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过余光中的《乡愁》吗?

如题所述

在华人世界里,但凡能有高中文化的人,都会知道有一个中国诗人叫余光中,他写过一首诗叫《乡愁》。一首《乡愁》,不仅成为世界文学殿堂里的不朽明珠,更成为所有海外华人表达思念最好的载体。

一个人90而病故,可算喜丧。作为一个诗人,90岁的余光中先生可谓有大智慧,他走的每一步好像都走对了,所以一生平平安安,富贵到老。

作为诗人,或者作为一个文人,他无疑是成功的。这种成功这源于他在21岁时,花20分钟写的那首短诗《乡愁》。在娱乐圈有的人是靠一首歌吃一辈子,而余老先生是靠20岁时的一首诗征得一生的名声。可谓一战成名。

余光中让人记住的诗,多创作于早期,比如港台诗人较为欣赏的《敲打乐》诗集,以及令他在中国人心中留名的《乡愁》

对于普通的民众,《乡愁》代表了余光中。那一首流行诗结构巧妙,不动声色地把爱国主义融混到朴素情感中去,用递进的方式,完成从母亲丶新娘丶亡母到大陆的类比,比起某些简单的爱国譬喻,高明多了。也因其润物细无声,同时又明朗易懂,遂成为理想的宣传诗。

第一,《乡愁》所表现的,是人类最普遍的最疼痛的母题之一:思乡。

所谓母题,就是人类共有的,古今中外都适用的一种情感方式。在古代,由于交通不发达,通讯不发达,思乡的主题表现得尤为强烈。一旦出门在外,就很不容易与家里取得联系,很不容易回到家乡。所以就特别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表现这一母题的诗歌,在历朝历代都汗牛充栋。这是其一。

第二,所谓“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不管是神话还是现实,人类都是从泥土中来的。故土是人类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人类最后的归属。而思乡,表现的正是一种回归故土的情感。

第三,现代人的交通通讯都很发达了,感觉似乎“思乡”不在那么强烈了,其实不然,现代人更缺乏“故乡”。现代人更加隔膜,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更加大,由于大量住在城市里面,与泥土隔绝,根本就是连“故乡”都没有,所以现代人“思乡”更强烈。

第四,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表达的是中国海峡两岸长期隔绝这一宏大的政治主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