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的成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首先来认识一下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

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法制观念淡薄,缺乏遵纪守法的习惯。许多学校缺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有的法制教育活动形式重于内容,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有些学生因为校园欺凌被学校开除甚至被判刑入狱,还不知道自己是违法违纪行为。导致校园欺凌事件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同学之间的小摩擦积累成大冲突;高年级的同学恃强凌弱,欺负低年级的同学,寻衅滋事,索要钱财;因为早恋引发纠纷;与外校学生发生冲突,引发不同学校同学之间的相互群殴;学校处罚违纪学生不当而引发的过激行为。再有就是对情绪自我管制能力的欠缺。有些学生比较叛逆,厌烦紧张学习生活,又没有更多的课余活动,很可能会选择极端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能量,如暴力游戏,毕竟青少年心智发育不成熟,分辨能力不足,很容易产生思想上的混乱,久而久之甚至就会转化为校园暴力事件。
家庭教育缺位是一个重要原因。有些家长过分的溺爱孩子,对孩子娇生惯养,缺乏对他们进行责任、义务和爱心等方面的教育,导致许多学生是非不分,自私、冷酷。心理素质差,遇事好冲动,走极端;一些学生的家庭长期存在家庭暴力,从小稍微不服父母的要求,就会遭到一顿毒打,幼小的心灵蒙上一层灰色的 阴影;有些学生是单亲家庭,父母离异使其缺少父爱后母爱,性格变得孤僻;有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使其长期脱离父母的有效监管,经常进入游戏室、网吧、歌厅等,长大以后容易结交社会不良青年,养成许多不良习惯;也有一些学生的爷爷奶奶比较护短,出面干涉其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管理,使其认为有靠山而变得有恃无恐。有调查表明,在很大程度上校园欺凌的根子在家庭,家长处理问题的方式,往往会引起孩子的模仿。如有的家境优越,认为不管出了什么事,家长都可以摆平;或是家境恶劣,自己也有过被父母暴力对待的经历。做事不讲程序规则、处理问题简单粗暴、缺乏沟通,诸如此类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成为校园欺凌滋生的土壤。

学校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有些功利化的教育使得部分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长期活在被人忽视的角落,甚至被贴上“坏学生”或“差学生”的标签而倍受歧视。随着他们思想意识的成熟,他们内心的不平衡感日益明显,慢慢地就会从行动上不自觉地站到老师和同学的对立面,尤其受到老师的批评时,很容易出现攻击行为。应试教育给学生带来了很大压力,但青少年没有宣泄的途径,就很容易情绪波动,在某一个点爆发出来,就是所谓的挫折攻击。挫折攻击对内攻击表现为伤害自己,对外攻击就表现为暴力。
如何应对
如果遇到校园欺凌,首先可以大声警告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会受到法律纪律严厉的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
如果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当他在公共场合受到一群人胁迫的时候,应该采取向路人呼救求助的态度,这种办法会免去一些麻烦。
碰到这种事情一个是不要沉默,再一个是不要再以暴易暴,要以法律的方式来解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