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中1954年1月18日晚或19日晚的内容是什么

如题所述

《傅家雷书》,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于54年至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这本书是许多老师推荐的青少年必读书目,能够提高青少年的思想修养,也是素质教育中的经典,诠释了沉沉的父爱。夫妻二人呕心沥血地培养这两个孩子长大成人,教育他们要先学会如何做人,然后方才成“家”,这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书中,收录了老父亲对背井离乡的儿子写的信,饱含了与儿子傅聪在国外的生活状态、个人感情等方方面面,还有与二儿子傅敏的事情,一字一言无一不流露出对儿子深沉的爱。

《傅雷家书》中,54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父亲会给儿子写信?且看我娓娓道来。

54年傅聪应波兰政府邀请,参加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并留学,54年1月17日全家在上海火车站送他去北京准备出国,年仅20岁的他沉浸在喜悦之中,与家人在他分别后“止不住流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17日刚走,傅雷18日便情不能自已,写下了第一封信。信上说,孩子开心地走了,教人实在不舍,总是想起去年正月的事,良心上的责备简直无法消逝。傅雷一直觉得,他虐待了孩子,且永远对不起孩子,也永远无法补赎这种罪过,这些念头在头脑里萦绕一天消散不得,也不敢向孩子妈妈说。就如同傅雷在书中引用巴尔扎克的那句: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19日,傅雷仍良心难安,那时候种种像噩梦一般在脑海盘旋,只是没想到过了四十五岁,父姓才真正觉醒,可这觉醒,却是在孩子离开后,离别于傅雷及妻子而言都是从未有过的考验……

这封家书中,充满了老父对孩子离别的思念,以及对那时候种种的忏悔,在忏悔中饱含着老父的无奈与悔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7
傅雷的儿子傅聪在1954年1月离家去北京学习,为参加肖邦钢琴比赛和留学波兰作准备。7月傅聪离开北京到公派到波兰开始留学。
第2个回答  2021-03-17
54年儿子回来又走了,有新工作忙碌,新变化等着他儿子。傅雷说他儿子是不会感到寂寞的,相反他是静下来了,单调的生活免不了和过去的欢聚忙乱比较,聚少离多没有一天不想儿子。
第3个回答  2021-03-17
《傅雷家书》中的1954年主要发生了,傅雷告诉他的孩子怎么做人,如果做好艺术等,教育孩子要做一个正直的人,要德艺双馨。
第4个回答  2019-03-03
原文:
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八日晚
孩子,你这一次真是“一天到晚堆着笑脸”①!教人怎么舍得!老想到五三年正月的事,我良心上的责备简直消释不了。孩子,我虐 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妈妈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①一九五四年傅聪赴波兰参加第五届萧邦国际钢琴比赛并在波兰留学,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六日全家在上海火车站送傅聪去北京准备出国。
一九五四年一月十九日晚
昨夜一上床,又把你的童年温了一遍。可怜的孩子,怎么你的童年会跟我的那么相似呢?我也知道你从小受的挫折对于你今日的成就并非没有帮助;但我做爸爸的总是犯了很多很重大的错误。自问一生对朋友对社会没有做什么对不起的事,就是在家里,对你和你妈妈作了不少有亏良心的事①。——这些都是近一年中常常想到的,不过这几天特别在脑海中盘旋下去,像恶梦一般。可怜过了四十五岁,父性才真正觉醒!
今儿一天精神仍未恢复。人生的关是过不完的,等到过得差不多的时候,又要离开世界了。分析这两天来精神的波动,大半是因为:我从来没爱你像现在这样爱得深切,而正在这爱得最深切的关头,偏偏来了离别!这一关对我,对你妈妈都是从未有过的考验。别忘了妈妈之于你不仅仅是一般的母爱,而尤其因为她为了你花的心血最多,为你受的委屈——当然是我的过失——最多而且最深最痛苦。园丁以血泪灌溉出来的花果迟早得送到人间去让别人享受,可是在离别的关头怎么免得了割舍不得的情绪呢?
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凭如何打击都摧毁不了你,因而减少了我一部分罪过。可是结果是一回事,当年的事实又是一回事: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
①父亲教子极严,有时近乎不近人情,母亲也因此往往精神上受折磨。
附注:
一、题目“一月十八日晚/十九日晚”
傅雷先生与他的妻子在1954到1966年间给孩子写了一百八十多封信。一般书信是没有题目的,编成书的时候,就以写信时间作为题目了。傅聪是1954年1月17日离开父母的,先去北京,随后去波兰留学。他17日刚走,傅雷18日即情不能自已,写下了第一封信。
二、“一天到晚堆着笑脸”
傅聪出国,是应波兰政府邀请,参加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并留学的。20岁的他沉浸在喜悦之中,与家人在他分别后“止不住流泪”形成鲜明对比。
三、“五三年正月的事”
是指傅雷与傅聪因讨论贝多芬作品哪一首最重要产生争执,傅聪离家出走一月余。
四、“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
教出这么优秀的儿子,又写了那么多语重心长的信件的傅雷,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呢?原来傅雷一生苛求完美,所以对孩子也要求特别严格,傅聪小时候没少挨揍,而且打得特别狠。
但他自己也表示,“幸亏你得天独厚,任凭如何打击都摧毁不了你,因而减少了我一部分罪过”。而没有像一般的父母到处夸耀:“你能有今天,全是凭我们打出来的!”
他还做到了很多中国父母很难做到的一点:向孩子认错。如“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又如“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甚至“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
五、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有些错误就像钉子一样,即便事后拔出来,也还是会给别人造成伤害,再多的弥补也无济于事。巴尔扎克这句话也提醒我们:宁可事前小心,不可事后悔恨。
六、自问一生对朋友对社会没有做什么对不起的事,就是在家里,对你和你妈妈作了不少有亏良心的事
傅敏注解:父亲教子极严,有时几乎不近人情,母亲也因此往往在精神上受折磨。注意句中的“作”现在规范为“做”。
七、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
意为,傅雷壮年之时不懂得做爸爸的艺术,让傅聪在童年时吃了不少苦。有道是钢琴、古典音乐还有父亲的责骂体罚,就是傅聪全部的童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