,或者因你的传播能为作者带来更好、更广泛的影响,也许能得到作者的谅解。

3、“假若作者本人不追究,出版社能不能追究?”:这要看作者和出版社签的合同的内容,如果作者将部分或全部著作权转让给了出版社,出版社有权追究。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第3个回答  2011-01-25
1、前一问题:
属于合理使用。不必作者许可,不须付酬。你未出版、经营,出版社也无权追究。
依照著作权法 第二十二条 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2、涉嫌侵犯传播权!
考虑到如果在不特定爱好者中传播(甚至收费)的话。
营业性表演需要获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向公众传播录音录像制品,还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表演者许可,并支付报酬。

第二十二条 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第二十八条 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依照本法有关规定使用他人作品的,不得侵犯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和获得报酬的权利。
第三十六条 使用他人作品演出,表演者(演员、演出单位)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演出组织者组织演出,由该组织者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使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进行演出,应当取得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第三十九条 录音录像制作者使用他人作品制作录音录像制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录音录像制作者使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应当取得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不得使用。
第四十条 录音录像制作者制作录音录像制品,应当同表演者订立合同,并支付报酬。
第四十一条 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并获得报酬的权利;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该制品首次制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被许可人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录音录像制品,还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表演者许可,并支付报酬。
第4个回答  2011-01-23
这个情况未必侵权。
1 纠正某些观点,盈利与否不是版权侵权的要件,只是是否构成合理使用时的考量因素之一。是否侵犯版权 关键是看是否做了版权禁止做的事。
2 朗读别人评书,涉及两个权利,其一,评书文字作者的权利;其二,评书表演者的权利。
对于 评书表演者,无权禁止你模仿表演,因而你没有侵犯他的权利;
对于 评书文字作者,要看其作品是否还受版权法保护(作者生前和死后50年内),如果还受保护,那么你的表演行为侵犯其 表演权 ,别人可以禁止(有例外,稍后再论述);如果不受保护,那么你自然可以随便表演,和传播……
3 即便是侵权,根据你行为性质,你有可能是免责的,
首先 如果是非网络性质的,表演可以根据 合理使用免责(个人学习或欣赏),传播要看是不是向不特定多数,小范围内,比如好友之间,是构不成著作权意义上的传播的。
其次 如果是网络性质的 没有个人欣赏的免责事由,因此是侵权的。

其三,出版社享有的权利不会大于作者,比如出版社购买了发行权,未必就购买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你需要得到谁的许可,要看谁享有你欲施行行为所受控的权利,因此,情况是不确定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