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上中医古今药籍中的记载

如题所述

中医古籍中对桑上寄生的药性记载十分丰富,主要体现在其性味、归经、主治功效以及用法用量等方面。


2.1 性味与归经



    《本经》: 苦、平,归肝、肾经。
    《滇南本草》: 微温、味苦甘,归肺、脾、肝经。
    《别录》: 甘、无毒,入心、肾经。
    《福兴药志》: 性味与寄主相关,沙梨寄生性清凉,味甘酸,归肺、脾、肝经。

2.3 主治功效



    《本经》: 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滋养肌肤等。
    《别录》: 治疗金疮、祛痹、女子崩中、产后疾患等。
    《药性论》: 有助于胎气稳固,治疗漏血。
    《日华子本草》: 助筋骨、益血脉。
    《滇南本草》: 对大肠下血、肠风带血、痔漏等有治疗作用,同时涉及筋骨、风寒湿痹等。


2.4 用法与用量


内服时,桑上寄生需洗净、切段、晒干,用于煎汤,剂量为3-6钱,可入散剂、浸酒或生用酒炒。


2.5 古籍经典论述



    《本草经疏》: 桑上寄生具有益血、祛湿、通络的作用,主治多种血虚热病。


2.6 古籍方选



    《千金方》: 独活寄生汤用于治疗腰背痛等肾气虚弱之症。




扩展资料

桑上寄生的简称桑寄生则以其广义而涵括多种木本寄生,通常可用于泛指一类半寄生的多年生木本植物。它们是一族绝顶聪明勤劳的物种:除了能根透树身摄取寄主之津髓之外,还会展叶当空吸收日月之精华、昼夜之雨露。 它们虽寄人篱下,却不懒惰恶劳;即既不只依赖于寄主所赞助的水份、营养、矿物质,却力图自强不息,奋发更生,通过本身所含叶绿素之光合作用,而自产更多的炭水化合物来开出妍丽的花朵,结出美味的果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