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粉(夜光粉)为什么会夜光?原理是什么?

如题所述


揭秘荧光粉的夜光秘密:深入理解其发光原理</
荧光粉之所以能在暗夜中发光,其背后的奥秘源于其中的荧光染料分子。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神奇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荧光现象源于分子内的电子能级跃迁。每个分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电子的能量状态各异,分为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电子间的排斥力以及量子效应带来的能量分布。这些能量状态的组合形成一系列离散的电子能级,就像分子的“能量台阶”。电子会遵循能量最低原则,占据最低的能级,形成基态。


当一个光子的能量恰好能激发一个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更高的能级,比如第一激发态,就可能发生吸收现象。这个过程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光子能量被电子吸收,使得分子体系的能量增加。吸收后,分子进入不稳定状态,倾向于释放能量回到基态,这就是荧光的源头。


荧光过程中,分子可能通过各种方式释放能量,如通过振动能级的弛豫,转化为分子的热运动,或者通过电子跃迁直接回到基态,发出新的光子,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荧光现象。这个过程的时间长度,也就是荧光寿命,取决于体系的特性,比如血红素蛋白和苯酚的荧光寿命就有显著差异。


然而,荧光材料的发光时间并非总是瞬间,例如荧光粉,其发光延迟可能由掺杂元素、半导体带隙、缺陷陷阱等因素决定。例如,ZnS:Cu这样的荧光材料,掺杂铜后,电子空穴对在半导体中运动,可能会因为晶格缺陷而产生陷阱,导致发光的延续或延迟。通过优化材料结构,可以实现更长时间的发光,比如大连某发光科技公司的产品,其发光时间可达半小时以上。


此外,还有一种名为放射性发光(Radioluminescence)的机制,通过将放射性同位素与荧光材料混合,如ZnS:Cu,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粒子激发电子,同样可以产生长时间的发光。其中,氚、钷-147、锶-90和碳-14等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过程是这种现象的关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