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和HR谈工资?

如题所述

1、不一开始就谈薪资
有不少的hr在面试时是避免一开始就谈论薪资的,因为这时还没有对面试者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因此不会去说出具体的薪资,否则会破坏掉谈判的可能性。在谈话的过程中hr就会了解到对方,然后渐渐占到上风,然后根据应聘者的实际情况给出合适的薪资。
2、不直接询问你对薪酬的希望
多数的hr在招聘面试时也不会去直接询问对于薪酬的待遇是多少,其实这样做已经给予应聘者开价的权利,这样对于企业是比较不利的。相反的,如果hr询问了面试者上一份工作的薪资之后,就会增加了应聘者的希望。
3、只透圳薪酬范围的下限及中间值
不少的企业在招聘时,只会透露相关职业的薪酬范围,这样的做法对于企业是不利的,应该保留有薪酬范围的上限,只告诉招聘者下限以及中间值,这样可以避免在一开始就将企业的底牌去亮出,从而影响到后期的薪酬商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26

和HR谈薪资,是校招面试的最后一个阶段,却也是最磨人的阶段…眼看着距离offer只一步之遥,很多人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薪资报的太高怕直接被pass掉,说的太低,又觉得自己太委屈。

那么,应届生的薪资究竟该如何谈?

其实,经过前几轮面试的考察,用人方早已对应聘者有了综合的判断,并且正规公司都会有一套非常明确的薪酬体系,作为应届生一般都处于Entry level。

换句话说,不管你的回答如何,HR的心里都有一个明确的薪酬范围,这个范围几乎不会改变。

所以,能否皆大欢喜地回答好“你期望的薪酬是多少?”这个问题,无外乎在于你提出的数字是否正好符合HR心中薪酬范围的最高值。

如何给出一个不易被拒绝的价格?

曾经有一位HR总监曾说过:“我们的团队招聘时,只要应聘者意向薪资在合理范围内,我们从来不去砍价,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你要薪资的时候我很痛快,我要产品质量的时候你也要痛快。”

可见,在HR眼中,谈薪资并不可耻,可耻的是自不量力的要价。你开出的价格既取决于应届生在公司薪酬体系的级别定位,又取决于你个人在面试中表现出的能力。前者限定了你要价的范围,后者则限定了你要价时的资本。

所以,想要开出一个让HR无法拒绝的价格,并不是脑补出一个年薪百万,而是结合个人资历,在HR能接受的心理范围内,争取到一个极大值。

 要争取到这个极大值,首先应该在谈薪之前对这三件事心中有数: 

(1)打听公司该岗位的薪资标准

一般来说,公司的薪资都需要根据员工的工作能力去评级,而对于0工作经验的应届生而言,大多数公司每年开出的薪资基本上变化不大,这种情况下,你可以通过网络等各种渠道,去联系该公司的学长学姐了解往年的薪资情况,甚至可以去打听一下其他公司该岗位的薪资情况。这些收集来的消息基本上能够总结出一个薪资范围,可以作为你最终“报价”的依据。          (2)梳理出个人优势      

应届生虽然没有工作经验,但可以从学校学历背景、实习经验、个人能力等三个方面去总结自己的优势。在确定HR可接受的薪资区间后,提前梳理好你的个人优势,是争取区间上限的“谈资”,也能够让你更加有底气。

要知道,有些HR谈薪酬的目的,除了去寻求用人单位与应聘者心理预期之间的平衡,更是想借此机会来评估应聘者的自我认知有多强,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一个自我认知和工作目的都很明确的人,更容易在未来保持持续的工作热情。

(3)了解公司的福利体系

一份工作的薪酬,除了明码标价的税前工资,还有一部分“隐性薪资”不容忽视,这就是公司的福利体系,包括:五险一金、单双休、绩效奖金、年终奖金、各类补贴金等。可别小看这部分福利,很多时候能够为你省下一大笔钱。如果没能打听到这部分福利体系的具体情况,不妨在和HR谈薪时大胆地问清楚,并据此调整自己意向薪酬的标准。

做好以上这些功课,你基本能够在心里有一个价格的定位,这个价格可以是HR能接受的上限,只要你能够说得有理有据。

如何尴尬而不失礼貌地回答这个问题?

当HR问:“你的期望薪酬是多少?”说到底,会出现的无非是三种回答:

 (1)开门见山式,比如:“我看到贵公司给出的薪酬范围是5-10k,我期望的薪资是8k”

(2)婉转回避式,比如:“你觉得我值多少钱?”、“你们这个可以给我的薪酬范围是多少?”

 (3)无欲无求式,比如:“我对薪酬没什么要求,我更看重这个平台”、“我相信公司能给我一个合理的薪酬,我都能够接受”

很明显,第一种回答最有利于双方的高效率沟通,因此最受HR的欢迎,相应的HR的回答也会更加直接。如果HR没有表示反对,那恭喜你得到了一个自己心满意足的薪酬;如果HR说:“对不起,我们可能无法满足你的要求,我们最多只能给到XX”,也不要担心,不管这个薪资你能不能接受,都要记得向对方了解清楚公司具体的薪酬结构和福利待遇,之后再去权衡是否需要再争取一下更高的薪资Level。

如果你之前总结的个人优势很明显,并且面试中和面试官交流地感觉很不错,那完全可以再无伤大雅的提上一句,比如:“我有两份500强相关的实习经验,我相信自己能够快速的担负这个岗位的工作,所以才提出了XX的期望薪资。”剩下的机会,就需要你随机应变的做决定了。

第二种回答最不可取,因为你的回答很可能让HR认为你对这个岗位以及自身都缺乏基本的了解,并且避而不答的反问非常不礼貌,甚至会有耍小聪明的嫌疑,建议避免。

第三种回答看似中立,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去回答,绝不能出现“我对薪资没有什么要求”之类的话语,这会让HR感觉你的自我认知和目标感很弱,会对你的印象分大打折扣。但如果公司在宣讲会中已经明确说明过应届生的薪资,这种情况下是可以采取这类中立的回答,不过应该注意提出自己已经了解过公司的薪酬体系。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应届生,不要“坐地起价”,但也不必顾忌失去offer而勉强接受,公司挑选人才的标准是匹配度高,而不是花钱少。能够进入谈薪阶段,说明你个人能力已经能得到公司的认可,一个令双方都满意的谈薪结果,也是双方关系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只要你给出的意向薪酬恰好处于HR的期望区间内,同时整个过程表现出你的自信和诚意,最终一定可以和HR达成一个薪资双赢的局面。

第2个回答  2020-09-19

面试的时候,面试官和你谈工资,想要谈到高薪,有一个特别的办法。

第一步,填写《面试申请表》

表里除了个人信息,还有薪酬信息,建议暂时不要填写。如果前台要你填写,你可以说:现在谈薪酬太早!

第二步,第一轮HR面试

HR也会看人办事。如果遇到狐假虎威的HR,更要客气小心。一般HR不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反而会把薪酬报得太高的人给取掉。因此可以说:我更在意的是这份工作,而不是薪酬。

第三步,第二轮直接领导面试完毕后

一般由直接的领导面试确定工作能力后。HR又开始和你谈薪酬。谈得好不好就看这个阶段了!

HR:你现在薪水大概多少?

答:我理解,确实不少公司会问,但是目前薪酬是我个人隐私,我希望能够保密。我想贵公司也不会愿意把员工的薪酬分享给任何人吧!很抱歉,如果能力匹配得了这个岗位,薪酬可以给到50万的年薪吗?如果可以的话,我很感兴趣。

HR:其他候选都愿意提供薪酬情况,为什么你不愿意?

答:我完全理解其他人愿意提供,但是我不愿意分享我的秘密,如果贵司也有用人规定,那我就不浪费大家时间了!

这个时候,HR面临抉择,究竟是放弃你还是怎么做呢?如果你确实是一个人才,那么她想放弃你会觉得很可惜。一般HR不敢做决定,而是去和直接上司交流。50万招不招你这个人。

这个时候一般激起直接上司的兴趣了,谁这么特别?谁这么自信?直接和你谈!

答:(坦诚且坚持不说)例如我在这家公司服务很久,但是薪酬涨幅不够高,因为企业以出国培训为由限制我的加薪等等。

直接上司:你不告诉我,我如何去帮你争取呢?或者怎么知道薪酬匹配度?

答:专业问题您可以随便问,或者贵公司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也可以提出我的建议,聊完后您会认识到我的市场价值。

如果你是猎头介绍的,但是猎头和你的谈的话,更可以理直气壮的要求薪酬。相信我,猎头只会促进面试成功。而薪酬越高他的费用更高。

整个过程态度一定要诚恳且有礼貌。同时坚决不能说薪水。无论猎头或者用人单位怎么说,都不能提供。

不过特别要说明的是:

1、不透露薪酬的底气来源于实力。

2、人才紧缺的现状,让人才市场的强势方不再是企业,企业也要放弃传统思路,毕竟招聘一个合适的人不容易。

我是职场达人“萍行职场”,关注公众号“萍行线V”,升职加薪有套路!

第3个回答  2019-07-30

如果面试官问到,你的期望薪资是多少?你会怎么回答?说少了怕委屈自己,说多了怕失去offer,委婉地说怕被误会…如何在保证最大利益的情况下拿到offer?你会谈薪资吗?

一、了解行业/岗位薪资

1、招聘网站

为了全面了解这个行业在某个城市的运营薪资整体水平,建议大家可以到一些招聘网站上去看看其他企业的运营薪资设置,这样心理就差不多有个数了。

也会比较清楚企业设计薪酬价格的底层逻辑——工作本身让我实现了薪酬方面的信息对称。

对于一般的职场人,要了解市场价格,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积累同行业人脉,认识和结交同行,或者亲戚、朋友、学姐学长、老师等人脉资源。

(2)寻求行业薪酬专家,比如同行业HR和行业资深猎头。

(3)利用搜索渠道,比如知乎、猎聘等招聘网站等等。

(4)互联网招聘平台:Linkedin、拉勾网、中华英才网、内推网、猎聘网、电猴网、100offer、 BOSS直聘、火线招聘、才客等。

(5)企业点评平台:中华英才网等。

2、 工资爆料网站

有不少企业员工,会在一些匿名社交网站上去爆料自己的实际工资,甚至还会附上自己的工作情况,比如岗位、年限、城市等信息。这样的网站有中华英才网、脉脉、看准网等,建议大家可以到这些平台上去搜搜企业关键词试试看,尤其是大企业有蛮多匿名工资爆料的。

3、询问同行

如果能找到这家公司的员工询问就更好了,不过这涉及到隐私问题,不一定都能问到结果,可以试试问问离职员工。

二、了解薪资基准线

可以把自己定位为一个薪酬调研的小机构,平时注意积累和搜集市场数据。通过以上渠道你可以大体了解市场薪酬范围,然后设定好自己的底线价格,市场价格,理想价格。通常来说,底线价格 ≤ 市场价格 ≤ 理想价格。

所以,在跟人力资源谈薪资之前,除了要了解行业和岗位工资,我们自己要给自己设置 4 条薪资基准线,并且对每一条线的具体数据做理性的评估。尽量做到有理有据,让面试官觉得你是逻辑性很强的面试者。

1、生存线

生存线即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温饱阶段,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求,此外还有学习、通讯、社交等成本需要考虑。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比如你在上海工作,住房1500元,伙食800元,交通300元,通讯200元,社交200元,最少到手一个月要有3000元钱才能生存。

2、平行线

类似从非知名互联网公司跳到 BAT 这样的公司,大家可以考虑按与上一家公司持平的薪资来提要求。毕竟在好的岗位机会面前,放弃它的机会成本和后续的给自己带来的收益也是非常大的。

3、行业线

事先了解清楚行业岗位的薪资水平,这是最普遍的岗位薪资水平。可以参考前面提到的方式。

4、理想线

如果对自己的能力比较有把握,可以在最后谈薪资的时候向面试官提出比上一家公司或者行业平均高出 20%-30% 的薪水。要是你的起薪比较低的话,还有可能翻倍涨薪。

三、熟知隐藏福利

相比于新人来说,面试老司机都会在谈薪结束后问问公司额外的福利有哪些,以便自己做最终的薪资评估。

1、除基本工资之外的福利

除了基本工资之外,还有一些隐藏的福利,比如交通补贴、住房补贴、加班费、餐补、话费补贴、带薪年假一般为7天(逐年递增1天,至15天止)、公费旅游、节假日福利、培训、意外保险、年终奖、13薪等等。

2、知晓报销额度事宜

出差补贴、出差住宿标准、出差交通标准、客户招待费用额度。有一些企业为了避税或者说降低一些台面上的人工成本,会把工资折算成福利补贴,纯属正常现象别大惊小怪。

四、谈薪策略

1、通过面试积累经验,检验自己在市场上的价格

成熟的职场人,在一个岗位工作一年半到两年以上就应该主动到市场上看看机会,检验下自己目前的工作内容、能力和经验在市场上是否有价值,市场的真实反应情况。同时可以尝试报理想价格,看市场给到自己的真实反馈。

我们通过面试,可以积累面试经验,增加自信,了解市场价格。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

2、尽量手里有offer时去谈offer

很多人跳槽是因为在本公司做不下去了。原因可能是跟领导闹翻,得罪客户,和同事撕逼,常年不升职加薪,受委屈等,所以狠下心找工作。以这样的心态去找工作,可以接受的时间长度都很短,忍不住就裸辞,从谈判心态上来说,基本上给钱就走。

最好的从跳槽时机,是在职业上升期或者公司风光的时候,此时你在市场上将获得最高的溢价。另外,可以给自己设定合理的跳槽时间,比如用6个月左右的时间找到合适的机会,先找几家公司练练手,不要一开始就投自己的理想企业,练手差不多了再投。

如果在练手的过程中拿到几个offer,可以先hold住,拿着offer和理想雇主谈offer。练手的好处是可以在理想雇主面试环节表现出最佳状态。通常猎头和企业都会在面试环节问你手头是否有其他offer,希望了解你的求职进程。如果候选人说,我手里已经有几个offer,自然有底气,这就是谈判的重要筹码。

3、 先发制人,高开低走,附加协议

市场上的中高端职位,猎头和企业方对候选人的薪酬是open的,会根据候选人目前的package(整体薪酬包)和市场情况,对其能力进行评估,给予一定的合理涨幅。

(1)先发制人在面试的最后环节,企业方会抛出关键问题——你期望的工资是多少?一般建议“先发制人”,在了解了市场价格的前提下,我们先报出理想价格,掌握主动权。况且我们心里知道企业价格和我们能接受的底线。

比如,底线9000元, 市场价格10000元, 理想价格12000元。那么,当企业问你的期望工资的时候,你就直接说12000元。你有80%的可能拿到11000元的offer。

但候选人通常会犯的致命错误是,在报价的那一刻突然怂了。

自降身价,比如明明心里想好了理想价格是12000元,面试官问出问题的那一刻,嘴就不听使唤地报出10000元。企业经过第二轮谈判开出9000元的价格,直接击穿到你的底线价格,好吧,那就接受吧。这样的场面和谈判过程非常常见。

(2)高开低走所谓“高开低走”,也是给企业一点斡旋的空间,当然也有一些情况,基于你报出的价格在企业的薪酬架构里属于低价位,企业也不会和你讨价还价,直接给你offer。

市场上大部分情况是企业会和候选人进行谈判,也就一轮到两轮。你提出一个报价,企业说OK,或者说稍微调整下期望。仅此而已。

(3)附加协议如果你的期望就是12000元,企业谈判中说只能给你11000元,你可以尝试谈判和企业协商,是否可以在合同中写出,在半年内11000,如果胜任工作,过了某时间或完成某项目将工资调整到12000元。

这就是附加协议的例子,你可以根据求职中的实际情况来应用。

五、谈薪的坑

1、用奖金来压低底薪

【问题】有的企业方在谈判中提到,底薪不高,但是奖金可观,希望你降低底薪要求,而实际情况是奖金因为种种情况几乎不发放,或者和当初面试时候说的奖金相差甚远。

【应对策略】

谈奖金部分的都是目标奖金数字,有的是年薪的15%,有的达到年薪的50%,还有的根据业务情况发放季度奖金,半年奖金等。不要轻易相信这个目标数字,没有实际意义。

首先仔细询问下企业方过去两年的实际奖金有多少?当然,也有的公司目标奖金只有10%,而实际发放比例每年都是高于目标奖金,甚至达到年薪的20%以上。实际发放比例才是公司营业能力的体现。不要被目标奖金比例蒙蔽了双眼。

还有的公司,根本不发奖金,目标奖金只是摆设,老板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你再次跳槽的时候,猎头和HR考察你的整体package,也是要看你去年实际拿到的奖金,而不是目标奖金,所以目标奖金低,也是变相的降薪跳槽。

2、加班加班加班

【问题】有的职位工资和工作内容等各方面都不错,但是入职之后才发现,公司没有人按时下班,公司加班文化非常浓烈,老板喜欢加班,而且没有加班费。

【应对策略】面试过程中如果面试官询问你对加班的看法,大部分情况是加班严重的岗位。你可以问问企业方日常的加班强度和加班工资如何计算。如果能联系到该公司的在职人员问问实际情况,那就最好了。避免掉到加班的大坑里。

3、原来公司不调薪

【问题】跳槽的时候,工资谈的还挺满意的,你觉得开心无比。结果加入公司后发现,每年薪资调整就只有1-2%或者几百块,CPI都追不上,变相降薪。

【应对策略】面试过程中问清楚公司普调比例和加薪政策。比如:去年的加薪幅度是多少?加薪考核的指标是什么?

没有实际谈判经验,优雅机智谈薪水都是瞎扯,让自己投入到市场中去体会吧。

第4个回答  2020-09-19

“您好,请问您是XXX吗?您现在说话方便吗?”。前面这段话,找过工作的朋友可能并不会意外。这是每一家公司的HR招聘人员,或者是猎头公司员工寻找潜在客户的固定句式。电话沟通,面试是招聘的第一步。那么,很多人失去一个新工作,好机会的原因在哪里呢?

HR电话面试中

不管是应届毕业生选择一份工作,还是我们寻求跳槽,原因无非有两种。第一,个人价值没得到体现,领导不重视自己。第二,老东家提供的薪水,无法满足自己的欲望。

本文,小姜跟大家伙儿主要聊聊这第二点----薪水。

我们最喜欢的RMB

许多应届生,或者初入职场的新人,在面试中经常向公司提出一个薪水的硬性要求。比如,我要求我的工资,税后不低于多少多少。当前年轻人压力大,欲望高,追求更高的薪水可以理解。但是,他们忽略了这几点。

第一,企业提供给你的薪水不取决于你的生活成本。很多年轻人抱怨说,我生活压力大呀,还要租房,还要淘宝,还要吃饭,这么点工资怎么够用呀?所以,我要求这些工资也正常呀。其实,这些年轻人忽略了,企业雇用你,是让你为企业提供价值,提供劳动,因此,你的工资在很大程度上,你能为公司创造多少价值。

第二,你的盲目自信,可能会让你失去一份工作。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个普通大学毕业的毕业生,在没有充足的工作经验,没有极大的不可替代性的情况下,往往眼高手低,能力跟不上欲望。只要你的能力提高了,价值提高了,工资自然会涨。因此,盲目自信很可能会害了你!

最后,沟通技巧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重要的事儿说三遍。通过面试,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感觉到HR,公司对你的可求程度。如果公司很想要你,对你很感兴趣,那么你可以与公司就薪水展开深入的交流。大部分公司,都有一个薪酬体系,即同样一个人可以给6K,可以给8K。因此,如何争取到这8K,取决于你的沟通能力。一定要尽可能展示你的不可替代性。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希望大家都将目光放长远些,未来属于我们!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相似回答